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8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14至16世纪的欧洲出现:人文主义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㈠定义: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romanticism,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情感和想像,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去表现理想世界。㈡背景:2.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㈠定义: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㈢特点:1.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㈡背景:㈠定义:2.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㈣代表作:㈢特点:㈡背景:㈠定义: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国别作家作品法国雨果英国雪莱德意志海涅大仲马拜伦《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基督山恩仇记》《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唐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巴黎圣母院》剧照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0年7月,1831年出版。故事情节: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哈尔达,使她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被绞死。加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死在她的身边。雪莱(1792-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人类从此不再有皇权统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类从此一律平等,没有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区别,也不再需要畏惧、崇拜、分别高低;每个人就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每个人都公平、温柔和聪明。•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我们要在地上得到幸福,再不愿老是饥肠辘辘,再不愿把勤劳的两手获得的东西,拿去填饱那些吃闲饭的肚腹。为着一切的人们,这地上有足够的面包产生。玫瑰花呀,常春树呀,美呀,乐呀,甜豌豆呀,也同样能孳生。海涅(1797-1856)《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诗歌创作的桂冠,共分27章。写的是他从巴黎返回祖国探望病中的母亲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和主观感受。诗人用冬天的严寒、荒凉、昏暗来比喻德国的现实,对普鲁士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教会的伪善,资产阶级市侩的自私贪婪、尔虞我诈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同时以坚定的信念预示着美好生活的到来。㈠定义:现实主义,realism,盛行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㈡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㈠定义: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㈢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㈡背景:㈠定义: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㈣代表作:㈢特点:㈡背景:㈠定义: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国别作家作品法国巴尔扎克英国狄更斯俄国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美国马克·吐温英国萧伯纳法国罗曼·罗兰《人间喜剧》《大卫·科波菲尔》《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安徒生童话》《玩偶之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苹果车》《约翰·克里斯朵夫》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法国现代小说之父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统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壑上。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苦果,被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像一只丧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时候没有一个女儿前来照料,没有一个亲友前来吊唁,没有一个亲属前来送葬。他的后事全靠两个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草操办。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会用钱,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彻底断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气愤!在愁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会来临。心儿为将来而热烈地跳动,眼前的事情虽叫人悲戚,但一切转眼就会消逝,事情一过去便成为欢愉。普希金诗歌欣赏㈠定义:三、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主义文学(modernism),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其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意象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文学等。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㈠定义:三、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中期以后)㈡背景:㈢特点:1.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集中表现自我;三、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中期以后)2.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㈣代表作:国别作家作品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三、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中期以后)《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等待戈多》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没作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等待戈多》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三)代表作:(二)时间:20世纪上半期作家作品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社会主义文学(一)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三)代表作:(二)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国别作家作品印度泰戈尔《戈拉》中国鲁迅《呐喊》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索卡因《解释者》五、亚非拉美文学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一)背景: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的脚步。”生命对我说:“我在完美中死亡。”大地对我说:“我的光芒每时每刻亲吻着你的思想。”爱情对我说:“时光流逝,但我等着你。”死亡对我说:“我驾驶着你的生命之舟穿越大海。”《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化了18年的时间完成的代表作。作者勾画了哥伦比亚农村百年兴衰的图案。通过次作品,作者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新流派,称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19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20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亚非拉美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19世纪30年代—20世纪早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结构
本文标题:8第22课文学的繁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05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