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通过常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卷烟的稳定性
通过常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卷烟质量的稳定性作者:许寒春,李东亮,何阳明,许自成,吴清辉,赵艺强,XUHAN-CHUN,LIDONG-LIANG,HEYANG-MING,XUZI-CHENG,wuQING-HUI,ZHAOYI-QIANG作者单位:许寒春,何阳明,吴清辉,赵艺强,XUHAN-CHUN,HEYANG-MING,wuQING-HUI,ZHAOYI-QIANG(福建中烟公司技术中心,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新阳路1号,361022),李东亮,许自成,LIDONG-LIANG,XUZI-CHENG(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烟草系,郑州市文化路95号,450002)刊名:烟草科技英文刊名:TOBACCOSCIENCE&TECHNOLOGY年,卷(期):2008,(3)被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12条)1.YC/T31-1996.烟草及烟草制品试样的制备及水分测定烘箱法[期刊论文]-2.YC/T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3.YC/T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法4.YC/T173-2003.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5.YC/T162-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连续流动法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19997.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20038.雷铁栓.郭瑞林.王新海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19969.刘思峰.史开泉灰色系统学术论文集199310.刘思峰.郭天榜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199111.刘思峰.郭天榜.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199912.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1992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杨再波.叶冲.韩伟.钟才宁.孙成斌.毛海立.YANGZai-bo.YEChong.HANWei.ZHONGCai-ning.SUNCheng-bin.MAOHai-li基于BP神经网络在卷烟焦油预测中的应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提出利用数值优化改进的BP算法建立卷烟焦油的预测模型,以卷烟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总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焦油作为输出,并将这些指标作归一化处理,然后通过教师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充分的训练,获得适宜的参数矩阵,最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检验样本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效果相当显著,相对偏差在-1.81%~1.31%之间.2.期刊论文张志刚.王二彬.苏东赢卷烟常规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线性回归分析-烟草科技2003,(11)对某种牌号卷烟的焦油量与其烟丝中的总糖、总氮和总氯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根据烟丝中总糖、总氮和总氯的检测数据预测卷烟焦油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用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了预测,并将卷烟焦油预测值与实测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数据的相对预测偏差都小于5%.3.学位论文蔡君兰卷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比较2002本文对11个牌号商品卷烟主流烟气(MS)常规化学成分、主流烟气与侧流烟气(SS)中的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采用标准方法捕集;卷烟侧流烟气总粒相物采用可收集卷烟侧流烟气的吸烟机和鱼尾瓶装置来收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分离方法和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总粒相物中的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定性分析了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的87种组分;采用内标法对45种组分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45种组分在卷烟侧流烟气与主流烟气中的分配比率,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长沙卷烟厂的系列卷烟即普通白沙牌卷烟、金世纪白沙牌卷烟和低侧流烟气白沙牌卷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但每组分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普通卷烟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组分的总量明显高于主流烟气,大多数半挥发性组分的侧流烟气含量高于主流烟气;卷烟烟气中的半挥发性组分在侧流烟气和主流烟气中的分配与卷烟的类型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半挥发性组分总量和部分半挥发性组分在卷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的分配比率随着卷烟烟支透气度的增加表现出规律的变化;低侧流烟气白沙牌卷烟中的侧流烟气半挥发性组分总量明显低于主流烟气,证实了低侧流卷烟能减少对环境的烟气释放量.卷烟主流烟气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普通卷烟主流烟气CO量与焦油量有一定相关性,焦油量降低,CO量也相应降低.4.期刊论文谢焰.吴达.金永明.