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制法国巴黎凯旋门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法语:Arcdetriomphedel'Étoile),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又重新复工,到1836年终于全部竣工。巴黎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还高达五六米。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凯旋门的拱门上可以乘电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级,上去后第一站有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著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和法国的各种勋章、奖章。另外,还有两间配有法语解说的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凯旋门的顶部平台,从这里可以鸟瞰巴黎名胜。西班牙巴塞罗那凯旋门西班牙巴塞罗那凯旋门(ArcdeTriomf)作为1888年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入口而兴建,用红砖砌筑,属于摩尔复兴风格。前面的门楣上雕刻有“Barcelonareplesnacions”(“巴塞罗那欢迎各国”),背面的门楣石雕名为“Recompense”。相反的带状装饰包含一个名为“报应”。凯旋门的顶端装饰着西班牙其他49个省的省徽。巴塞罗那凯旋门地处通往城堡公园的PASSEIGDELLUÍSCOMPANYS宽阔大道的尽头。这座凯旋门修建完成后被作为当时世博会的主入口,每个进入世博会展区的人都不会错过这座建筑。凯旋门上的雕塑是由乔赛普•维拉赛卡和卡萨诺瓦(JOSEPVILASECAICASANOVAS)设计的,该设计源于摩尔人建筑。“巴塞罗那欢迎世界”的雕刻来自于乔赛普•瑞奈斯(JOSEPREYNÉS)的设计,与其相反的石刻设计者是乔赛普•黎芒那(JOSEPLLIMONA)。另外,凯旋门还有12尊女性雕像,这些女性雕像代表着荣誉和声望。英国伦敦大理石拱门大理石拱门(MarbleArch)是一座白色卡拉拉-大理石建筑,位于英国伦敦牛津街西端,与公园里和爱治威尔路交叉路口,几乎正对着海德公园的演说者之角。拱门位于一个繁忙的大型交通环岛上,环岛上还有一个很小的公园。这个交通环岛正对着大理石拱门地铁站。1828年,约翰•纳什根据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设计了大理石拱门。它原本位于林荫路(TheMall)作为纳什将白金汉府改建的新白金汉宫的一个大门。当时,白金汉宫的东部还没有兴建,这意味着由两翼环绕的内院,仍然向一侧敞开。大理石拱门就安置在庭院敞开一侧的入口。1855年,白金汉宫的东部兴建期间,大理石拱门被移到现址。拱门内有三个小房间作为警察局使用,直至1950年。由于纳什的财政问题,一些原本为拱门设计的雕塑到了国家美术馆的立面,尤其是“不列颠尼亚”。门廊下消失的雕像原本打算描绘惠灵顿公爵。这些雕塑包括人格化的欧洲和亚洲/印度,中间为空白圆形。如果拱门按计划完成,惠灵顿公爵的面部将描绘在圆形上。英国惠灵顿凯旋门•惠灵顿凯旋门是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惠灵顿凯旋门建于1826年,是为纪念惠灵顿公爵取胜滑铁卢战役而修建的。凯旋门上的雕塑高达40英尺(约合12.2米),是英国最大的铜雕塑。这一著名的历史建筑还曾作过伦敦最小的警察局。惠灵顿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由三个拱形组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四扇门。它复古的全石质建筑体上布满了精美的雕刻。凯旋门中心拱顶内装饰着111块浮雕,它们与拱门四脚上美仑美幻的巨型浮雕相映成辉,使人感觉它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建筑,更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面向万军林荫大道(AVENUEDELAGRANDEARMÉE)的门楣上是由昂图瓦纳艾戴克斯(ANTOINEETEX)雕塑的“共和国(LARÉPUBLIQUE)”(又称“抵抗运动(LARÉSISTANCE)”)和“和平之歌(LAPAIX)”大型浮雕。