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漆器工艺目录•一、漆器工艺的简介•二、先秦时期的漆器•2.1发展概况•2.2工艺特点•2.3纹样特点•2.4造型器具•2.5代表作品•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3.1发展概况•3.2工艺特点•3.3纹样特点•3.4造型器具•3.5代表作品•四、秦汉时期的漆器•4.1发展概况•4.2工艺特点•4.3纹样特点•4.4造型器具•4.5代表作品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5.1发展概况5.2工艺特点5.3纹样特点5.4造型器具5.5代表作品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6.1发展概况6.2工艺特点6.3纹样特点6.4造型器具6.5代表作品七、两宋时期的漆器7.1发展概况7.2工艺特点7.3纹样特点7.4造型器具7.5代表作品八、元朝时期的漆器8.1发展概况8.2工艺特点8.3纹样特点8.4造型器具8.5代表作品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1发展概况9.2工艺特点9.3纹样特点9.4造型器具9.5代表作品十、清朝时期的漆器9.1发展概况9.2工艺特点9.3纹样特点9.4造型器具9.5代表作品十一、总结一、漆器工艺的简介•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它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用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经过历史的沉淀,漆器越发光彩照人。二、先秦时期的漆器•2.1发展概况•中国是世界上髹漆工艺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浙江余姚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中,有距今7000年左右的和出土。夏商周时期,漆器工艺已广泛应用,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均有大量的漆器出土。木胎漆碗木胎漆碗二、先秦时期的漆器•2.2工艺特点•商代:彩绘雕填、镶嵌装饰技术•周代:用蚌泡作为镶嵌二、先秦时期的漆器•2.3纹样特点•云雷纹、龙纹、虎纹、饕餮纹、等回纹二、先秦时期的漆器•2.4造型器具•盘、豆、盒、觚、碗漆盒二、先秦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木胎漆碗漆盒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3.1发展概况•春秋战国时代,髹造逐渐成为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量日益提高,造作愈益精良。从日用器具到陈设品,从乐器到武器,从车马器到葬具,常常以漆器为之。战国漆器以湖南湖北为代表的楚地数量最多。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2.2工艺特点•战国漆器的胎质有木、皮和竹等。木胎为数最多,有斫制、旋挖、雕刻等做法。•曾侯乙墓的则三法并用。•装饰以彩绘为主雕绘漆豆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2.3纹样特点•菱形、圆点、圆圈、直线、方格等几何纹样尤多,动物题材则有窃曲(如)、蟠虺、龙、凤、鸟、鹤、鸡、鹿等纹样,难得一见的人物题材则或描绘时代生活,如。彩绘窃曲纹漆豆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彩绘出行漆奁2.3纹样特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2.4造型器具•乐器有鼓、琴、笙、瑟、排箫等,家具有俎、案、座屏、器架、器座等,容器有奁、卮、豆、盒、杯、壶、樽、盘等尤其多见。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四、秦汉时期的漆器•4.1发展概况•秦汉的漆器多为木胎和布胎,还有少数以竹为胎。大体到西汉早期,木胎器物仍是主流,以后,则布胎明显增多。由于大漆使用的普及,故有些青铜器、铁器、陶器、皮器、角器、骨器等也以漆修饰。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2工艺特点•木胎主要有旋、斫、卷三种做法。•装饰可归纳为彩绘、锥画、金银薄贴花、镶嵌和釦。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3纹样特点•云气纹,云气纹通常纤小,姿态飘逸,不论四方连续、二方连续,布置满密的最常见。•灵禽瑞兽中,龙、凤、鹿、虎、豹、鹤、朱雀等较常见。涡、菱、波折、同心圆等严整的几何纹时而出现。•植物纹十分罕见。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4造型器具•秦汉漆器种类丰富,饮食器、家具、博具、乐器、文具、兵器等应有尽有,车舆和棺椁也常以漆装饰,而饮食器具是漆器的主流。•饮食器中,鼎、钫、钟、壶、盒、卮、耳杯、盘、盂、匜、勺、匕、具杯盒等是常见的类型。