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学术史脉络及其当前的问题
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学术史脉络及其当前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讲人:刘义强2011年11月15日主要内容1、农村何以成为政治的2、个体学术史展开的路径3、当前农村政治研究中的问题一、农村和农民如何进入中国政治学视野1马克思主义的农民观2主流现代化理论的农民观3农村和农民是突破传统体制的力量3农民和农村政治是否难以产出?4摩尔:对传统因子与民主疑惑专制发展道路的关联之发现5巨变的中国农村将挑战扔给了学术界,是否接盘?总结农村和农民政治是中国大国转型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和农民政治的研究,既不可套用既成理论,亦不可因循既往。现代化并不必然是农村和农民的梦魇。二、个体学术史的进路个体学术史进路分析的价值学者选择:徐勇教授徐勇教授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政治学界较早从宏观的政治理论研究转向微观政治,尤其是农民和农民政治研究的学者之一。历史巨变中的学者选择从以经解经中走出来,观察农民和农村在改革之初的巨大创造力五个层面的研究(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研究1.双层政治结构论近代历史谜团:中国历史中围绕上层国家政权的变动和争斗异常激烈,王朝更替频繁,权势翻转翻云覆雨,直至近代以来依然如此,但是与其相对的基础性社会则表现为长期的停滞,以至于黑格尔认为中国处于“历史的起点”,是可以被“排除在历史之外的”(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研究《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的比较》中国历史政治形态是一个国家整体层次权力结构的高度大一统与国家之下政治社会的极度非均衡的结合体。中国的双层政治结构论,即中国的政治体系可一分为二:一是上层国家权力体系,二是基础性政治社会。而且,后者更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意义,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也必须深入到这个基础性政治社会中才能切实把握中国政治大变革的脉动(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研究城乡分离分治和国家与基层乡村社会相互隔离政治体系的结构断裂处研究及其价值。长期以来被隔离于国家政治之外、与城市发展存在巨大差距并且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的无政治的乡村田野,成为徐勇教授政治学视野中的一大富矿。开启了他长久以来中国农村研究的学术生命,而且以此为主题伞形展开了对农村民主、乡村治理、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以及农村研究方法的系统思考。(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2.农民历史活力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正是将农民作为具有创造力的历史主体,而非一般现代化理论中的“历史弃儿”,才赢得农民,取得政权。而建政之后忽视农民政治的基本逻辑,试图全面改造农村社会的政治实践却一再带来灾难。农民依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主体,理解并尊重农民政治创造力才是共产党治国理政成功的基础条件。《包产到户沉浮录》(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3.社会化小农理论当前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一般进程和独特遭际的产物,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解决首要在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公平公民权益建设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农问题逐步突出(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冷酷的放任主义思路回归中国古代旧传统思路革命新传统的民粹主义思路。主张现代化导向的农村建设思路。基础:对农户性质和形态的分析马克思:马铃薯君主制基础斯密:市场理性小农—道义小农—革命小农黄宗智:内卷化小农(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农户是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和交往单位,也是国家对农村治理的基本政治单元,是认识中国农民和农村社会的一把钥匙。一些立场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研究者评论农村问题时,其未言明的假设前提是中国农村仍然是小农社会,小农经济依然是农村经济的根本特征。“生存小农”、“阶级小农”、“商品小农”和“理性小农”(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生产、生活和交往高度社会化了的大社会,农户愈来愈广泛和深入地进入或被卷入到一个高度开放、流动、分化了的社会中。小农户在其中可以汲取力量,大大提高了其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三大内在矛盾:一是生产条件的外部化与自我生产能力弱小的矛盾二是生活消费的迅速扩张与满足需求能力有限的矛盾三是农民生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与集体行动能力较弱的矛盾(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无论是仅看到小农之“小”而意图强制改造的理论指向,还是无视小农面对的大社会而以回归小农的传统福利生活为指向的理论构想,再抑或是自由放任主义的“解放”农民倡导,都是对农户生存境遇和欲求的误判,更是会对农村发展方向产生误导。单纯依靠农村和农民本身难以解决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在市场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的进程中进行总体性解决,并提出城乡统筹、农民进城、资本下乡和民主合作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4.创造性政治与农民理性扩张两个共同的理论预设:一是农民与国家的两极对立,二是农民是历史被动客体,无论反抗还是顺从都“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农民政治行为的经典模式在传统社会农民:沉默地依从者和暴烈的反抗者(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抗争政治分析框架的运用与限制创造性政治和农民理性扩张抗争视角的分析1949年后中国农民的政治行为,更无法解释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奇迹的发生(一)农民政治——中国当代政治奇迹的创造主体创造性政治,是指这样一种中国农民的政治行为——既非与国家之间的根本对立,亦非简单地顺从,而是采取一系列的自主行为促使国家改革政策和体制模式,其二,农民在被迫接受国家体制的安排后,持续不断地以自己的零散行为冲击和突破不合理的体制,从而创造出新的体制和行为模式。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崩解以及改革以来农村的重大体制创造,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而且改变了决定他们命运的体制。