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关于北京市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1关于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0年是外部环境极其复杂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继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市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各项决议,扎实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实施,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抓改革、惠民生,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年度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执行有力,为“十一五”规划划上了圆满句号。(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回稳向好。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经济增速逐季放缓、稳增长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下,着力加强经济综合调控和调度,多措并举,努力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由波动下行向稳定增长转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7%和10.6%,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实际增长6.2%和8.1%。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又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需求拉动更趋协调。扩大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229.3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493.5亿元,增长13.1%,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两年1万亿调控目标,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民间投资和产业投资比重提升。外部需求加快恢复,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40.3%,其中出口总额达到554.7亿美元,增长14.7%,规模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市场秩序总体稳定。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同时,针对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的新情况,坚决落实国家抑制物价上涨的一系列政策,出台了加强生产、2保障流通、规范经营、发放补贴等一揽子稳物价、保供应措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持稳定,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4%。(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现代服务业优势不断增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其中租赁商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新兴金融业态成长良好。软件及服务、动漫网游、文艺演出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本市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特许经营权交易所、保险交易所、贵金属交易所相继开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高端服务项目落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首届世界武搏会等一批有影响的品牌活动相继举办,旅游会展业加快发展。制造业高端化、集约化趋向明显。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增长较快。长安汽车、绿色印刷、曙光超级计算机等一批为长远发展积累势能的高端项目顺利落地,京东方8.5代线、现代第三工厂、中芯国际扩产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首钢石景山厂区冶炼、热轧生产能力年内全部停产,43家“三高”企业关闭退出,西部地区区属及以下煤矿全部关停。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资本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融合,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沟域经济加快发展,富农效果进一步显现。大北农、碧生源等涉农企业成功上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继续提升。(三)自主创新取得明显进展。示范区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集合部委和地方力量统筹编制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同意实行“1+6”系列政策。成立中关村发展集团,研究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加强资本与技术对接,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成功设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高技术服务业4支创投基金,21家中关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深入推动先行先试,股权激励、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规模达到51.5亿元。高度重视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千人计划”和“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工作体系。示范区创新活动更加活跃,企业研发支出、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较快。重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加大创新型产业项目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增强创新驱动力。未来科技城开工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稳步推进,吸引了41项高端产业项目入驻。蛋白质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建设。中科院、军工集团、大型央企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百万亿次超级工业云计算平台建成,本市成为国家高技术服务业、云计算、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3城市薄弱地区发展提速。城南行动计划实现良好开局,集中力量启动了一批解决长期制约城南发展瓶颈的项目,轨道交通亦庄线等一批基础设施建成运营,国家金融信息大厦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陆续入驻,城南地区整体吸引力不断增强,全社会投资增长18.3%。研究制定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石景山区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紧制定首钢搬迁腾退区域发展规划,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和西部替代产业发展,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0.5%。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工程加紧推进,50个重点村中的24个村拆迁任务完成。新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进展加快。着眼于提升新城功能,集中力量全面启动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区域医疗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建设,一批轨道交通、内外路网、再生水厂、垃圾处理、集中供热设施加快推进,新城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制定《推进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意见》,创新研究设立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42个重点镇建设规划全面完成,重点镇道路、污水处理、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全面完工。(五)城市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显著提升。交通承载能力得到加强。轨道交通线新增运营里程108公里,总里程达到336公里,比2005年增长近2倍。蒲黄榆路、阜石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温榆河大道等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建成通车,国道111一期等浅山区路网建成,交通枢纽、智能交通加快建设,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0.1%。继六环路、京承高速全线通车之后,京开高速全线贯通,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03公里,超额实现“十一五”目标。京沪高铁全线铺轨贯通,京石客运专线加快建设。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第九水厂应急改造工程建成,南干渠、大宁调蓄水库等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面启动。新城再生水厂累计建成14座,实现每座新城至少建设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目标。市区和郊区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53%,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天然气输配体系继续完善,陕京三线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六环路管网二期工程基本建成。东南和西南热电中心开工建设,城区大型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落实第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淘汰黄标车5万辆,各项污染物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市区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重达到78.4%。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4万亩郊野公园建成。南海子郊野公园一期、通州滨河森林公园南区以及6处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3%。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通道绿化、废弃矿山植被恢复、重要地表水源区生态建设继续推进。永定河“四湖”实现成功蓄水,马草河水系、北运河支流河道治理工程加紧实施。开展600处垃圾分类试点,鲁家山垃圾分类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大屯垃圾转运站投入运营。(六)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7%,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建立纯农就业家庭转移就业援助制度,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北京生源4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6%。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8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万人。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结合部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试点顺利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一老一小”和城乡无业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大幅提高,群众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保卡工程取得明显成效,825万张社保卡顺利发放,1779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门诊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全面开展区县公费医疗改革,实现区县公费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将低收入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部分区县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社会保险覆盖面指标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着力缓解“入园难”问题,启动3年118所公办幼儿园扩建工程,完成了幼儿园扩班300个,新增1.2万名幼儿接收能力;农村中小学和城区基础教育薄弱校办学条件继续改善;4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良乡和沙河高教园区、亦庄职教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城乡社区医疗服务站全面建成,双向转诊制度顺利实施,天坛医院迁建、宣武医院改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实施“九养政策”,惠及全市老年人和残疾人;提高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并给予建设资金支持,新增养老床位1.6万张。便民惠民工程加快实施。230个老旧小区老旧热网改造、6万户老楼通气、1.3万户平房“煤改电”、16个老旧小区电网改造试点工程基本完成,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超过130万,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政策性住房建设和供应任务超额完成,新建和收购22.5万套,竣工5万套,落实公共租赁房源2.6万套,“三区三片”棚户区搬迁居民1.6万户。坚决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七)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顺利实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推动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成立市级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综合服务大厅。出台并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成立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一系列医改惠民举措获得市民普遍欢迎,在部分领域为全国创造了改革经验。成功实施汽车、商业等领域的9个重组项目。完成出版集团、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组建北京广播电视台。农村集体资产改制、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天竺综合保税区与首都机场货运口岸实现了大通关,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4家,核准境外投资企业266家。推进京津冀晋蒙合作,与周边地区在能源、生态、产业、商贸等领域合作向纵深推进。援建什邡任务圆满完成。在完成年度计划的同时,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各区县、各部门深入研究新阶段新特征新需求,广集民智,广聚民力,圆满完成了市区两级“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未来五年首都科学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5总体上讲,2010年全市实现了经济高开稳走、结构不断优化、价格基本稳定、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但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矛盾需要高度警惕。一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增强。二是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增大,管理通胀预期任务繁重。三是人口、交通等城市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四是节能减排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本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高的标准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之年,并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安排好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至关重要。(一)发展环境及对本市发展的影响。2011年本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综合判断,机遇大于挑战,本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珍惜和抓住难得机遇。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首都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本市寻求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提供了重要机遇。二是全国和本市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以及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整体消费不断升级过程中,释放出巨大内部需求,有利于推动供给环节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把握好世界经济结构
本文标题:关于北京市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