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第2讲.体力劳动与生理反应 工业卫生课件
E-mail:ttgnhm@126.com第二讲(第一章)体力劳动与生理反应中国矿业大学安全专业课20:54E-mail:ttgnhm@126.com2第二讲体力劳动与生理反应2.1引言2.2能量代谢及有关概念2.3劳动强度及其分级2.4作业时的生理反应——疲劳20:54E-mail:ttgnhm@126.com3引言——•本章内容主要是研究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这是工业卫生学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劳动的主体是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易受外界工作环境、劳动强度以及劳动组织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0:54E-mail:ttgnhm@126.com4引言•工业卫生学的出发点: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研究创造符合工业卫生要求的劳动条件,预防和治疗职业疾病,以达到保护工人劳动热情和安全健康的目的;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是保证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率的基础工作;20:54E-mail:ttgnhm@126.com5•体力和脑力劳动都必须付出能量;•进行劳动时,人是一个效率不高的“热机”;•了解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进而充分发挥人的劳动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劳动生理学的基础,也是工业卫生学的基础;引言20:54E-mail:ttgnhm@126.com6本章学习点:体力劳动中的能量代谢;劳动强度及其分级;作业时的生理反应(疲劳)及其与安全生产的关系;20:54E-mail:ttgnhm@126.com72.2能量代谢及有关概念2.2.1能量代谢的概念(1)能量代谢——伴随着物质的代谢过程同时发生的人体内能量的产生、转化、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尽管难以准确测量和计量,但所有的能量代谢过程都是遵循着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物质代谢产生的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热、功、物质),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有条件的);20:54E-mail:ttgnhm@126.com8能量的生产:•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氧化(生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糖和脂肪在体内经生物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约有70%由糖的分解代谢来提供;•脂肪则起着储存和供应能量的作用;20:54E-mail:ttgnhm@126.com9•含氮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成氨基酸以后,经脱氨基或转氨基作用生成非氮物质,它们和糖、脂肪一样氧化;•脱下的氨基作为尿氮(尿素和NH4+)排出体外。所以,蛋白质在体内的氧化是不完全氧化,见表1-1;•蛋白质在体外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为每克23.42KJ,但在体内氧化时,只产生17.14KJ热量;1-120:54E-mail:ttgnhm@126.com10人体代谢产生的能量中有50%左右直接转变为热能用以维持体温;•能量的转化和储存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三磷酸腺苷ATP)储存起来,以供给各种生理活动;(45%左右)另有一部分用于合成肌体组织和进行机体的新陈代谢;•能量的利用ATP的分解供肌肉收缩对外做功,最终仍然转变热能而散于体外;对外做功也可折算为热量;热量和能量的本质是一致的;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可以用热量单位来表示(kJ或kcal);人体能量来源和消耗可大致用图1-1表示20:54E-mail:ttgnhm@126.com11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ATP20:54E-mail:ttgnhm@126.com12能量去路:50%转为热能20:54E-mail:ttgnhm@126.com13(2)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计算时,经常会用到以下两个概念——热价和呼吸商;热价——•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叫该物质的氧的热价;•如1g脂肪的热价为38.87kJ,耗氧1.96L,则其氧的热价为19.83kJ;20:54E-mail:ttgnhm@126.com14呼吸商(RQ=CO2/O2)•机体内产生的CO2量与同一时间内消耗的O2量之比;•纯葡萄糖的呼吸商为1,其它均小于1;表1-1、产热量及热价表20:54E-mail:ttgnhm@126.com152.2.2能量代谢的种类为了便于定量和比较准确地研究人的能量代谢问题,在工业卫生学中将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劳动代谢三种;基础代谢•清醒状态下维持生命所必需消耗的最小能量代谢叫基础代谢;•人在清晨清醒静卧于18~25℃环境中,并保持精神放松、体位安定,各种生理活动维持在较低水平的代谢量;•基础代谢量用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小时的产热量来计算的,单位是kJ/(m2·h);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正常基础代谢量如表1-3所列2.2能量代谢及有关概念(续)20:54E-mail:ttgnhm@126.com16•是人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态所多消耗的能量;•安静代谢•一般是在工作前或工作后进行测定;•一般按基础代谢量的20%估算;•注意:安静状态时的总代谢量=1.2×基础代谢;•劳动代谢•人为了进行工作或运动,在安静时能耗量的基础上增加的代谢量;•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量代谢量不会超过基础代谢量的10%;•肌肉活动的能耗量却可高出基础代谢的10~25倍;20:54E-mail:ttgnhm@126.com17•它和体力劳动强度直接相关,对研究劳动管理(工资、定额、劳动制度等)和劳动卫生学是极为重要的;•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劳动代谢三者之间关系如图所示:20:54E-mail:ttgnhm@126.com18•劳动时能耗量=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劳动代谢量=基础代谢量+0.2基础代谢量+RMR基础代谢量=基础代谢量(1.2+RMR)•劳动强度的评价?20:54E-mail:ttgnhm@126.com19•尽管劳动代谢与劳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如果直接用劳动代谢来评价劳动强度却往往存在很大个体误差;•原因:人的体质、年龄和体力等差别,从事同等强度的体力劳动所消耗的能量因人而异;•如何来消除这种误差呢?