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4造型器具•秦汉时期的漆器造型变化百出。如同样是壶,有圆有扁,还有弧边三角形的。同样用于饮酒,又有卮与耳杯的区分。同样是耳杯,还有带座与否的差异。同样是无底座的耳杯,则有平口与波口的不同。盒的变化最多,大小高低之外,形体有方、圆、长方、椭圆、半月形、马蹄形等等。•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四、秦汉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5.1发展概况•魏晋南北朝的漆器不算发达,但是成绩明显。不仅维持了较高的产量,且涌现出新的器形,装饰手法也堪称丰富。因漆树的分布而产生的原料关系,中国的漆器造作南盛于北。同两汉一样,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还是最重要的产区。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5.2工艺特点彩绘还是主要手法,此外还有戗金银和犀皮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5.3纹样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题材有了变化,动物主题采用较多,曾经罕见的人物也一再出现,主题既有如宴乐、出行、童戏等上层生活场景,又有充满道德伦理寓意的历史故事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5.4造型器具•漆器胎体多为木质,汉代曾经流行的麻布胎风光不再。容器仍是主流,器形还是以耳杯、盘、盒、奁居多。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5.5代表作品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6.1发展概况•隋唐五代漆器的大批制作主要在后期,唐德宗以后,准以漆器代盐价(《新唐书·食货志四》),僖宗时代,南方能一次献漆漆15000余件(崔致远《进漆器状》,《唐纹拾遗》卷36),后晋时,楚国一次“别进漆万余事”(《册府元龟·帝王部·纳贡献》),反映了漆器生产的繁盛。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6.2工艺特点•玄宗时代:金银平脱最盛•唐代:螺钿、夹纻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6.3纹样特点•有些没有图案装饰,仅髹色漆的作品。匣盒之类,图案主要是缠枝、折枝的花卉以及禽鸟。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6.4造型器具•夹纻在唐代流行,常用来造像。耳杯、盘、盒、奁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6.5代表作品七、两宋时期的漆器•2.1发展概况•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多种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漆器在宋依然普及,最常见的仍是以色为饰的作品。从出土物看,他们所髹漆色以黑居多,紫、朱色次之,宋人记录过绿髹器的风行,但实物未见,色髹者多为日用器皿,因仅以色为饰,故设计的意匠专注于造型,或起棱分明,或简洁洗练,与当时的金银器以及陶器近似。七、两宋时期的漆器•2.2工艺特点•雕漆、金漆、犀皮、螺钿、素漆等多种,最讲究手法是“雕漆”始于唐代,至宋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很美观的作品,其制法是在胎上涂漆数十层,有时甚至达百余层,使漆达到一定厚度,待漆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雕镂人物,楼台,花鸟等纹样。七、两宋时期的漆器•2.3纹样特点•包括彩绘、镶嵌、针刻、雕纹等各种手法,装饰花纹既有传统的纹饰,如龙凤纹、鸟兽纹、云雷纹、夔纹等。也有云纹、花鸟纹等,色彩则以朱、黑、朱红为主,也有黄、绿、金银等。七、两宋时期的漆器•2.4造型器具•以日用器具为主,有碗、盘、蝶、钵、匣、几、盆、勺、奁、盏托、渣斗等数十余种。•其中漆盒的造型最多,有蒸饼式、蔗段式、三撞式、两撞式、梅花式、鹅子式等;漆盘有圆形、方形、腰样形、四角形、八角形等。奁是一种传统的盛装化妆品的器皿,此时有制成多层的,分层设置既合乎实用的要求,同时在造型上也更加美观。七、两宋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园林仕女图戗金莲瓣形猪漆奁七、两宋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描金堆漆合利函八、元朝时期的漆器•2.1发展概况•元代民间漆器多用黑色,褐色髹饰内外,他们一般只求适用,不务浮华。宫廷制品通常也仅以色漆髹饰,高贵之处仅用红色和器底的“内府宫物”铭记,但有的器物尺寸甚大。•元代虽也使用漆器,但多为粗朴,因此他们把江浙四省贡进的漆器与皮货,糟姜、桐油等一并视为粗重物件。元代漆器工艺和陶瓷工艺一样,处于一个过渡转变阶段,元代漆器以江南最为发达,名匠辈出,推动了漆器工艺进一步发展。