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幼儿说谎行为研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摘要:儿童说谎的实质是其在恐惧心理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策略,儿童说谎的时候存在一种矛盾心理,想认错但又怕失去信任,缺乏勇气。此时,成人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给予其爱的抚慰,抓住儿童说谎时的矛盾心理,消除儿童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缓解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力。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幼儿教育儿童早期说谎行为是近年来儿童心理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说谎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行为,且伴随着儿童个体的成长,可以说个体说谎行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因此,从皮亚杰开创说谎行为研究以来,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对儿童的说谎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一、说谎的界定(一)说谎与欺骗的关系说谎与欺骗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独立概念,它们同属于一个研究范畴,但所涉及的认知维度不一样。Astington从心理理论的范畴考虑认为:“说谎或谎言仅属于心理理论系统的初级维度,初级维度系统只关心别人做什么,自己所做的只是想影响别人的行动;而欺骗则属于心理理论系统的次级维度,次级维度系统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影响别人的想法来达到目的,即通过操纵人的信念来操纵别人的行为,而且往往是以耍手段、说谎等方式来实现目的。”[1]实际上,说谎是人类常用的一种欺骗方式,是欺骗的策略之一,是欺骗行为的一部分。目前研究者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的言语表述被认定为说谎或欺骗,必然满足三个关键的成分:事实成分、信念成分和意图成分。可见,说谎是指个体或者群体有意或者无意做出与事实不符合的陈述或用不正确的方式隐瞒事实真相的一种情境性行为,而欺骗则具有有意性、策略性和信念性的特点。(二)儿童谎言的分类及说谎动机说谎从认知的角度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类型,而说谎行为表现为外显、内隐和错误信念理解三种形式。无意说谎是说谎的初级形态,属于一种无意识行为,有意说谎是带有目的性的意识行为,但是有意说谎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欺骗。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的儿童容易出现想象性谎言;而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尤其期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或表扬的低龄儿童,容易出现夸张、虚构的虚荣性谎言;当儿童把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交汇融合进自己虚构的世界,然后将各种素材进行随意加工,编成自己的童话故事,便出现了创造性谎言;由于儿童不具备逻辑抗辩能力,为了逃避受谴责,于是逃避性谎言便成为儿童一种自我防御性行为。[2]关于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的发生,卢乐珍认为其动机主要表现为天真幼稚、争强好胜、虚荣性强、逃避惩罚、恐惧焦虑和利益诱惑六方面。[3]说谎首先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其次是由于强化的原因,包括儿童偶尔尝试说谎并获得成功由此得到强化,儿童简单幼稚的说谎行为在成人眼中却成了聪颖的体现,也就强化了儿童早期的说谎行为;再次是某些成人教儿童说谎或欺骗他人。二、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的理论假设(一)命题理论命题理论的研究者认为,言语涉及的事实、说话者的意图和信念等语义特质在说谎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道德评价中起关键的作用,它是构成说谎概念与道德评价认知结构的重要部分。说谎概念的发展取决于儿童对这三个关键成分的理解,其中没有社会背景或文化因素的影响。[4](二)原型理论原型理论通过三个语义成分定义了说谎的特征:1.言语表述与事实相违背(事实成分):2.说话者知道此言语表述是错的(信念成分);3.说话者有意欺骗听者(意图成分)。[5]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这三种原型成分的考察,在儿童理解说谎及其道德评价中的作用与发展性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三)民俗模型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Sweetser的民俗模型理论向原型理论提出了质疑,强调社会与文化因素在个体定义说谎时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种言语表述是否被认定为谎言不仅取决于说谎的原型成分是否出现,还取决于交谈发生的背景。”[6]研究者提出,如果说话者的说话动机是善意的,人们很少会把这种陈述判断为说谎。相反,如果这种与事实相反的陈述是为了伤害听者,那么人们更有可能将其判断为谎言。三、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的认知研究进展目前众多研究者对于儿童说谎认知所持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儿童对说谎概念的理解涉及事实、信念、和意图三个认知成分,但研究者关于儿童说谎的认知和道德评价的研究则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各不相同。儿童对说谎的道德判断和对说谎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同时发展的,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相对要早一点。目前我国学者徐芬、王卫星等通过“抵制诱惑情境”的实验发现:3岁组儿童中有59.3%出现说谎行为,并且对说谎的认识是杂乱无章的,而4岁组中说谎儿童的比例更高,达到了75.0%,主要依据事实来标记“谎言”和“真话”。