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复习学案2018.5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班级姓名编制人:审核人:东平高级中学2018.051第210号学案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种类和特征;掌握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危害;过程与方法:用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探究自然灾害的动机,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重点、难点:理解我国的洪涝灾害及其频发的原因。【自主学习】知识结构概念自然灾害种类影响洪水概念认识洪水和洪灾洪灾的概念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洪水形成洪水致灾的基本环节对人类造成损害洪水的形成洪灾的形成原因洪水成因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流域内植被破坏大规模围湖造田人类活动对洪灾的影响建筑物占据河道占用分洪区监测和预报手段——利用气象卫星洪灾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防治措施非工程措施【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一)台风1、台风的形成时间:夏秋季节2、影响:不利: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灾害,狂风会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暴雨会导致河口决堤、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山区还会加剧滑坡与泥石流的可能性;风暴潮会破坏海堤,淹没岛屿;有利: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降温降水)。3、防御措施:①建立健全台风预警监测系统;②修建防灾工程,提高抗灾性能;③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④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二)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形成原因:(1)(来水少)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降水少的天气系统控制);(2)(去水多)气温高,蒸发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大;(3)水污染严重。2、华北春旱:(1)自然原因:春季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加速蒸发;(2)人为原因: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浪费。3防御措施:①建立干旱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②提高节水意识;③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节水农业;④防治水污染;⑤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三)、寒潮1、多发季节与地区: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寒潮影响较小)。2、寒潮的危害大风、降温、大雪、冻雨○1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在牧区形成白灾)○2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3大雪、冻雨使交通、通信、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电力、交通、通信中断,供水困难、压倒房屋、食物供应紧张)。3、寒潮有利方面:(1)减少病虫害(2)带来雨雪,缓解旱情(3)带来风力资源(4)减轻酸雨危害4、防御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2农作物、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3建立应急机制○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5、防寒措施:○1培养耐寒作物良种,种植耐寒作物○2调整种植制度③采取保暖措施(浇水、燃烧秸秆)生态退耕,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为什么我国灾害多样且灾次频发?(1)我国处在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处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强弱、位置移动的快慢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频繁交替的旱涝灾害。自然灾害与人类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班级姓名编制人:审核人:东平高级中学2018.052【提升训练】1.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2.防洪的工程措施有()A.实行防洪保险B.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C.修建分洪区D.建立洪水预警系统3.滑坡和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是()A.地震频繁B.火山喷发C.植被破坏D.人口迁移4.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炎热干燥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5.与河流流域的汇水速度无关的是()A.流域的地面坡度B.土壤的含水率C.植被覆盖率D.河谷的纵向坡度6.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①地震②滑坡③火山④泥石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下图中“A”、“B”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天气分别可能是()A.沙尘暴、寒潮B.暴雨、低温C.干旱、台风D.暴雨、高温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回答9—12题。10.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11.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12.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13、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甲为我国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A.降水量悬殊较大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C.热量条件差异大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发生在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14、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班级姓名编制人:审核人:东平高级中学2018.0534、(1)太阳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2)AB(3)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4)寒潮春、秋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影响较小。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远离有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2、(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班级姓名编制人:审核人:东平高级中学2018.05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班级姓名编制人:审核人:东平高级中学2018.055
本文标题: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复习学案2018.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5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