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物接触氧化池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基础认识广石化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开停工广石化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指标目录1234问答题生物接触氧化池2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基本认识生物接触氧化池3概念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的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满填料,充氧的污水浸没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经过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通过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另一项技术实质是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要的氧,并起到搅拌和混合作用,同样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通过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污水得到净化。生物接触氧化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功能方面的特征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具有多种净化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外,如果运行得当还能够用来脱氮,因此,可以作为三级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主要缺点:如设计时运行不当,填料可能堵塞,此外布水曝气不易均匀,可能局部有死角。生物接触氧化池5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一段处理流程二段处理流程多段处理流程生物接触氧化池6一段处理流程原污水经初次沉淀池处理后进入接触氧化池,经过接触氧化池的处理后进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从填料脱落的生物膜,在这里形成污泥排除系统。原污水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处理水污泥生物接触氧化池7二段处理流程每一台接触氧化池的流态都属于完全混合型,结合在一起考虑又属于推流式。原污水初沉池中间沉淀池处理水污泥二段接触氧化二沉池一段接触氧化生物接触氧化池8多段处理流程多段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流程由连续串联了3座或以上的接触氧化池组成的系统。原污水初沉池二段接触氧化处理水污泥n段接触氧化最终沉池一段接触氧化生物接触氧化池9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池体、填料、支架、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及排泥管道。生物接触氧化池10池体:接触氧化池的池体在平面上多呈圆形和矩形或方块形,用钢板焊接制成或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砌成。各部位的尺寸为:池内填料高度为3.0-3.5m;底部布气层高位0.6-0.7m;顶部稳定水层位0.5-0.6m,总高度约4.5-5.0m生物接触氧化池11填料: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所以也称之为载体。填料是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同时,它的费用在接触氧化系统的建设费用中占的比重较大,所以选定适宜的填料是具有经济和技术意义的。生物接触氧化池12填料的一些种类包括:A、蜂窝状填料B、波纹状填料C、软性材料D、盾形填料等生物接触氧化池13蜂窝状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14波纹板状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15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16盾形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17生物接触氧化池开停工操作接触氧化池启动前准备:a、消除接触氧化池构筑物内杂物,物料进出流程畅通无阻;b、检查各进出口阀门是否严密;c、风机试运完毕,处于备用状态。接触氧化池启动操作:a、打开各曝气池进气阀;b、打开各曝气池进水阀;c、检查曝气情况是否均匀。接触氧化池正常运行操作:a、注意曝气变化情况,观察是否有曝气堵塞现象;b、每小时检查接触氧化池运行状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接触氧化池停运操作:a、关闭泵G7207B、G7207C、G7207C停进水;b、关闭风机。生物接触氧化池18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池开停工操作接触氧化沉淀池启动前准备:a、消除沉淀池构筑物内杂物,物料进出流程畅通无阻;b、检查各进出口阀门是否严密;c、吸泥机处于备用状态。接触氧化沉淀池启动操作:接触氧化池出水直流至沉淀池。接触氧化沉淀池正常运行操作:a、沉淀池出水至清水池,部分水自流至旧场5号井,开启泵进行外排,部分水通过泵向下游送水;b、注意沉淀池运行,及时排泥。接触氧化池停运操作:关闭XN7101A、XN7101B,停进出水。生物接触氧化池19广石化生物接触氧化池厂标接触氧化进水COD≤150mg/l油≤8mg/l氨氮≤50mg/lpH6-9SS≤100g/l水量800m3/h生物接触氧化池20广石化生物接触氧化池厂标接触氧化出水COD≤70mg/l油≤4mg/l氨氮≤5mg/lpH6-9SS≤40g/l水量800m3/h生物接触氧化池21问答题问:进入曝气池的水量要求是多少?否则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水量太少,曝气池污泥所需要营养有机质少,池内会出现过氧死亡,水量太大,水会从回流缝穿出,使污泥上翻流失影响水质,所以曝气池进水要求60-150m3/l生物接触氧化池22问:曝气池的工作原理?答:经过除油后的污水从曝气池底部进入,由于泵型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污水提升搅拌,同时吸入空气,使得污水和污泥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并以回流窗流出,混合液到沉淀后进行泥水分离,经处理后的污水从池周围和溢流堰流出,而沉下来的污泥则顺着回流缝重新回到曝气区与污水混合达到下段循环处理污水。
本文标题:生物接触氧化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93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