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顽石之美--中国传统赏石文化之思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届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邮件:rivers9@163.com(原题为:石何以美--中国传统观赏石审美试探)学科:美术学专业方向:中国美术史及理论指导教师:邓福星研究员【论文提要】中国古人历史上逐步建立起一系列比较丰富的观赏石文化传统,它的建立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人生追求的深化和广化,以其超越肤浅享娱的深刻人文内涵,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深沉情感相映而生辉。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德追求或自我完善、艺术神韵与意境的追求等等。本文以赏石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古代和近现代人们赏石实践所形成文字资料--古籍、论文和专著为主要依据,对其审美关系和审美功用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如赏石审美关系中主客体的自身条件是产生赏石审美关系的前提。自然美与文化美、共性美与个性美;此外还对赏石审美中多有提及的丑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讨论赏石改善生存环境和调节生活节奏的功用;中国人在精神上的更高追求如道德、情感、励志、怀古等等在赏石审美中的体现。本文始终强调人作为审美主体自身素质的作用:无论石道所能达到怎样的审美境界,其实都是赏石者自己的所在的精神境界使然,因为其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程度、认识能力、审美敏感度等等决定其赏石的审美境界。关键词:(观)赏石;审美;传统;人石关系1.第一章石与人/91.1第一节、石/91.2第二节、人/131.3第三节、传统的物我观--赏石的观念基础/152.第二章赏石之美/192.1第一节、文化美与自然美/192.2第二节、共性美与个性美/212.2.1共性美:石性之美/212.2.2个性美:块石与个人的因缘/232.3第三节、观赏石之丑/253.第三章赏石之善--实际功用/293.1第一节、人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弥补/293.2第二节、生活节奏的改变--动与静/314.第四章赏石之善--人的精神境界追求与石的人文化/344.1第一节、社会道德要求:比德/344.2第二节、个人精神需要/365.第五章余论:赏石文化之弊的时代思考/395.1第一节、尽美矣,未尽善也/395.2第二节、赏石美的当代思考/41·结语/44·参考文献/452·附图关键词:(观)赏石;美;传统;人石关系引言赏石[1],中文赏的意思:有尚、尊重之意;以......为珍宝;与近现代的玩,不尽相同。由于所赏的不仅仅指对象在感官上的声色之美,国人于美的标准更寄予着许多情感态度甚至道德内涵在其中,是联系着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内在之美、心灵之美、品质之美。有了这层涵义之后,相对于玩来讲,赏所表达的就是更为敬重、赞赏、珍视的情感,而成人的玩毕竟含有亵弄、轻慢、贪求之心意,并不同于小孩子天真无邪的玩。尤其在石这一特殊观赏对象面前,赏石和玩石的思想境界大有差别。人总会感觉亵则不美,所以有关玩石之心我认为是需要首先与赏石的心态有所区别,本文以赏石为正,玩石为过。那么作为欣赏对象的石,大自然中物的一种,亘古以来就为人类所用、所居、所识、所赏。岩石,这自然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就被人类用来表现他们的物质文化:从劳动工具、日常用品,到生的和死的住所[2]。包括它作为提炼金属的原料,等等。这些都是在物质层面人对石的依赖,其程度之深恐怕也不亚于其它自然物(水、阳光、空气等)。在精神层面,人对石有怎样的关联或依赖呢?史实可见:在我国,石文化作为一种与人类早期宗教、神巫、道德以及审美活动相关的文化,积淀深厚。首先不能避开的当然是玉石文化,这是我国有关赏石文化最辉煌的篇章,甚至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玉从石中剥离出来。《说文解字》释玉,石之美者,虽然对象和内涵不尽相同,但作为宝石级美石的爱好,在世界其它地区的文化中也有体现,如玛雅文化和新西兰毛利人等都有玉石文化,宝石在欧洲文明乃至世界范围都有体现。而在除玉之外的石种中,中国古人又在新的层面逐步建立和发展出一系列比较丰富的观赏石文化传统,付诸行为、文字、实物及口头神话传说,这是其它文明中所未见的。