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余海宗吴艳玲(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1)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样本组相比,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样本组中,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系数更大,并且更显著;(3)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股权激励的实施并不会增强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本文研究结论对内部控制和股权激励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后续建设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激励计划应计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一、问题提出美国资本市场实践显示,那些会计信息质量较差的公司,其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也越多,并且国外的许多文献也都证明,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Gong,Ke和Yu(2009)分别对不同的资本市场进行研究发现,美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盈余信息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盈余管理;跨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相关关系。并且Brown等(2008)通过对德国资本市场研究以及Goh,Li、Doyle等一致认为:内部控制缺陷越多的公司越有可能操纵应计盈余项目,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发布内部控制指引,接着2008年我国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相关的配套指引和解释公告。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比例由2008年的67.1%增加到2011年的78.8%,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上市公司比例由2008年的19.73%增加到2011年的40.21%。2011年,68家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以及216家内部控制试点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且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制规定,2012年凡是在上海证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必须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由于我国仍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并且资本市场是弱势有效状态,那么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作用是否适用经济体制不一样的中国资本市场呢?本文首先会验证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股票期权政策在美国第一次被运用,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被世界各国所效仿,深圳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1993年第一次运用股权激励制度,从此股权激励在我国拉开了帷幕。从2005年开始,我国颁布了有关股权激励方面的很多法律法规,2006年新增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从此股权激励的实施有了一定的法律法规基础。股权激励被上市公司广泛实施,总体数量由2007年的14家、2008年的24家增长到2012年的220家,并且11年和12年的增幅基本达到100%。股权激励方案中规定的一些可行权条件一般都会与业绩挂钩,一方面,为了达到可行权条件,公司高管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改善公司业绩,因此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可能会增加盈余管理的程度;另一方面,股权激励会对公司经营业绩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保证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可能会促使公司完善内部控制。正是由于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和盈余管理程度均有一定的影响,那么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对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呢?本文会验证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和盈余管理程度两者关系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虽然国外的大多数文献都已经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盈余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学者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首先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第二,目前有不少文献研究了股权激励分别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和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还没有文献来研究股权激励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对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本文进一步分析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内部控制与股权激励的研究。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一)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间关系进行大量研究,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多数文献都表明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Doyle等(2005)通过抽样调查证明盈余信息质量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是内部控制水平;Doyle,Ge和Mcvay(2007)选择那些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作为样本,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关系,接着Doyle,Ge和Mcvay(2007)进一步对这些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应计会计质量伴随着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我国有些学者也验证了国外主流观点同样适用与我国资本市场,刘亚莉等(2004)通过规范研究认为,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刘炜松等(2005)通过研究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博弈过程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越高,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陈丽蓉,周曙光(2010)、刘金金(2011)、吴益兵(2012)和张伟(2012)均通过对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效率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另一方面,张国清(2008)以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甚至王美英、张伟华(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越高,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基于内部控制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越高,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二)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盈余管理程度间关系的影响1.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有效性。Aussings,Baker在1925年首次提出企业高管与企业经营业绩存在比较小的相关关系;Berle和Means(1932)首次提出了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理论;Jesen和Meckling(1976)提出了“利益汇聚假说”,他们认为公司有价值的员工所拥有的股份数额越多,他们偏离股东目标的趋势就会减弱,从而能够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公司经营绩效;Tehran(1995)通过对美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经营业绩越好,并且这种关系是非常显著的。股权激励政策在我国起步的比较晚,但从200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有关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也是逐渐增多,基本以定量研究为主,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观点,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两者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两者的正相关关系是存在一定的区间效应的,但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并不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刘国亮和王家胜(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营者的持股份额与公司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持股份额比较低时,这种影响非常小,当持股数额达到一定比重后,影响非常显著;郭福春(2002)认为: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后将会产生更好地经营绩效;在2007年11月,财政部发布完善股权激励的公告,要求公司应该建立科学的股权激励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明确规定了应该包含的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公司为达到指标要求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不管是在理论界有关股权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还是在资本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都表明股权激励政策逐渐被大家亲睐,能够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那么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很有可能会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效性水平。根据迪博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指数白皮书,2008-2011四年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均值分别为25.86、25.66、28.95和34.87,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均值分别为20.05、21.16、25.84和31.01,从中可以看出四年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总均值都要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样本公司总均值,并且这种差异在1%的检验水平下是显著的。2.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从2006年新增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开始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定量研究,只有少数的案例研究,并且多数学者都验证出股权激励的实施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有些学者虽然认同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少数学者认为股权激励的实施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张华(2012)理论分析出股权激励的实施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毕晓方,韩传模(2012)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会带来会计盈余质量的下降;谢振莲,吕聪慧(2011)提出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华旭(2012)把2006-2008年作为样本期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票期权的数量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并且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受到企业控股股东性质、市场化程度高低以及外部审计质量高低的影响。宋嵘(2012)年也得出了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但他认为这种关系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马会起通过对2004-2006年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并不会产生抑制公司盈余管理的效果。苏冬蔚,林大庞(2010)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股权期权报酬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相比,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使得股权期权报酬与盈余管理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系数变小,并且不再显著。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和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均有可能是积极或消极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确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到底会怎么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如果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会同时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行为,那么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会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反之,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会降低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为了检验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文提出两个竞争性的假设:H2a: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会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H2b: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会降低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三、研究设计(一)样本与数据来源本文主要以2011年深交所和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运用考虑上年业绩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时分行业进行回归计算应计盈余管理数额时,剔除了金融行业、年度行业样本数量少于十个和内部控制指数缺失的样本,其中制造业是按照两位代码进行分类,具体分类依据是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共得到了1609个样本,其中正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样本数为128个(本年度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股份支付成本有余额的样本,数据主要通过阅读巨潮资讯网的财务报告附注手工收集获得),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样本数为1481个。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法、定量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定性方法主要是基于风险理念对内部控制进行详细评价,具体包括调查表法、流程图法和文字描述法(陈汉文,张宜霞等,2008)。定量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数学模型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体包括:运用可靠性理论和数量统计的方法构建可靠性数学模型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王立勇,2004);通过设计包括COSO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并且进一步细分二级和三级指标,然后根据不同的层级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这种模糊计算来衡量内部控制效果(骆良彬、王河流,2008);IC-CMM(InternalControlCapabilityMaturityModel)模型主要是运用管理工程学中过程控制的方法,通过设定初始级、管理级、定义级、优化级四个成熟度等级以及相应的关键过程域,来对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评价,进而
本文标题: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2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