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0535出土文献“是〓”句浅析
1出土文献“是〓”句浅析(首发)杨锡全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08级硕士摘要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出现“是〓帚慧”等五个“是〓”句;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日书·甲、乙种》共有类似“是〓”句10个;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日书·乙种》有类似的“是〓”句31个。同时,三种出土文献中均出现与“是〓”句相似的“是谓”句,共51个。通过异种文献和同种文献对比分析,及同种文献中“是〓”句和“是谓”句出现先后顺序的分析,再考察他出土文献“是谓”句和重文符号使用情况,发现“是〓”即为“是谓”,重文符号“〓”即为上文“谓”之重文。从此,传统重文概念得以扩大。关键词出土文献“是〓”“是谓”“〓”“谓”重文一问题的提出先秦“是”可否充当系词,语法学界一直存在分歧。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又称《天文云气杂占》),文中出现了“是〓帚慧”等五个“是〓”句。这一出土文献中的“是〓”句为系词“是”产生年代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材料。随后,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日书甲、乙种》共有类似的“是〓”句10个。1986年3—9月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日书乙种》有类似的“是〓”句31个。关于“是〓”,传统释读为“是是”,也即重文符号“〓”是对前面“是”的重文。对于后一“是”字的功能和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①其一,裘锡圭(1979)、郭锡良(1990)等先生认为“是〓”后一“是”字为系词,由此得出系词“是”产生于先秦的结论。对此,王力先生保留自己的观点。②其二,唐钰明(1998)、梁冬青(2002)等先生认为“是〓”中第二个“是”字当为副词。唐钰明先生认为“是〓”句后一“是”字当为“实”,2表示肯定;梁冬青(2002)先生认为,此“是”字当为寔,作副词,用在谓语之前充当状语,表示对事实的真实性、严重性,对其动作行为或事态进行强调。③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诸位先生对于“是〓”句的分析仅限于文献中的“是〓”句本身。④事实上,汉语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联系的连续统,分析“是〓”句这种特殊语法现象,我们必须有一个全局的、整体的把握,将其放到当时的语境和语法系统中进行考察,再结合其它相关材料,运用联系对比分析的方法,方能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马王堆汉墓帛书、睡虎地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等出土文献中还有一种与“是〓”句近似的句型,即“是谓”句。通过研究,发现“是〓”即为“是谓”,重文符号“〓”即为上文“谓”之重文。二“是〓”即为“是谓”本着联系分析的原则,把三种文献中“是〓”句和“是谓”句对比,并对二者出现之先后顺序进行分析,查看其它无“是〓”句出土文献中“是谓”句的使用情况,再结合其它出土文献重文符号使用情况,得出出土文献中“是〓”即为“是谓”的结论。(一)异种文献中“是〓”句与“是谓”句。如:(1)东门是〓邦君子门贱人(《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简18)(2)东门,是胃(谓)邦君门,贱人弗敢居,居之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简119正3)两种文献的两个句子属同一句话,且均出现于《日书》中。句(1)用“是〓”句,而句(2)用“是谓”句。此可以说明“是〓”即为“是谓”。联系考察,与句(1)句型相近的句子为:(3)仓门是〓富井居西南囷居西北廥必南茻(简2)(4)南门是〓将军门可聚邦使客八岁更辟门廿(简4)(5)屈门其主必昌富妇人必宜疾是〓鬼夹之(简8)(6)顾门是〓之甚多毋与居三岁而更(简15)从两个文献各自整体内容看,睡虎地秦墓下葬时间当晚于放马滩秦墓下葬时间(放马滩1号秦墓下葬时间在秦始皇八年冬或九年初,即公元前238年冬或前3237年初;睡虎地秦墓下葬时间最早也当在公元前217年)。