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五章 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学)
第五章人本主义治疗理论2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therapy)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C,1902~1987)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又译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做心理治疗。1974年,罗杰斯又提出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为人本疗法(personal-centertherapy),更强调以人为本,而非患者或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潜能未尽发挥或暴露的阶段性逆遇或问题,治疗本身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3第一节:人本主义疗法概述一、罗杰斯与人本主义疗法的发展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1902--)美国心理学家。1902年1月8日生于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早年主修农业和历史。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同年进入纽约联合神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后受聘到罗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该室主任。1931年,在工作之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到饿亥饿州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5年转到芝加个哥大学任教。1957年回母校威斯康星人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1962年-1963年,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佳利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曾任1946年-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年-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4二、人本主义疗法的产生与发展⑴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治疗”。⑵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5⑶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罗杰斯认为,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的经验,信任自己的经验,并由自己的内心来评估以及乐于接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过程。⑷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体系扩展)61、所持的态度:给予无条件的关注2、治疗模式:屏弃医学模式3、治疗作用:仅限于当前的人体验和感受4、注意中心:访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5、成功的标志:病人态度发生改变真实体验自己的情感。6、治疗动力:人具有自我实现趋势7、关心问题:人格改进,而非人格结构8、治疗原则:适用于各种人9、治疗过程:建设性人际关系的建立非指令性的治疗三、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7以人为中心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治疗关系,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是心里治疗的基本条件。(追求平等、重视来访者主观经验、相信来访者自我实现的潜力、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8四、人本主义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1、治疗者与病人间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2、治疗者必须以自然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3、治疗者必须有深刻的洞察力并能同情病人。4、治疗者必须毫无保留容许病人的一切表现。5、病人必须承认他有心理上的困难。6、治疗者必须让病人了解到他了解病人的情感和内在痛苦。9第二节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一、人性理论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凡是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③人是可以信任的。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能,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10二、自我理论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三、价值的条件化价值条件化是指个体为了满足得到他人积极评价的需要,将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观念的一部分。11第三节:人本主义疗法的主要步骤一、心理失调及心理治疗的实质:自我概念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⑴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到自我概念之中。⑵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⑶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于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心理治疗的实质: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12二、人本主义疗法的条件:⑴真诚真诚是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真诚是指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⑵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尊重是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态度,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无条件的尊重是指治疗对来访者丝毫不抱任何企图和要求,对来访者表示温暖和接纳。13尊重有以下内涵:①尊重来访者是独特的个体。②尊重来访者的个体价值。③尊重来访者是为了帮助他们改变那些不适应的行为,一切为了来访者的利益。④开启来访者的内部资源。⑤尊重来访者的自我决定。14⑶共情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共情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关键点。共情对于治疗关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探讨都起着核心性的影响作用。15共情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⑴治疗者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照标准,进行有效的聆听,设身处地的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⑵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来访者的认识。⑶共情并不是完全认同来访者的认知和感受。如同罗杰斯在“共情”的定义中所讲的,不能失去“有如”的本质。⑷共情还包括治疗者能够通过语言把自己对来访者的感受有效地传达给对方。16三、人本主义疗法的治疗目标人本主义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所发生的变化:⑴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⑵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⑶来访者更加相信自己。⑷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⑸来访者原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17⑴第一阶段:来访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⑵第二阶段:来访者开始“有所动”阶段。⑶第三阶段:来访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四、以人为本治疗过程的七个阶段18⑷第四阶段:来访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⑸第五阶段:来访者能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带有一些迟疑。⑹第六阶段:来访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⑺第七阶段:由于上一个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来访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不再看的那么重要。19第四节:人本主义治疗的主要技术一、人本主义疗法的主要技术1、真诚交流的技术2、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3、促进共情的技术二、技术运用案例分析20第五节: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评析对人本主义疗法的评价相当的一致的看法是一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国内咨询界也是这个看法,它所提到的咨询目标,自我实现,咨询关系的某些特质,共情、尊重、真诚等等,已经成为国内咨询界比较理想的境界,因此它经常被看作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但它还不是一个好的行动纲领,用这个疗法操作时,会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无论来访者是什么样的问题,认为都是由于缺乏这些的条件,只要具备这些的条件,就一定会有进步,在实际操作时会发现过于理想化。21在实际的应用价值方面,在国内来讲,真正按照这个去做的还是很少。人本疗法作为一种观念,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种态度,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但真正把它作为治疗方案还是很难,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通常的做法还是会采用若干一些很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同时会结合人本疗法的一些观点,主要是在来访者态度的顺应协调方面,做一些工作,但是,对于一些坚定的从事人本疗法的咨询员,始终坚持不移的积极人性观,仍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选题。
本文标题:第五章 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8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