•人们发现如果用劳动代谢与基础代谢的比值来评价某种体力劳动的强度,则误差要小得多;•这一比值称为能量代谢率(RMR——RelativeMetabolicRate);表1-4为实测的RMR值20:54E-mail:ttgnhm@126.com202.2.3能量代谢的测定和计算方法1、直接测热法•原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除做功外,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于体外;•方法:把人置于量热器中,直接测定人体放散的热量;•理论上可行,但不实用2、间接测热法•原理:因为能量代谢和气体的代谢之间存在特定的量的联系,测气体代谢量就可算出能量代谢量;2.2能量代谢及有关概念(续)20:54E-mail:ttgnhm@126.com21•间接法就是通过对氧耗量和CO2产生量的测定,计算出产生的热量;•间接测定法又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测定两种方法,这里介绍开放式测定法;20:54E-mail:ttgnhm@126.com22开放式测定法•仪器设备:储气袋、气量计和气体分析器;•受试者通过面罩吸入空气,呼气时将呼出的气体收集在贮气袋时,并用气体流量计测量呼出的气量。然后从气袋中采取呼出的气样,测定其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体积百分比)。根据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的氧和CO2的含量之差及呼气总量,就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此法可测定任何状态下的能量代谢;20:5423间接测定法20:54E-mail:ttgnhm@126.com24•间接测热方法评价:•直观、易理解、准确(测准),但需要一定装备,工作量大,测得不准误差更大;•我国新开发的肺通气量仪附有新型流量计,可以累计测定呼气量,完全不用道格拉斯气袋采取气样。德国制造的EDS型心肺能量代谢仪和ER—40型电脑功率车是试验室测定的最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查表计算法20:54E-mail:ttgnhm@126.com252.2.4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研究意义:•耗氧量→代谢量;•概念:•作业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耗氧动态→代谢动态;•氧需——人体单位时间需氧量叫氧需(Oxygendemand);•或者说劳动一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安静时成人为0.2~0.25升/分;劳动时迅速上升;2.2能量代谢及有关概念(续)20:54E-mail:ttgnhm@126.com26•概念:•氧上限——血液在一分钟内能供给的最大氧量叫氧上限;•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3升,经过锻炼的人可达4升。最大可达4.2升;•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限度。•所谓氧耗动态,根据氧需和氧上限的关系,可分为如下情况:20:54E-mail:ttgnhm@126.com27(1)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在作业刚开始的几分钟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还不能满足氧需,肌肉的活动所需的能量是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这一阶段氧需和实际供氧量出现了差额,此差值称氧债;•几分钟后,呼吸和循环系统活动逐渐加强和适应,氧需得到满足,即供氧稳定状态;这样的作业可维持很长时间;•作业结束后,还有一个偿还氧债的过程;20:54E-mail:ttgnhm@126.com28(2)氧需超过氧上限•若劳动强度过大,氧需超过氧上限,机体则将继续处于供氧不足状态下作业,肌肉内的贮存物质(主要是糖原)迅速消耗,作业就无法持久;•一般成年人的负氧债能力只有10升左右,最大可达15升;•作业停止后一段时间内,机体继续消耗高于安静代谢的氧以偿还氧债,甚至1小时以上才能完全补偿;20:54E-mail:ttgnhm@126.com292.3劳动强度及其分级2.3.1劳动强度的概述•作业中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和机体代谢能力之比;•我们日常所说的轻、重劳动、费力大小,或重工业、轻工业等都不能完全表达劳动强度的含义;•Eg:教师、营业员、理发师、厨师等?•作业姿势是强制的,精神非常紧张等,都被列为重劳动和劳累的工作;•劳动强度的影响因素:•费力大小、工作时间率、工作环境、精神负担;20:54E-mail:ttgnhm@126.com30——静力作业&动力作业•脑力劳动者、计算机操作人员、仪器监控者等所从事的作业都可归纳为静力作业,或叫静态作业(Staticwork);•主要是依靠肌肉的等长收缩来维持一定的体位;•静力作业:•特征:能耗水平不高,但却容易疲劳;•难以进行劳动强度等级的划分,一般放在疲劳中研究;作业(劳动)的分类:20:54E-mail:ttgnhm@126.com31•动力作业•动力作业是靠肌肉等的张力收缩来完成作业动作的,即经常说的体力劳动。•主要讨论体力劳动及其分级;20:54E-mail:ttgnhm@126.com322.3劳动强度及其分级(续)2.3.2劳动强度的分级•劳动强度的大小可以用耗氧量、能量消耗量、能量代谢率等加以衡量;•分三级:中等强度作业、大强度作业及极大强度作业;•为区分劳动强度大小,将其划分等级是必要的;(1)按耗氧量进行分级(国外)•中等强度作业(指氧需不超过氧上限的作业)•中等强度又可分为6级:很轻、轻、中等、重、很重、和极重;20:54E-mail:ttgnhm@126.com33•各级指标参见表1-5(资料摘自国际劳工局,1983);20:54E-mail:ttgnhm@126.com34•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氧上限的作业)•即在氧债大量积累的情况下作业;•如负重爬坡、手工挥镐或锻打;•这种作业只能持续10分钟,不会更长;•极大强度作业•指完全无氧的条件下的作业;•短跑、游泳比赛,持续时间不超过2min;•大强度作业和无氧作业不进行劳动强度分级;(2)按能量消耗量进行分级•1升氧的热价约20~21kJ,乘以耗氧量即为能耗量;•无实质性意义;20:54E-mail:ttgnhm@126.com35•表1-6是日本学者研究的分级,把劳动强度分为5级;(3)按RMR进行分级(4)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国家标准(GB3689—83)•中
本文标题:第2讲.体力劳动与生理反应 工业卫生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6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