⑤而睡虎地秦简《日书》在抄写的时候将“是〓”写作“是谓”。由此“是〓”当为“是谓”,重文符号“〓”即为上文“谓”之重文。从而也证明系词说、副词说的说法值得商榷。又如:(7)春己亥夏丁亥秋辛亥冬癸亥是〓□日不可起土攻则死亡(《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简131)(8)春之己亥,秋之辛亥,冬之癸亥,是胃(谓)牝日,百事不吉。以起土攻(功),有女丧。(《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简136背)两个句子大致相当,情况同句(1)、(2)。再看与句(7)句型相近的句子:(9)春子夏卯秋午冬酉是〓人彼日不可筑室为啬夫取妻嫁女凶(简129)(10)春己卯夏丙午秋辛酉冬壬子是〓咸池旱牛晨弇日殹不可垣其乡必死亡夏三月行多可伐大棘南长男死(简130)与句(8)句型相近的句子:(11)春三月戊辰、己巳,夏三月戊申、己未,秋三月戊戌、己亥,冬三月戊寅、己丑,是胃(谓)地动,不可为土攻(功)。(简134背、135背)(12)冬三月之日,勿以筑(筑)室及波(破)地,是胃(谓)发蛰。(简142背)两种文献的句子表述同一类内容,句子说明形式也大致相同,《放马滩秦简》用的是重文符号,而《睡虎地秦简》用“胃(谓)”,由此“是〓”当为“是谓”。又如:(13)三月庚辛六月壬癸九月甲乙十二月丙丁不可兴垣盖屋上材为祠大会凶虽利坏彻是〓日(《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简94)(14)正月乙卯,四月丙午,七月辛酉,十月壬子,是胃(谓)召(招)䍃(摇)合日,不可垣,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简137背)《放马滩秦简》与句(13)句型相近的句子有:(15)正月东方四月南方七月西方十月凡是〓咸池会月殹不可垣其乡垣高厚死取谷兵男子死谷坏女子死(简139)(16)正月二月丁庚癸三月四月丙己壬五月六月乙戊辛七月八月甲丁庚九月4十月丙己庚十一月十二月甲戊辛凡是〓九忌不可垣一堵必有死□(简141)《睡虎地秦简》与句(14)句型相近的句子有:(17)正月乙丑、·二月丙寅、·三月甲子、·四月乙丑、·五月丙寅、·六月甲子、·七月乙丑、·八月丙寅、·九月甲子、·十月乙丑、·十一月丙寅、·十二月甲子以以行从远行归,是胃(谓)出亡归死之日也。(简109背、110背)(18)正月申,四月寅,六月巳,十月亥,是胃(谓)地杓,神以毁宫,毋起土攻(功),凶。(简138背)(19)四月丙午,是胃(谓)召(招)䍃(摇)合日,不可垣,凶。(简139背)通过上述三组比较,不难看出两种文献“是〓”当为“是胃(谓)”,“〓”当为上文“谓”之重文。反之,如果用系词说、副词说的观点去释读,难以得出科学结论。(二)同种文献中的“是〓”句与“是谓”句及二者出现时间先后顺序。要证明同种文献中“是〓”等同“是谓”,关键之一就是分析出相近句型的“是〓”句和“是谓”句出现之先后顺序,“是〓”句在前“是谓”句在后即可证明。试分析三组句子。如:《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20)凡甲丙戊庚壬子寅巳酉是胃冈日阳牡日殹女子之吉日殹(简113)(21)凡乙丁己辛癸丑辰午未申亥是〓柔日阴日牝日也男子之吉日殹(简114)两句句型相同,且出现顺序当是(20)在前(21)在后,符合古代叙述顺序(按照干支的先后顺序)。证明“是〓”即为“是谓”。又如《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22)正月七日、·二月十四日、·三月廿一日、·四月八日、·五月十六日、·六月廿四日、·七月九日、·八月十八日、·九月廿七日、·十月十日、·十一月廿四日、·十二月卅日,·是日在行不可以归,在室不可以行,是〓大凶(凶)。(简107背、108背)5(23)正月乙丑、·二月丙寅、·三月甲子、·四月乙丑、·五月丙寅、·六月甲子、·七月乙丑、·八月丙寅、·九月甲子、·十月乙丑、·十一月丙寅、·十二月甲子以行,从远行归,是胃(谓)出亡归死之日也。(简109背、110背)(24)正月亥、二月酉、三月未、四月寅、五月子、六月戌、七月巳、八月卯、九月丑、十月申、十一月午、十二月辰,是胃(谓)土神,毋起土攻(功),凶。(简132背、133背)古代记日以干支为主,数字记日当是一种辅助形式。这就从出现先后顺序(即叙述顺序)上说明句(23)、(24)当位于句(22)之后(即“是〓”句位于“是谓”句之后),证明“是〓”即为“是谓”。又如《马王堆汉墓帛书·天文气象杂占》:(25)是胃(谓)秆慧,兵起,有年。(6/22)(26)是〓帚慧,有内兵,年大孰(熟)。