具体的体现有:形成独立的观赏标准,如山岳文化的雄奇险秀、中小型观赏石的瘦皱透漏、形色纹质等;园林石的普及和应用原则;有大量以此为题的文艺作品传世,等等。这套赏石文化体系的建立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人生追求的深化和广化,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德追求或自我完善、艺术神韵与意境的追求等等。作为自然界代表之一--自然物石引起了如此多的关注,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文化上、美学上的积极意义何在?为什么独独在我国产生了独特、源远流长并且一度相当普及的赏石文化?和我们的民族历史、民族性格有何种联系?与传统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的关系?当代或者将来,传统赏石文化生存空间会有哪些新变化?目前赏石理论现状是:当代赏石文化界,有建设性的新创造较少;而对于传统的赏石文化,则是反复引用历史故事、虽然推崇但是却显得不够份量的居多。可以见到的带有批判或反思性质的论述也有,较少。如丁文父在他的《中国古代赏石》中反复强调的一点:晚期的赏石‘得象忘意',已经失去了早期所注重的‘意味'和‘意境'、沦为失去意味的形式,[3]等等。这失去意味的形式是否指的就是形式美本身?有意味与形式美的关系是否类似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那么石文化魅力(美)究竟在哪里?是在其物质载体本身,如美石、文物、字画?抑或是赏石、收藏、作画、弹琴等等行为?还是其所指向、联系着的更深远、形而上的什么?‘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推而前之,亦宜曰:朝云朝云,辞令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4]早在孔子哀周礼之衰时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也应该把关注点由玉石本身转向其社会意识形态根源?是否也应将其精神内涵摆在物质形式之前,才能帮助我们真正认识这种文化并发展它?此种文化的原始地位、现实价值何在?其与生存是否有依存关系?深层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具体的赏石标准生成。玉神灵--玉德说--玉美说如此,石神、石德、石美亦如是。除了人生存基本物质和精神所需(如美、同伴)之外,赏石心理的许多观念都来自于儒释道学说。那么这些文化因素在传统赏石文化中都有些怎样的具体体现?在历史上我国传统赏石文化重人文精神、重感悟,对调节人生与自然都有积极意义,但却与现代生活已有隔阂,人们难以更多地领略其真正价值所在;而当代从事赏石理论的大多是地学工作者,从科学角度认识的较多。因此从观赏石审美角度谈传统赏石之美的论文论著并不多见,这就是本选题的学术价值所在。本文选题的当代意义在于:目前我国赏石界重物质、重科学认知,是支配关系,却不免使人担忧--过于注重为我所用而忽视了保护与因势利导,从而破坏人与自然、人与石应有的和美关系。这一点并非只是个推想,对部分盲目扩大的观赏石开发和贸易不加以足够制约,后果已经逐步显露:一些珍稀石种即将告罄、制假售假、观赏石市场价格泡沫式的巨大落差......往远看,看看森林和水土的流失需要多少年才能重建,那么石资源的破坏恐怕只有仰赖天长地久的力量了。因此希望对中国传统赏石文化之美的深度和合理性的探讨也能对当前赏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益。3在本文中还涉及到的一个基本概念--观赏石之美,鉴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的密切联系,在本文中的美往往包括因善或功用而美的广义内涵,否则会局限对赏石境界的有关探讨。这主要是考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美和善的概念总是相联的,谈善可以不谈美,但是谈美却不能不谈到善[5]。当然不是其狭义所指的伦理道德上的善,而是其广义涵义--好,与恶相对。第一章石与人赏石的主体是人,对象是石。二者在具体的赏石关系发生之前是否自身就已经具备了某些特征和条件,才会有美感的产生?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俞伯牙还是钟子期,在他们相遇之前就已经一个善鼓琴而一个能知音了,也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成为伯牙或子期的。也就是说,对象(观赏石)自身是否有其能感动人心的条件;而主体(欣赏者)是否具有一定欣赏能力,是赏石美的前提。而且双方这些自身条件所达到的层次和水平,即是决定赏石境界的关键因素。