刘百战.XIEYAN.WUDA.JINYONG-MING.LIUBAI-ZHAN国内外几种知名品牌卷烟化学特性比较-烟草科技2008,(6)为了拓展国产卷烟的开发思路,检测了5种国际著名品牌和6种国产名牌卷烟样品烟丝的常规化学成分、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多酚、氨基酸、烟气粒相物pH值、保润剂和防腐剂,并根据检测结果对进口卷烟的化学特征及烟丝配方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国产卷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比进口卷烟约高10百分点,但其总氮比进口卷烟的低;[2]进口卷烟的总钾、总氯、蛋白质、挥发碱高于国产卷烟,柠檬酸、草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卷烟;[3]进口卷烟4和5的苹果酸含量最低,A牌系列进口卷烟与国产卷烟的接近;[4]进口卷烟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均小于5.8mg/g,而国产卷烟均大于7mg/g;[5]国产卷烟的苹果酸/柠檬酸比值在7左右,而进口卷烟在2.13-5.14之间;[6]进口卷烟的多酚含量明显低于国产卷烟,但其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国产卷烟;[7]除A牌号进口卷烟1外,进13卷烟烟气粒相物pH值均显著高于国产卷烟;[8]卷烟样品中均检出了丙二醇,A牌号系列进口卷烟中的丙二醇含量在3.71~16.44μg/g之间,而进口卷烟4和5、国产卷烟2和3的含量超过1mg/g;[9]国产卷烟4、进口卷烟4和进口卷烟5中均检出丙三醇,但进口卷烟的显著高于国产卷烟4,其他8种卷烟样品中均未检出丙三醇:[10]仅4种国产卷烟样品中检出山梨酸;[11]除国产卷烟2和3外,其他9种卷烟样品中均检出苯甲酸、苯乙酸,且进口卷烟4和5明显高于A牌号进口卷烟和其他国产卷烟.结论为:[1]大部分卷烟样品中都加有丙二醇、苯甲酸、苯乙酸;[2]进口卷烟样品叶组配方中可能掺有白肋烟和晒烟.5.期刊论文李炎强.李成刚.宗永立.李鹏.屈展.杨春强.谢剑平.LIYanqiang.LIChenggang.ZONGYongli.LIPeng.QUZhan.YANGChunqiang.XIEJianping国内外低焦油烤烟型卷烟中性香味成分的分析比较-香料香精化妆品2009,(5)将国内外5种(国外1种,国内4种)低焦油烤烟型卷烟烟丝经同时蒸馏萃取、GC、GC/MS分析测试,对低焦油烤烟型卷烟烟丝29种中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国内外卷烟烟丝的常规化学成分也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发现,国产烤烟型卷烟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成分总量、酮类成分总量、醇类成分总量比国外烤烟型卷烟低,醛类成分总量、酯类成分总量比国外高.4种国产烤烟型卷烟烟丝重要中性香味成分中均比国外烤烟型卷烟低10%以上的有:苯乙醛、糠醇、苯甲醇、六氢金合欢基丙酮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均高于10%的有:糠醛、亚麻酸甲酯等.6.会议论文武怡.李庚.何华.番绍军.朱伯和.李燕兰中式卷烟特色工艺叶组配方分组探讨2005中式卷烟叶组配方的分组是卷烟产品实现精细化加工的首要问题,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叶组配方分组,直接影响中式卷烟分组加工、功能性加工及柔性化加工等特色加工工艺的深入开展和实施。本文在对烟叶原料的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多元聚类分析方法,按照各指标的亲疏程度进行叶组配方分组探讨,综合比较分析了分组结果的合理性。7.会议论文张峰.张鼎方.刘泽春卷烟品牌许可生产质量稳定性的近红外技术评价2009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从常规化学成分定量和整体模糊性定性判断两方面评价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结合统计过程控制中的质量控制图分析给出成品卷烟化学成分及指标的控制范围,在对近红外光谱谱图主成分分析(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PCA)的基础上,引入马氏距离算法,建立了成品卷烟质量稳定性定性评价的马氏距离整体定性分析阈值模型,最后将常规成分指标定量分析模型与整体性模糊性的马氏距离阈值模型结合,得到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卷烟许可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方法和流程。建立的卷烟产品质量稳定性评价标准能够及时有效地识别正常产品与不合格产品。8.期刊论文李炎强.相秉仁.屈凌波.吴拥军.唐纲岭.LiYanqiang.XiangBingren.QuLingbo.WuYongjun.TangGangling卷烟主流烟气成分释放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23(9)应用标准方法测试了55种烤烟样品(中国43种、巴西6种和津巴布韦6种)常规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挥发碱、总氮、钾、氯和卷烟主流烟气化学成分:烟碱、焦油、一氧化碳.完成了烟草淀粉、石油醚提取物以及卷烟主流烟气苯并[a]芘的分析.通过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ANN)对卷烟主流烟气成分释放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除烟气烟碱、苯并[a]芘的相对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略超过10%外,焦油、一氧化碳和抽吸口数的相对偏差平均值均小于10%,说明应用BP网络可通过烟草化学成分预测卷烟主流烟气成分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的释放量.9.期刊论文张峰卷烟质量稳定性的近红外技术评价-分析化学2009,37(z1)及时、准确地监控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对于产品配方、工艺、销售有着指导性的意义,能够避免质量较差的卷烟流入市场造成重大的损失~([1]).本研究提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从常规化学成分快速定量和整体模糊性定性判断两方面评价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10.期刊论文高月兰.张延军.黄平俊.焦敬华.GaoYuelan.ZhangYanjun.HuangPingjun.JiaoJinghua聚类分析在卷烟配方中的应用-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为研究卷烟配方中叶组配方的等级替代问题,对豫中豫南不同等级烟叶36个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及营养元素、烟气成分和感官质量评吸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提供的方法进行层次聚类法,根据结果确定其在配方中的用途.结果表明,(1)大多数样本的品质指标存在相似性,少数样本则存在较大的差异;(2)属于同一类群样本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小,属于不同类群样本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大;(3)进行卷烟配方时,当需要的某一等级原料不足或缺乏时,可根据烟叶质量的相似性,从相同的类群中寻找.引证文献(1条)1.李朝建.李晓刚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吸味品质的相关性[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云南省情报研究所(ynqbyjs),授权号:6edcb031-ade1-4671-98aa-9dd800b91480下载时间:2010年8月20日
本文标题:通过常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卷烟的稳定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