(6/24)(27)是〓竹慧,人主有死者。(6/26)(28)是〓蒿慧,兵起,军几(饥)。(6/28)(29)是〓苫慧,天下兵起;若在外,归。(6/30)(30)是〓苫茇慧,兵起,几(饥)。(6/33)内容方面,帛书中此部分内容保存完好,从彗星图(参《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图版局部三、四)可以看出,前面第1、2、5颗彗星下出现的是“是谓”句,而第7、9、11、13、15颗彗星下则是“是〓”句,即上面的句(25)在前,句(26)、(27)、(28)、(29)、(30)在后。陈松长、刘绍刚、王树金等先生最新订补后的释文亦作“是谓”句在前,五个“是〓”句在后。⑥形式上,我们也可以作些判断,抄写者第一句用了“是谓”,后面的句子因为说明形式(句型)一样,为了书写方便,“谓”的地方就用了重文符号“〓”代替。总的六个句子的说明形式是一样的,无所谓孰轻孰重。⑦证明后五句的“是〓”等同于前一句的“是谓”,即可见,重文符号“〓”当是对上文“胃(谓)”的重文。需要补充两点:其一,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出现使用“寔〓”和“媞〓”的两个句子:6(31)蕤宾听殹别愿上事殹外㙒某殹贞在蕤宾唐虞始欣啻尧乃韦九州岛岛以政下黔首斩伐寔〓杀戮安〓奈及其主友以入一(简272、273)(32)日入至晨投中姑洗□殹兔头□□大耳肩偻行媞〓色苍黑善病颜(简220)与句(32)句型相近的句子为:(33)中吕利殹材殹市贩事殹有合某殹曰贞在中吕是谓中泽有水不腞有言不恶利以贾市可受田宅(简270)(34)应钟音殹贞在应钟是谓炙人〓有恶有增室有法祠口舌不�不死不亡恐弗能胜」其崇放其室中(简281)从上下简文对比分析,句(31)的“寔〓”和(32)的“媞〓”当同“是〓”(说明“寔”、“媞”同“是”,而非“是”同“寔”),这也证明梁冬青先生的说法不妥。其二,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有一类特殊的“是〓”句,即“凡是〓”句。摘录如下:(35)亥酉未寅子戌巳卯丑申午辰凡是〓土星不可筑垣土攻大兇(简132)(36)寅巳申亥卯午酉子辰未戌丑凡是〓土禁不可垣〓一首三耐成垣父母死(简133)(37)卯丑寅午辰巳酉未申子戌亥凡是〓地司空不可操土攻不死必亡(简134)(38)子巳酉寅午戌卯未亥辰申丑凡是(“是”后当脱一个重文符)土□月不可取土其月坏垣缺垣其□不死必亡(简135)(39)寅巳申亥卯午酉子亥未戌丑凡是〓地利不可穿地井到厀小子死到要中子死到夜长子死到巠妻死没人母父死以它辰垣利乡不死大凶以辰垣它乡吝延行以利辰乡必死亡(简136、137)(40)正月东方四月南方七月西方十月凡是〓咸池会月殹不可垣其乡垣高厚死取谷兵男子死谷坏女子死(简139)(4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凡是〓十二毁不可操土攻木日长子死土日中子死水日少子死(简140)(42)正月二月丁庚癸三月四月丙己壬五月六月乙戊辛七月八月甲丁庚九月7十月丙己庚十一月十二月甲戊辛凡是〓九忌不可垣一堵必有死□(简141)此类句子中“凡是〓”的语法现象看上去似乎与前述“是〓”句不符,实则不然。此类句子当等同于句(20)、(21)。区别仅在于“凡”字位置的前后。对比:(20)凡甲丙戊庚壬子寅巳酉是胃岡日阳牡日殹女子之吉日殹(简113)(21)凡乙丁己辛癸丑辰午未申亥是〓柔日阴日牝日也男子之吉日殹(简114)此类“凡是〓”中的“凡”当是对前面内容的总括,“凡”跟“是〓”当分开读。(三)其它出土文献“是谓”句使用情况除了上述三种文献,很多出土简帛文献均出现“是谓”句(如《随州孔家坡汉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例如:(43)正阳,是胃(谓)番昌,小事果成,大事有庆,它事未小大尽吉。(《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日书》简34)(44)介日,是胃(谓)其群不拜,以辞不合(答)。(《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日书》简41)(45)……亥午丙申,在行不可归,在室不可行,是胃(谓)归,死;行,亡。(《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日书》简1421、1431)(46)取皮(彼)才(在)坹(穴)。上六:弗遇过之,
本文标题:0535出土文献“是〓”句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18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