与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分析框架比较,这一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的分析架构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既可以解释革命性行为的破坏性创造,而且可以解释通过日常行为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体制的建设性创造。农民理性与市场理性叠加从而形成农民理性在现代制度转型条件下出现理性扩张。改革开放之前,农民理性与传统社会农业社会长期形成均衡格局,这构造了特别强大和成熟的传统农民理性——“生存理性”,并且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释放尽了其能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向工商业社会,农民获得跨越经济结构藩篱,向非农领域流动的机会。在面对工商社会时,农民依然会按照其在农业社会中长期形成的理性行事,农民“生存”理性的强大动力与工商业社会提供的广阔的、无限制的经济增长空间相结合,释放出了在传统农业社会和一般工商社会都难以出现的巨大能量,产生出巨大的“叠加优势”改革中后期农民理性逐渐进入收缩期所可能产生的“劣势叠加”的影响五个层面的研究(二)村民自治——基础性政治社会的民主建构分析1.民主挫折与重心下沉上个世纪80年代“激情想象多于扎实论证”对自身立足的社会现实和基础可以一无所知,但是却信心十足地奢谈复杂而现实的重大政治变革的“应该怎样”问题政治风波之后,深刻反思偏重“应该怎样”的政治理想主义带来的政治激情有余而政治理性不足、民主价值阐发有余而民主可行途径研究不足提供了契机80年代的政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上层,对社会基层缺乏应有的关注。“一种学术新趋向正在90年代的中国悄然生成,这就是学术研究思维视野的重心下沉,由80年代关注国家大势的宏观层面转向广阔实在的社会基层面。然而:中国特殊国情论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缺乏基层社会民主支撑的上层政治变革,既可以急风暴雨而来,又可以风卷残云而去。一些自诩倡导民主的政治和知识精英,往往在遇到具体现实问题时经常性以违背民主的方式追求其心目中的“民主”,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民主进程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民主建构如果想要深深植根于这块土地上,就必须使得民主的精髓、方式、规则和程序深入到社会大众之中,从抽象的理念和法定的权利转变为须臾不可分离的日常生活方式。“如果缺乏社会大众的有力支撑,如果没有构造一个民主理念深入其中的基层政治社会,民主之花将十分脆弱。2.村民自治的制度与实践“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冲突架构“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之间出现一种悖论……犹如一场拔河比赛,双方均在加力,难以达到均衡。从国家与社会分权的角度看,两者的这种角力和互动能够激发双方的活力,并在相互适应中提高农村民主的质量民主是生动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脱离社会实践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不可能建构民主制度,兴起于乡村田野中的村民自治实践已经而且必将进一步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提供基础性力量和智识资源农村基层干部:“代理人”和“当家人”这种冲突性角色关系并非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关系,它能够在村民自治的发展中通过改善宏观环境,规范政府行为,调整政治体系,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等方式,实现双重角色的合理调适矛盾性视角的出现,主要是人们没有能够深刻观察到村干部角色冲突背后国家与社会、行政权和自治权的冲突,这导致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始终在代办乡镇政府任务的“代理人”和管理村庄社会的“当家人”之间游移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体制的变化和农村社会理性化与自组织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和耐心。否则,我们就会再次犯上历史上的屡次出现的民主幼稚病和急躁症,妄图抛弃民主的“窠臼”以寻求“真正的民主”,最后一无所获3.草根民主的价值阐释1980年代质疑的声音主要来自党政实践部门。真正构成对村民自治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质疑主要来自理论界,确切地说来自两个方面的学者,一是从理论出发寻找群众自治作为民主形式合理性和民主建设从农村开始的合理性的民主理论家,二是对村民自治的民主实践持怀疑和否定立场的一些研究者。20世纪中国民主进程屡受挫折,其原有有二,一是民主没有进入民间大众,只是上层政治动员的工具,二是民主长期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可行的制度和规则支撑。村民自治这种起源农民的利益独立和经济自由权的延展的日常生活的民主建构,是随着农民社区公共生活而发展的维护自身利益制度建构,具有深厚的草根基础。4.村民自治的发展机理中国村民自治的背景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权下乡”和“政党下乡”,建立起国家权力纵向的集中和向乡村社会渗透的治理体制。五个层面的研究(二)村民自治——基础性政治社会的民主建构分析1.民主挫折与重心下沉上个世纪80年代“激情想象多于扎实论证”对自身立足的社会现实和基础可以一无所知,但是却信心十足地奢谈复杂而现实的重大政治变革的“应该怎样”问题政治风波之后,深刻反思偏重“应该怎样”的政治理想主义带来的政治激情有余而政治理性不足、民主价值阐发有余而民主可行途径研究不足提供了契机五个层面的研究(三)县乡治理——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1.从村治到乡政2.县政、乡派、村治3.治理转型与改革路径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从权力边层启动,权力内核随之进行调适,从而形成可控式的放权改革。权力边层往往直接面对社会的需求和挑战,又处于权力控制的薄弱环节,因此能够根据实际产生出具有自主性的制度创新,但是这种制度创新和体制创造又受到权力内核的弹性监控,“是否放权、放多少、放哪些、什么时候放、怎样放、能否收回”都由权力内核最终支配。这使得有效的创新能够推广,而失败的创造则可把负面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中。这种内核与边层弹性互动的改革推进模式形成了适应性互动、引导性互动和自变性互动等类型,是推动改革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互动关系也会产生四重挑战:一是边层社会对权力内核的侵蚀,二是新的权力边层的离散化倾向,三是中央与地方的非制度化互动,四是社会和基层民主化对权力中心的压力五个层面的研究(四)现代国家——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与趋向1、中国现代国家建构面临的根本问题,即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建构的非均衡性,指出,要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需要国家一体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双重化建构田野和殿堂再次被紧密地拉在一起,从殿堂对田
本文标题: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学术史脉络及其当前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8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