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0106-2建筑工业化内涵外延与建材工业的关系
1建筑工业化内涵外延与建材工业的关系一、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与外延(一)建筑工业化的相关概念建筑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前人们说住宅产业化,现在更多的人说建筑工业化,也有少部分人说装配式建筑。1.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的概念最早诞生于1968年的日本,英文译作“HousingIndustrialization”。住宅产业化在我国的全称是“住宅产业现代化”,1999年国务院转发原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是我国关于住宅产业化最权威的、仍在发挥政策效用的最高级别文件,文件通篇出现的都是“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产业化是住宅这一特殊产品工业化、标准化、通用化的具体表现,是以住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成型的住宅建筑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住宅部品部件为基础,以科学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为手段,通过以住宅为终端产品,通过设计、部品部件工厂化制造、施工现场装配式集成、住宅产品销售、维护及围绕上述各环节的服务和管理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的生产、2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2.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BuildingIndustrialization)是学习前苏联的做法和概念。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列为十大重要任务之一,“建筑工业化”一词正式出现在国家文件中。由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为与传统工业化相区别,又称“建筑工业化”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建筑物部品部件的工厂化模块生产,施工装配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建筑工业化区别于传统的粗放型建造方式,主要体现生产建造方式的变革与技术进步。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主要有两大结构体系,即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和钢结构建筑,此外还有木结构等。建筑工业化是指所有的建筑物的部品、部件在工厂按标准生产(特殊设计除外),在建筑工地的装配式作业,完成建筑物的过程。建筑工业化范围涵盖建筑物的全部,但是仅到建筑物装配完成即止;住宅产业化仅涵盖建筑物70%的范围,但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两者均需要突破是3建筑物部品、部件的工厂化制造。3.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装配式建筑就是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相对前两者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尚无明确定义。与其相近的表述还有“装配式住宅”、“建筑装配工业化”等,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更加细化为“预制装配式建筑”,其指向更加具体,与欧美的通用叫法比较接近。我们建议采用国务院最新文件的提法,即“建筑工业化”。(二)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认识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与外延,不能把基于施工过程某个环节的工厂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概念相混淆。如图1所示,建筑工业化注重的是全产业链、全系统的组织和全寿命周期的发展进程,既不是单指某一个环节的发展评价,也不是单指某一项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研究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与外延,必须把其放在一个全寿命、大系统中进行考量。4建筑材料、部品生产建筑开发、建造住宅销售、出租住宅金融、保险住宅装修、改造住宅管理、维修建筑规划设计金属等各类制品业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业房地产经营、中介银行业、保险业建筑装饰业物业管理专业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保险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内涵部分外延部分图1建筑工业化全景图1.建筑工业化的内涵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业化是以设计标准化和系列化为引领,以形成完整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通用化的部品部件体系和配套齐全的设施设备体系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为核心,以内装产业化为切入点,广泛应用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建筑生产全过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管理、部品生产等环节转型升级为全新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实现全面提高建筑质量、性5能和生产效率,达到长寿命、高品质、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建筑工业化的外延就目前国内发展现状而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更多是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与部品部件生产、建筑开发与施工建设等环节开展工作,因此可将“建筑设计标准化、模块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机械化”作为建筑工业化的狭义理解,而与其有关的住宅租售与出租、住宅金融与保险、住宅装饰装修、建筑管理与服务等外延部分可视为建筑工业化的广义延伸。二、建筑工业化与建材工业的关系从建筑工业化全景图可以看出,建筑工业化涉及多个经济生产部门,横跨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门类。在建筑工业化模式下,建筑物部品部件不再由建筑商在工地直接施工建造,而作为建材产品在工业企业中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制成。因此,比起传统建材工业只为建筑物提供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建筑工业化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建材工业领域,建筑本体使用的各种工业化生产的房梁、墙板、楼梯、石膏板等新型建筑部品部件产品可从建筑施工过程中独立出来1,纳入建材产品范畴。1根据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房屋建筑业的定义,房屋建筑业是指房屋主体工程的施工活动,包括房屋工程的地基、打桩工程、砖石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构架工程、顶构架工程、钢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组装与装配工程、幕墙工程、防水工程、升降脚手架服务、起重设备服务、门窗工程等,不包括主体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活动。6图2建筑工业化与建材工业关系示意图从统计体系看,由于目前已有的建筑部品产品生产企业多为建筑企业或房地产企业,相关建筑部品产品统计并未单独统计纳入建材工业统计口径中。从责权归属看,在我国现有管理体制下,多数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城市由市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建设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推进工作(如深圳、北京、沈阳等)。建材工业主管部门一般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住宅等建筑的结构性部品使用和管理的日常工作。建材工业范畴的拓宽,也将导致建筑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统计分类和管理归属将出现新的调整。
本文标题:0106-2建筑工业化内涵外延与建材工业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6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