在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战役,马赫索(MARCEAU)将军的葬礼,攻占阿莱克桑德里(ALEXANDRIE),热玛卑斯(JEMMAPES)战役,强渡阿赫高乐(ARCOLE)大桥及阿布奇(ABOUKIR)战役。意大利提图斯凯旋门提图斯是帝国时期弗拉维王朝第二代皇帝。提图斯凯旋门是意大利罗马市古罗马广场东南圣道上的一座大理石单拱凯旋门,由图密善皇帝兴建于兄长提图斯去世后不久,纪念在公元70年征服和摧毁耶路撒冷,终止66年开始的犹太人大起义。提图斯凯旋门是16世纪以后许多凯旋门仿效的对象。提图斯凯旋门建于公元82年,高14.4米,宽13.3米,深6米,上面装饰有浮雕。这座凯旋门主面的台基与女儿墙都较高,给人以稳定、庄严威武雄壮之感。建筑物用混凝土浇筑,大理石贴面,檐壁上雕刻着凯旋时向神灵献祭的行列。提图斯凯旋门拥有现存唯一的对耶路撒冷圣殿器物的描绘,表现提图斯的军队正抬着从耶鲁撒冷神庙里缴获的重要战利品——黄金圣案、烛台和银喇叭,兴高采烈地走在象征着罗马的凯旋门前。浮雕布局和造型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由于着意表现人物的动势,浮雕中的人物虽不多,却给人以气势宏伟之感。提图斯凯旋门上描绘的耶路撒冷圣殿7个分支的灯台形象,被用作以色列国徽。意大利君士坦丁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位于罗马的一座凯旋门,位于罗马竞技场与帕拉蒂尼山之间。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一世于312年10月28日的米里维桥战役(BattleoftheMilvianBridge)中大获全胜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也是罗马现存的凯旋门中最新的一座•君士坦丁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纵身7.4米。它拥有3个拱门,中央的拱门高11.5米,宽6.5米;两侧的拱门则高7.4米,宽3.4米。拱门上方由砖块所砌成,表面则有雕刻图案。君士坦丁凯旋门主体是由几根分开的圆柱及刻有铭文的顶楼所构成,设计类似位在古罗马广场的塞维鲁凯旋门。而拱门的下半部则被认为是建筑师参考更古老的纪念碑来设计的,也许是来自于哈德良皇帝时代。因为君士坦丁凯旋门横跨在凯旋大道(ViaTriumphalis)上,所以当时罗马皇帝在凯旋时会从这条路进入罗马。这条路线是从战神广场开始,穿过马克西穆斯竞技场(CircusMaximus),随后沿着帕拉蒂尼山前进。君士坦丁凯旋门在中古时代被并入古罗马的堡垒当中,而首次复原工程则于18世纪时开始。1990年代晚期则对凯旋门进行一次考古挖掘活动,刚好赶在2000年庆祝活动举办之前。朝鲜平壤凯旋门平壤凯旋门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之牡丹峰区的牡丹峰大街及凯旋大街的交界处,地处牡丹峰的西麓,邻近金日成体育馆及凯旋青年公园。凯旋门于1982年4月15日全部完工,为了庆祝朝鲜的领袖金日成两次战胜入侵朝鲜的日本及美国入侵者,使朝鲜获得独立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平壤凯旋门的规模居世界诸凯旋门之冠,总共动用了10500多块花岗石建造,高60米,宽52.5米,拱形门洞高27米,宽18.6米。4根花岗石枝柱上,刻有金日成投身抗日战争的公元1925年及凯旋归国的1945年,凯旋门表面有浮雕设计。它的东面和西面的墙面有长白山的浮雕;南面及北面的墙面则被雕刻有朝鲜民谣:“金日成将军之歌”的歌词。+在莫斯科城西的繁忙大街中央,有一座造型和巴黎凯旋门几乎一模一样的凯旋门,只是形体略微小些。让人诧异的是,这两座凯旋门都是为了纪念同一次战争,这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史例+莫斯科的凯旋门建于1829年,历时5年建成,高28米。门顶塑有胜利女神,手执月桂花环,驾驭六套马车(六匹骏马拉的战车);门楣上饰有抗击拿破伦军队的44个俄罗斯城市的城标,门柱凹处立着六尊手持长枪盾牌的士兵雕像。凯旋门巍峨壮观,记载着历史的辉煌。它耸立在马路中央,默默地守护着莫斯科的门户,目睹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沧桑变迁。
本文标题:凯旋门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8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