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硕士论文-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及其仿真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及其仿真研究姓名:沈晓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机械工程指导教师:谢伟东20051230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及其仿真研究作者:沈晓安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参考文献(58条)1.余志生汽车理论20042.卢十富人客车三维模型平顺性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1998(02)3.王秉刚我国汽车平顺性实验研究工作概况及展望1998(03)4.陈学文轻型客车平顺性非线性时频研究——统计线性化分析及应用[学位论文]硕士20015.余强主动悬架系统的连续模糊控制1999(01)6.李向华汽车振动仿真[学位论文]硕士20017.章一鸣.张锡清车辆悬挂系统优化设计2000(03)8.徐镇.江浩斌.陈步达车辆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1999(02)9.李丽莉.李玉峰.王杏华汽车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优化设计1999(04)10.刘建中旅行车悬架系统参数动态最优设计[期刊论文]-汽车技术1990(5)11.贺岩松载货汽车的平顺性预测[期刊论文]-中南林学院学报1996(2)12.张宝生提高农用运输车辆行驶平顺性研究1994(09)13.陈步达.江浩斌.周孔亢农用运输车行驶平顺性的模拟计算与分析1997(04)14.高桂华.王烈汽车悬挂系统和座椅系统的动态响应及优化设计1987(04)15.于翔汽车悬挂参数的多级优化1994(07)16.张洪欣.林宁.林逸改善大客车的行驶平顺性研究1987(02)17.何季雄.柏伟武汽车悬挂系统动态最优设计1987(03)18.王国平汽车振动与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模拟[期刊论文]-轻型汽车技术1995(4)19.王连明.宋宝玉.周岩汽车平顺性建模及其仿真研究1998(10)20.谢卫国.汪红心货车平顺性预测与优化1991(03)21.郭孔辉.吴世杰.李承德汽车侧向振动模拟研究员1995(05)22.孙建成车辆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研究汽车1998(01)23.曹立文基于道路友好性的货车平顺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124.张洪欣.宋传学.王秉刚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计算机预测1987(02)25.刘新亮汽车电控悬挂减振特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199826.HealeyAJ.NathmanE.SmithCCAnanalyticalandexperimentalstudyofautomobiledynamicswithrandomroadwayinputs1997(12)27.陈宪忠时域内轿车行驶平顺性建模及仿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328.JanewayHumanvibrationtolerancecriteriaandapplicationstorideevolution29.RichardALee.FredPradloAnalyticalanalysisofhumanvibration30.GriffinDurationofWhole-bodyVibrationExposure:ItsEffectsoncomfort197631.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ISO2631-1974.Guidefortheevaluationofhumanexposuretowholebodyvibration32.孙建成车辆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研究1998(01)33.高树新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述评1995(12)34.杜子学基于乘用车型平顺性分析的新指标--汽车综合振动舒适度Cgv[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2)35.ISO2631-1997.Evaluationofhumanexposuretowhole-bodyvibration-Part1:Generalrequirements199736.赵洐.卢士富路面对四轮汽车输入的时域模型1999(02)37.檀润华.陈鹰.路甬祥路面对汽车激励的时域模型建立及计算机仿真[期刊论文]-中国公路学报1998(3)38.高卫民.刘霄汽车悬架振动分析研究方法1997(05)39.黄治潭.张孝祖.乐巍汽车一般双轴悬架模型及其平顺性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40.庄继德汽车轮胎学199741.周学建.周志立.张文春车辆动力学仿真中的轮胎数学模型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2(1)42.潘立基于人椅系统三向振动的汽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学位论文]硕士200443.马振中高速汽车平顺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199744.HP威鲁迈特车辆动力学模拟及其方法199845.张洪欣汽车系统动力学199646.翟宏敏.程军车辆动力学建模及模拟的研究1998(02)47.徐斌基于道路友好性的火车平顺性研究200148.蒋国平车辆整车振动性能的系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149.王国权车辆平顺性虚拟试验技术的研究200250.何渝生.魏克严.洪宗林汽车振动学199051.GSPaddan.MJGrinffinEvaluationofwhole-bodyvibrationinvehicles2002(01)52.周一鸣.毛恩荣车辆人机工程学199953.DaveCrolla.喻凡车辆动力学及其控制200454.邓江公路汽车行驶平顺性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学位论文]硕士200155.江浩斌农用运输车行驶平顺性的试验研究与计算机模拟分析[学位论文]硕士56.靳晓雄轿车悬架和发动机振动引起的车内噪声预测方法研究199557.卢海峰.李明.李军汽车平顺性分析与评价系统软件[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58.郑郧汽车振动舒适性的测量与评价2000(04)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方明霞.谈军.冯奇.FANGMing-xia.TANJun.FENGQi悬架迟滞非线性特性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振动与冲击2008,27(11)首先建立了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悬架系统中具有众多的橡胶减振元件,其应力-应变循环具有变刚度变阻尼的非光滑、强非线性特性,恢复力表现出与变形历史有关的迟滞性.