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XX局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有效保障我局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根据《XX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意见》,结合单位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着力构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推进遂平烟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保证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证。二、基本原则坚持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相结合,事前防范与预警处置相结合、专防专控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与各部门、专业机构具体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分级管理、责权明确的要求,在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个阶段实施过程防控,依托预警、防控、考核、修正四个环节实施循环管理,形成内控防范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三、总体目标从2011年6月到2011年10月底,对各科室、各岗位干部职工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包括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等,进行排查预防、适时监控、纠错处置、综合管理,基本形成覆盖各部门、岗位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并通过实施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强化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深入推进行业政风行风建设,促进依法行政,规范经营努力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四、工作重点工作重点是具有资金支配权、物资采购权、商品分配权、行政执法权、行政许可权、人事调配权的部门、岗位及从业人员。五、方法步骤(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6月1日-6月30日)1.召开动员大会,对全体人员进行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统一动员和部署。2.充分利用局域网、宣传栏、工作动态等载体,广泛宣传预警防控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等,让广大员工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任务、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增强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声势。(二)查找风险点(2011年7月1日-7月31日)1.个人查找具体风险。以岗位为基础,工作人员查找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权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情形,以及有腐败行为引发的监管风险情形。2.集体查评风险,确定风险点。各部门组织互查,对工作人员自查风险情况进行评查,分析产生风险的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业务流程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存在风险的岗位或环节为腐败风险点。各部门应归纳综合风险评查情况,确定本系统腐败风险点、风险表现情形、涉嫌岗位人员等。3、评估风险等级。岗位风险等级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和后果危害程度等因素评估确定,按照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三个等级:发生可能性大、后果严重的为一级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后果较严重的为二级风险;发生可能性较低,后果较轻微的为三级风险。风险岗位包括:科室、专业部门领导岗位;有资金支配权、物资采购权、货物分配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人事调配权的部门、岗位等,为一级风险。其他机构岗位风险等级按划分原则评估确定。4.组织审定,进行公示。各科室、专业部门风险排查结果经主管领导审阅后报局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办公室审核,在局域网和公示栏公示。局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办公室归纳综合部门排查情况,对风险点和风险等级进行初审,提出意见并报局长(经理)办公会审定。(三)制定防范管理措施。(2011年8月1日-8月31日)1.工作人员针对岗位风险,按照自我防控要求提出个人风险防控具体措施。2.各科室、专业部门针对机构职能和岗位风险,按照内部防控和关于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风险防控管理的要求,从加强对涉险岗位人员教育管理、配置制衡权力、完善流程设计、规范和监督职权运行制度等方面,制定本机构风险防控措施和计划。防控措施既要有适应一般情况的对策,又要有针对每个风险岗位的具体办法。要进一步梳理有关制度,需要修订、制定的制度办法应列明具体名称和完成时间。对需要综合评定的防控措施,向局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办公室提出建议。各科室、专业部门风险防控措施经主管领导审阅后报局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办公室。各科室、专业部门应将本机构职能、主要职权运行流程图、腐败风险点、风险情形、风险等级、涉险岗位人员、防控措施和制度修订完善等方面的资料编制成册报局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办公室。3.局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办公室按照综合防控和建立健全腐败风险防控机制要求,在组织审核各科室、专业部门制定的腐败风险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再组织有关机构制定全系统教育引导、预警提示、权力制衡、科学决策、政务公开、社会监督评价、惩治腐败等防控措施和计划,综合形成XX腐败风险重点防控措施和计划,报市局局长(经理)办公会审定。(四)明确防控责任。(2011年9月1日-9月15日)1.实现分类防控。以岗位工作人员自我防控为基础,各科室、专业部门负责防控职能范围可能产生的腐败风险和监管风险,主要负责人承担风险防控的主要责任。各科室、专业部门组织工作人员签订廉政承诺书。2.实行分级监督。局党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纪检组长对一级风险负责防控;纪检组长、各科室、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二级风险负责防控;三级风险防控,由各科室、专业部门负责组织开展。3.实行责任追究。建立风险防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因监督不力发生腐败问题的,要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问责领导干部。(五)实施防控管理。(2011年9月16日-10月31日)1.提示风险。编制XX腐败风险点及等级目录,采取签订风险提示书、职权流程图等方式,向风险岗位工作人员提示风险。开展党风党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廉政主题教育、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按照分级防控要求,局党组领导定期与风险岗位人员谈话。实行腐败风险预警,收集、研究、判断风险信息,向科室、专业部门和个人提醒。2.监控风险。各科室、专业部门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制度,加强风险岗位监督,运用和发挥政务公开、审计、检查考核、信访举报、行风评议、社会评价等监督功能,从风险防控角度分析研究情况,发现职权运行和工作人员履职中出现的腐败风险迹象和问题,加强风险监控。3.处置风险。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处理和消除风险。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风险隐患,根据风险等级视情况采取警示提醒、诫勉谈话、责令整改、停职检查、调离岗位等措施处理,防止问题进一步发展。对违纪违法行为予以纪律追究。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权力制约、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消除风险隐患,防范风险再次发生。(六)考核修正防控工作。(2011年11月1日-12月31日)1.检查考核。对各科室、专业部门风险防控工作进行考核,由各科室、专业部门做出自查报告,由局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办公室组织考核,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考核结果作为科室、专业部门和个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修正完善。评估风险防控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根据形势变化、职能调整、预防腐败任务要求,识别新的腐败风险点,对风险等级、防控措施等适时作出修正和完善,进入下一个防控管理运行周期。六、工作要求(一)统一思想认识。各科室、专业部门是腐败风险防控管理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的重要性,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排查、防控腐败风险的始终。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学习教育活动,带头查找腐败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积极推进腐败预警防控机制的构建工作。(二)加强组织领导。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由局预防腐败体系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党组主要负责人总负责,纪检组长具体协调,成立由监察科、办公室、法规科、人劳科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办公室,监察科承担办公室日常工作。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办公室要加强工作协调和指导,组织审核各科室、专业部门排查风险情况和制定的防控措施,督促落实防控责任,加强监督检查,推动风险防控管理各项工作落实。(三)落实风险责任。开展建立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单位、部门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单位、科室、部门开展建立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工作负全面责任。纪检组监察科要做好跟踪协调和督办工作,按照党组要求,组织人员不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四)突出工作重点。为了确保建立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在注重个人、科室(部门)全覆盖的同时,要突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切实把构建防控机制融到全局中心工作和机关日常管理之中,有效防范和控制腐败风险,促进预警防控工作全面铺开。(五)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要与“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切实增强责任感,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二要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既要抓好建立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的基础性工作,更要着眼长远,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引入先进管理理念,结合遂平烟草的工作实际,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途径,不断完善防控腐败风险长效机制。三要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开展建立腐败预警防控机制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上水平、促跨越”中心任务,以“找、防、控”每个环节工作的落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促进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水平得全面提高,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奋力创新”的工作状态圆满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本文标题:廉政风险防控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34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