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社会学概论》串讲(自考2012版)
社会学概论课程代码00034•案例北京电视台“封杀”郭德纲一去残冬晓日红,三杯泪酒奠苍穹。鸡肠曲曲今何在?始信人间报应灵。北京电视台原台长王晓东社会学概论题型和分值•一、单项选择题(30×1=30)•二、多项选择题(5×2=10)•三、名词解释题(5×3=15)•四、简答题(5×5=25)•五、论述题(2×10=20)考点分析•1、定义•2、分类•3、特点、区别•4、人物及其理论•5、现象分析及其处理方式目录及分值•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5-10分•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5-16分•第三章社会与文化7-12分•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5-13分•第五章社会互动6-16分•第六章家庭与婚姻6-14分•第七章群体与组织5-13分•第八章教育、劳动和消费6-15分•第九章社区和社区发展6-16分•第十章城镇化5-16分•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4-12分•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6-13分•第十三章社会问题5-14分•第十四章社会变迁5-13分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任务•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第三节社会学本土化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致力于实证哲学体系研究,发表《实证哲学教程》,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称为“社会学之父”。•(二)卡尔·马克思•(三)赫伯特·斯宾塞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一)埃米尔·涂尔干•涂尔干是法国也是欧洲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是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战争、拜金主义•(二)马克思·韦伯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第三节中国社会学百年•谭嗣同:在《仁学》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谭嗣同pk袁世凯:文弱书生与江湖老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学•第二节社会学的功能•第三节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四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第三节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1.统计调查:•2.问卷调查:•3.实地研究:•4.实验法:•5.文献法:•1.统计调查:•2.问卷调查:•3.实地研究:•4.实验法:正方反方•5.文献法:•净空法师•延参法师•释永信第四节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1)定性分析:(2012.4-名字解释36)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2010.4-单选3)•(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方法第三章社会与文化•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第二节社会结构•第三节社会的基本要素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自然资源、环境和文化。第二节社会的基本要素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第三节社会角色•第四节人的全面发展二社会化的类型(识记)•(1)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2)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3)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4)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5)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过程,这各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第三节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概念(识记)1.什么是社会角色2.社会角色的涵义(二)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识记)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识记)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识记)(三)社会角色的扮演(三个阶段)1.角色期待2.角色领悟3.角色实践(四)社会角色失调(有几种情况)1.角色紧张2.角色冲突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第四节人的全面发展(一)社会化的基本目标1.目标依据2.过度社会化3.社会化不足(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第五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符号•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理论•第四节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一)暗示•(二)模仿•(三)交换•(四)竞争•(五)合作•(六)冲突•(七)调试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第六章家庭与婚姻•第一节什么是家庭与婚姻•第二节家庭的功能和类型•第三节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1.家庭•概念:(识记):是个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基本关系: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基础:婚姻。•特征:(领会)①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②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③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④他们共享许多事物•⑤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⑥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第二节家庭的功能和类型•1、家庭的功能(易考点,易出多选和简答)(领会)•①规范性行为功能•②经济生活功能•③人口再生产功能•④精神生活功能•⑤教育功能•⑥抚养、赡养功能•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特殊类型:•重组家庭、失独家庭、同性恋家庭、丁克家庭、留守家庭第三节变迁中的家庭和婚姻•1.家庭形态的变化(领会)•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离婚率的上升(简单应用)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因素考量下降②社会舆论压力宽松③离婚手续简化④夫妻更看重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⑤妻子对改善婚姻生活质量越来越多主动提出⑥“昙花婚姻”增多,网恋破坏作用显著•家庭类型多样化第三节变迁中的家庭和婚姻•2.家庭功能的变化(易考点,易出简答、论述和材料)(综合应用)•①经济功能弱化•②抚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外移•③家庭的生育偏好开始改变•④养老功能受到挑战第七章群体与组织•第一节什么是群体•第二节组织与组织理论•第三节集体行为第八章教育、劳动和消费•第一节教育•第二节劳动•第三节消费第一节教育•二.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1.杜威的观点(识记)首要功能是社会化,次要功能是教育•2.显功能(易考点,易出简答、论述)(领会)(1)社会化的功能(2)社会选拔的功能(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4)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3.潜功能(易考点,易出简答、论述)(领会)(1)建立未来人际关系(2)减小就业压力(3)社会控制的功能•三.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综合应用)1.功能论视角2.冲突论视角3.互动论视角•四.教育和社会不平等•1.教育的不平等现象(简单应用)•2.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1)对制度教育的批判——伊里奇观点(领会)(2)教育与文化资本——布迪厄观点(领会)(3)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威利斯(简单应用)第二节劳动•一.劳动的概念和类型•概念: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交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简单应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意义:(领会)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类型(识记)(1)根据有无劳动报酬(2)根据消耗体力还是脑力(3)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第三节消费•一.消费的概念和特征•概念:(识记)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特征(领会)(1)经济属性(2)心理属性(3)社会属性(4)文化属性第九章社区和社区发展•第一节什么是社区•第二节社区类型•第三节社区发展•二.社区研究的发展•1.类型学研究:(领会)代表人物:德国的滕尼斯•2.人文区位学理论(简单应用)(1)同心圆理论(领会)(2)扇形理论(领会)(3)多核心理论(领会)(4)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成果•3.社区全貌研究代表人物:美国的林德夫妇代表性著作:(识记)《中镇》•4.中国的社区研究第十章城镇化•第一节城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城镇化进程•第三节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小城镇的建设第一节城镇化概述•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概念:(识记)也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们向城市聚集,社会功能、生活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世界城镇化的演进模式欧美模式——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墨印模式——政治主导型的城镇化第二节中国城镇化进程•二、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识记)第一阶段(1949-1957),平稳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58-1977),大起大落阶段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加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加速发展的条件(易考,易出简答、论述)(简单应用)(1)联产承包责任制(2)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3)乡镇企业发展(4)经济特区的带动作用(5)城市扩大和升级(6)户籍制度有序改革(7)传统文化关键变化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不平等•第二节社会分层•第三节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不平等•一、社会不平等(识记)广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狭义: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美国学者赫勒)•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1.性别和年龄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两性的突出的区别:①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②在视觉平衡能力方面女性则不如男性③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④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⑤在竟争性、好胜心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⑥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则较女性逊色。第一节社会不平等•社会性别和性别不平等(领会)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别,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性别”上的差别,带有社会建构和父权制压迫的特点。同时,“年龄地位”也是构成社会等级的基础。•二、种姓、种族和等级联系与差异(领会)•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第一节社会不平等•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领会)•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阶层:①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②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三、社会分工和社会不平等•1.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领会)1775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鲜明的论证了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但卢梭没有深入探讨,这个任务先是由亚当·斯密,后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完成的。•2.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综合应用)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不平等•一、社会分层•概念:(识记)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包含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二、相关理论•(一)经典社会分层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本质,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表现:(1)阶级的存在,仅仅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专政目的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达到无产阶级社会•贡献:将阶级存在同所有制关系联系起来。•(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领会、综合应用)主张用经济(财富)、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三项标准划分阶层。•(3)帕累托社会分层理论代表作:《普通社会学总论》①精英阶级理论(领会)②精英循环理论(领会)•一、社会流动p220•概念:(识记)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类型:(识记)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2.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3.结构式流动与自由流动4.竞争式流动与赞助式流动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第一节什么是偏差行为•第二节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第三节社会控制第一节什么是偏差行为•一、偏差行为•概念:(识记)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
本文标题:《社会学概论》串讲(自考2012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52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