[7]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是道德发展和儿童社会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但是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还是其他学者所创设的“抵制诱惑情境”,目前针对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在实验室设置情境的情况下进行,很少有研究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将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置于自然、真实的情境下进行研究。儿童说谎其实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因此,社会学为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探究成人,尤其是父母及教师对儿童说谎行为以及其他错误行为的态度差异,分析成人的态度是否会强化儿童的说谎行为和习惯,或者抑制儿童说谎的情境性及发展的阶段性。传统的道德教育认为说谎是一种应该抵制的不良行为,可是有研究指出说谎是儿童自主性发展的一种表现,对儿童自身调节能力的提高可能起到推动作用。在社会性交往中善意谎言策略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的社交能力。对于儿童而言,学会把握说谎及讲真话的方式和时机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8]说谎,对于儿童早期发展而言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儿童心灵的“毒药”,还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催化剂”?这个问题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四、启示(一)正确对待儿童的说谎行为儿童说谎的实质是其在恐惧心理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策略,儿童说谎的时候存在一种矛盾心理,想认错但又怕失去信任,缺乏勇气。此时,成人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给予其爱的抚慰,抓住儿童说谎时的矛盾心理,消除儿童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缓解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压力。儿童说谎所揭示的不仅仅是儿童的道德认知问题,更为本质的是它反映了儿童对他人愿望、信念等基本心理状态的了解。儿童如果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信念,就可能会开始蓄意说谎。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不难看出,这种说谎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在生活中运用心理理论的表现。对于有说谎行为的儿童,成人不理智的言语和行为等很容易造成儿童的心理创伤,不能轻易将儿童的某些不真实的陈述或者不诚实的行为定义为说谎,更不能贸然给儿童贴上行为问题或道德问题的标签。(二)引导儿童正视自己的说谎行为著名的德国教育家克雷奇默认为,说谎是由于儿童对成人的不信任而产生的。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理解的方式对待儿童的说谎,要让儿童相信成人,成人首先要信任儿童。首先,要思考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认真分析他们产生说谎行为的原因和动机,帮助他们应对挫折,对他们的合理要求予以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讲明不能满足的原因,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引导儿童的行为逐步向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其次,成人要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儿童在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所获得的榜样行为、行为情境以及行为结果会使儿童获得替代性强化,当儿童出现不诚实的有意说谎行为时,家长和教师要言行一致,不要敷衍塞责,否则儿童就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说谎习惯,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再次,儿童的说谎是一种情境性行为,成人要善于“察言观色”,为儿童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参与同伴交往或者混龄交往,对于诚实守信的儿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强化诚实行为。参考文献:[1]Astington,J.W.Thechild’sdiscoveryofthemind[M].Cam—bridgeMA:HavardUniversityPress,1993:94-105.[2]孙永霞,刘晶波.儿童说谎行为研究综述[J].儿童教育(教育科学),2010(3):49-50.[3]卢乐珍.儿童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395-401.[4]徐芬,荆春燕,刘英,包雪华.交往情景下个体对说谎的理解及其道德评价[J].心理学报,2002,34(1):74—80.[5]LeeK.Lyingasdoingdeceptivethingswithwords:Aspeechacttheoreticalperspective[M].InAstingtonJ.W.(Ed.),Mindinthemaking.BlackwellPublishers,2000:179-186[6]SweetserE.E.ThedefinitionoflieAnexaminationofthefolkmodelsunder1yingasemanticprototype[M].InD.Holland(Ed.),Culturalmodelsin1anguageandthought,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43—66.[7]徐芬,王卫星,张文静.儿童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1):73-78.[8]查尔斯·福特著,高卓等译.说谎:你所不知道的一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71—79附件材料:
本文标题:幼儿说谎行为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5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