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1.1文化与社会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班级姓名座号1.1文化与社会每课一练一、选择题1.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文化”是()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2.2013年5月,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被爆出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这再次引发国人对出境旅游者行为的热议,有人将此行为斥为“没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等D.人的一种文化素养,与“文明”“礼貌”相近3.(2013·海南卷)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孔乙己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己,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④7.2013年5月30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新任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基于()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④文化氛围决定人的成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某知名教授认为,机动车有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物质交通阶段,另一个是精神交通阶段。在物质交通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享受机动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而在精神交通阶段,人们注重的则是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和舒适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时代的到来,我国逐步进入精神交通阶段。两个发展阶段()①精神交通阶段的到来说明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③体现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说明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9.2013年1月18日,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王小谟颁奖。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因为()A.知识和科技决定了经济的发展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D.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10.《中国好声音》除了是2013年最热门的选秀节目外,也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好生意”。总决赛冠军产生前的15秒广告拍得1090万元,彩铃下载收入预计3.2亿元,巡加演唱会的营销收入预计1亿元……这些说明()①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1.目前,山东省正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文化产业,力争在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使之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山东省的支柱产业。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山东省文化产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人们的文化消费将更加丰富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2.近年来,我国各地都相继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该活动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所以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因为()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其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和水平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④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13.“莫言是一个开始”英国某网站写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不应是意外。跟许多奖项一样,诺贝尔奖经常受到当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经济的前列,现在似乎是以更多方式汲取中国文化的适当时机,也希望今后能开启一个各地区平等的新时代。这一网站主要传递的信息有()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②各国应当加强文化方面的交流传播③只有中国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真正的发展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2013·江苏)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有人说,苹果引领了世界潮流,它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信仰。这句话说明()①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物质产品附着文化的内容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③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然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将文化全部“市场化”和“产业化”。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的经济价值日渐消失D.文化不能走市场化道路17.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的10%左右。这说明()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18.泰宁县是闽西北一座古老小城,建县一千多年来,文化奇葩绽放、文化名人辈出,有江南保存最为完整的时代民居真品——尚书第建筑群,有极具浓郁的闽西北地方特色的梅林戏,有邹应龙文化、峨嵋峰慈航宗教文化,更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文化盛况。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走“旅游兴县、生态立县、品牌强县、文化靓县”发展的新路子。(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泰宁县提出“文化靓县”思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分)泰宁县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文化靓县”,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泰宁县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靓县”,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综合实力。22.辨析: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与生俱来的。
本文标题:1.1文化与社会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21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