那么如果分别对物(石)、我(人)两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应该可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人石关系。张轮远论述癖石者之十一种心理[6],是分析赏石心理原因较早也较为全面的论述。除了第八种自亦不解无法归类而外,追溯起来都分别是主客体自身因素所致。物:2瑰奇;4尤物移人;11画(中有诗);(是来自石的自身因素--其稀有性、质地、色彩、纹理、形态等等。)我:1适意而已;2爱(其瑰奇);3仁者之意;5中有禅意;6学古高致;7寄托不平;9极游遨之趣;10尊为师友;11(画中有)诗。•第一节、石作为观赏对象,石自身的条件是依据和起点。观赏石之美来源于其自身条件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石之内质;石之外观(形色纹);石之遇(成因、遭遇、因缘);当然实际上在每一块观赏石上它们是一体的,在此是借用了我们通常在审视人时所用的划分方式--人的内在品质、外貌举止及其人生阅历。1、石之内质,主要指其内部结构、质地。关于这一点,通过现代仪器可以测得一些矿物石构成成分的数据化指标,如摩氏硬度、密度、光泽、断口等等。但在中国传统赏石领域,常常以人感官的认知来形容石质地之美,如触觉可以感知的温润、光滑,听觉可以感知的碰撞产生的声音悠扬清越,视觉可以感知光泽、细腻、致密等等,这些都直接决定于石之内在本质--其坚硬度、结构的致密性以及能够抵抗一定外力的韧性。中国人从人的感知角度来认识其性质与质地的具体表现,这在现代物理学里还是能够得到证实。尤其是玉石的温润而泽、缜密以栗、扣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诎然、廉而不劌、方而不割[7](附图5);其它石种诸如灵壁石的玉质金声、刚健清扬(附图8);玛瑙石的细腻柔和(附图7);孔雀石或黄蜡石的丝绢或蜡质光泽等等。总的看来似乎可以这样说:石之内质以自身不易被外物造成伤痕(如坚硬、有韧性),对外则有益于人或至少不易对人造成伤害者(如温厚、润泽、柔和)为佳,二者都具备当然更好,只是可能要像和田的羊脂玉一样稀有难得了。这很像中国人传统的做人理想:外柔内刚--追求自身的坚韧而不伤害他人。如此看来,赏石之重视质地美还很像是人肯定自身内在优秀品质的一种外化。2、石之外观,指包括其形态、色彩、纹理在内,主要诉诸视觉的直观外在特征。一类是象物之美,形色纹理一定程度类似于某些能引发美感的具体形象。如象山峰、人、动植物、文字、艺术品等等自然物或文化物,这往往是观赏石外观条件中最先也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因素。例如笔者见过有绝似书法文字、写意花鸟、人物图乃至现代中国版图的石头,不由人不赞叹大自然天工与奇巧之美。不同石种中都有这样的石头,但还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石种有着共同肖似物,如菊花石(附图9)--石中有似菊花形态的放射状矿物(并非植物化石);模树石--如有树丛的幽雅风景;盆景峰石常用的英石--如嵯峨陡峭的奇峰;大理石山水屏--有写意山水的画境,等等。但是这些象物的观赏石里面,除了象山(或象征山)的石头在我国观赏历史较为悠久、观念和文化积累也较为丰厚之外,其它几种在传统赏石中历史较短或述及不多,可见,以其奇巧和向外借景象物取胜的,可能还不是传统赏石对象主旨范围所在。相对于以上提到的,另一些观赏石,也是中国传统观赏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无任何它物可象,但却更彰显出石头自身之美,大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之姿。应该说它们还是在一定层面符合了某些人类形式美的规律,才显得美。举石种为例显然不够全面和典型,但也试举两例:形态方面如太湖石的玲珑剔透(附图1、2、3、4、6);在色纹方4面如雨花石(附图7)、红河石的五彩斑斓。除了人为改造的之外,这些来自先天的外在美资正如人之美丽容颜,是任何人无可争议的优厚条件。而且因为人人都有的爱美之心,形色是首先支配人心的因素,尤其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注重包装,迅速夺取市场),体现尤为明显。在安乐之时,形式美常常看似高于一切其它价值追求,但是,当生存危机之时,美形美色却往往是最先碎的东西,还很有可能转而成为众矢之的,这一点可比于历史上一些尤物与美人的命运,通常认为当时正是这些形式美的完美载体遮挡了人的视线,使其忽视了更为本质更应该关注的基本生存问题,埋下祸患。3、石之遇是在赏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日益丰厚的因
本文标题:中国赏石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4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