为了建立其数学模型,论文将恢复力分解成非迟滞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和纯迟滞非线性阻尼力两部分,并用多项式和类椭圆函数分别进行模拟,用所建模型重构恢复力一位移迟滞回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然后利用系统动力学和随机振动理论,将汽车简化为四自由度模型,建立考虑悬架迟滞非线性特性的整车系统在路面随机激励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最后用MontoCarlo法模拟路面随机激励谱,在时域内对整车非线性系统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考虑线性悬架系统的整车动力学特性进行对比,以研究悬架迟滞非线性特性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2.会议论文方明霞.冯奇悬架迟滞非线性特性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2007本文首先建立了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悬架系统中具有众多的橡胶减振元件,其应力-应变循环具有变刚度变阻尼的非光滑、强非线性特性,恢复力表现出与变形历史有关的迟滞性.为了建立其数学模型,论文将恢复力分解成非迟滞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和纯迟滞非线性阻尼力两部分,并用多项式和类椭圆函数分别进行模拟,用所建模型重构恢复力-位移迟滞回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然后利用系统动力学和随机振动理论,将汽车简化为四自由度模型,建立考虑悬架迟滞非线性特性的整车系统在路面随机激励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最后用MontoCarlo法模拟路面随机激励谱,在时域内对整车非线性系统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考虑线性悬架系统的整车动力学特性进行对比,以研究悬架迟滞非线性特性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3.学位论文高红华全顺车平顺性分析及改进2004本文通过分析汽车振动源和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利用模拟技术,建立了十三自由度人——椅——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给出了振动形态,传递函数,座椅加速度等参量,并利用已有的汽车数据,对汽车行驶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得出以下结论:发动机与轮胎刚度、减振器阻尼对后排座椅处的振动影响不大;后排座椅的垂直刚度增加很大时,对垂直方向振动影响比较大;后桥刚度、阻尼对后排座椅处的振动影响较大,后轮胎刚度增加,则振动加强;后桥刚度对汽车平顺性有一定影响,后桥的刚度较小,则后排座椅处垂直加速度减小。使用该模型可对汽车行驶平顺性进行预测或评估。 钢板弹簧是汽车的重要部件。由于钢板弹簧钢片之间存在着接触,并且在受载过程中接触区域还发生变化,所以给其计算引入了较严重的非线性因素。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板弹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其中,应用块单元建立钢板弹簧的实体模型,应用点-面接触单元划分板簧片之间可能的接触面,对板簧两端的卷耳、中心螺栓和U型螺栓的约束做了合理的模拟,尽可能的按照实际受载情况对钢板弹簧加载。 为了检验有限元分析结果所进行的静态加载试验表明,有限元计算的应力、刚度分别与实测的应力和刚度吻合较好。这表明了所采用的板簧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应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改变摩擦系数来研究摩擦对模型的影响,发现摩擦对计算所得的应力和刚度影响很小。本文还应用有限元方法来评价板簧的结构改变,对板簧的结构改进起到了指导作用。4.期刊论文耿艾莉.王岩松.GENGAi-li.WANGYan-song汽车随机振动系统平顺性线性时域模拟-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建立了汽车整车振动系统的八个自由度线性模型,在四轮相关随机路面激励的条件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整车振动进行了时域模拟和傅立叶谱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拟方法准确性.此模拟方法可实现平顺性的分析、预测和参数成化,可作为汽车平顺性设计的辅助工具.5.学位论文朱孔源钢板弹簧非线性对农用车平顺性的影响分析1998平顺性是车辆的一项重要的性能,而农用车的平顺性问题又由于悬架系统存在盲目匹配的现象和行驶路面的明显起伏不平变得更加突出.在农用车的悬架系统中,非线性渐变刚度的钢板弹簧对农用车平顺性影响程序是该论文研究分析的主要任务.论文首先建立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以模拟的实际路面不平度函数做输入激励来计算两种振动模型的输出,以此分别对行驶在该路面上的农用车的平顺性进行预测.同时,论文还介绍了对该车进行的平顺性试验,并把试验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从比较结果上看,用非线性模型对农用车平顺性的预测结果要好于线性模型的预测结果.最后,论文还对该农用车的悬架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以使该车的悬架系统更加合理.6.期刊论文李杰.秦玉英.赵旗.张伟.LiJie.QinYuying.ZhaoQi.ZhangWei虚拟激励法及其在汽车随机振动应用中的探讨-汽车技术2007,(7)论述了虚拟激励法,为探讨其应用于汽车随机振动的可行性,构造了虚拟路面激励.以1/4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为对象,由虚拟激励法推导出系统和振动响应量的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求取系统振动响应量功率谱密度的新方法,给出了应用虚拟激励法求解汽车随机振动的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虚拟激励法是比傅里叶分析方法更为简便的时频研究方法.7.学位论文吴朝晖三轴载重车的平顺性分析及振动仿真2005本文的研究为工程应用课题。以采用全悬浮驾驶室和平衡悬架的某型号载重车为对象,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载重车的平顺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成果为改善该车型的平顺性直接提供理论指导和设计建议。为了考察以往研究中1/2车模型的合理性,本文采用相同参数对该载重车分别建立1/2车模型和整车模型。根据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分析了随机激励信号的产生。在路面与车轮的作用问题上,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了一种简单的车轮与地面作用模型,相比采用简单的弹簧代替轮胎模型,它更符合车轮的工作特性,因而它既精化又简化了载重车的分析模型。由于本文是应用大型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载重车的平顺性进行分析,而该软件又是在多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所以本文对ADAMS软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以及对其理论基础——多体动力学作了重点介绍。为了对载重车进行平顺性优化设计,本文首先对载重车进行了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随机振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及其仿真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