八、元朝时期的漆器•2.2工艺特点•总体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细,在质感上又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元代的螺钿又有发展,不仅所嵌蚊片极薄,图案而极精彩。制作工艺有金漆、雕漆、素髹器、木质银裹漆瓮。八、元朝时期的漆器•2.3纹样特点•经典的纹样有人物纹、动物纹、忍冬纹、桂花纹、飞天纹、花鸟纹、宝相花、供养人等等,题材多为以灵禽异兽为主的各类动物。八、元朝时期的漆器•2.4造型器具•碟、菜盆、钵、盂、碗、盏、盘、盒、奁等。素髹器的器形多为就有的盒、盘、碗、奁、盆等,他们多求实用,不务华丽。也有少量器物的造型考究,如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的朱漆奁,横剖面做八莲花形,简洁而端庄。八、元朝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八、元朝时期的漆器•2.5代表作品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1发展概况•明代漆器在继承宋元两朝的基础上,出现了灿烂繁华的景象。漆器品种繁多,漆的质量改进,漆的应用范围脱宽,能工巧匠辈出,官营手工艺和民间手工艺竞相媲美,可以说:“明代是漆器工艺的黄金时期,达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程度。明代统治者对漆器十分重视,明朝宫廷用漆之多,前所未有。对漆的生产极为重视。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2工艺特点•雕漆、填漆、创划(包括创金)、彩绘漆(包括描油彩)描金漆(包括泥金)、金漆、堆漆、光素漆、镶嵌漆、款彩漆器等。这些漆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世作品中以不同式样的盘盒居多,间有壶、碗等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3纹样特点•明代漆器有花卉、鱼虫、禽兽、山水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吉祥、几何纹饰等。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3.1花卉题材•缠枝花、折枝花和宝相花,如折枝石榴、海棠、桃花、杏花等,花卉底层多綴以各种形式的锦地纹,具有锦添花之妙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3.2山水人物•这种题材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锦地纹,以表现自然界中不同的空间背景,天空用曲折回转的单线刻画,产生窄长的回纹效果,犹如无垠苍穹,其间漂浮着几朵云。显出高远宏阔的气氛,水纹由流畅曲折的锦纹组成,似波涛滚滚,抑或清波荡漾,富有流动感,陆地用方格或,似斜方格作为图案轮廓,格内刻多瓣形小花朵,似繁花遍地,绿草如茵。人物多置于屋宇楼台之间,大多反映文人雅士的休闲生活,如竹林七贤、香山九老、松荫高士、赤壁泛舟、踏雪寻梅、秋江垂钓等。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3.3鱼虫异兽•这类题材多采用夸张而富有烂漫色彩的艺术形式如孔雀牡丹图案是常见的内容,常常刻画满园春色,牡丹盛开,成双成对的孔雀在花丛之间飞翔,花径叶脉,雀身羽毛,纤细入微,惟妙惟肖。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3.4故事传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成为漆器装饰的内容,如“圣寿齐天”“皇图亿载”等是歌颂统治阶级的图案,“八仙过海”“八方香斗”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仙鹤同春”“百子庆寿”反映出世俗民众的意识形态。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3.5吉祥图形•漆器装饰中出现了大量的吉祥图形,反映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如聚宝盆、六鹤同春、风调雨顺、麒麟少师、双龙捧寿、长生永寿等,有时也将吉祥文字与图案结合,构成画面,体现了装饰内容的多样性。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4造型器具•以不同样式的盘、盒居多,间有壶、碗、瓶、炉、橱柜、桌案、椅凳、屏冈宝座、文房用具和佛堂供器等。•造型变化较小,多与前代相符。九、明朝时期的漆器•9.5代表作品•十、清朝时期的漆器•10.1发展概况•清人的髹饰技艺极为精湛,而品种的丰富又令前代难以企及。•清代漆器的黄金时代依然在康雍乾、养心殿造办处的产品仍旧代表着最高水平。它们几乎无施不巧,无作不精,还常与瓷、玻璃等相结合。十、清朝时期的漆器•10.2工艺特点•清代漆器可分为一色漆、罩漆、描漆、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雕漆、款彩、戗金、百宝嵌等等,而根据治胎材料和特点又可以分为木胎、铜胎、锡胎、竹胎、皮胎、紫砂胎、瓷胎、脱
本文标题:漆器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71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