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陆机《文赋》(一)陆机《文赋》概况1.《文赋》陆机的《文赋》在中国文论史上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它沿着《典论·论文》的方向,着重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后来两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就是沿着《文赋》的路子继续发展的。《文赋》用赋的形式,细致分析了文学创作的过程,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命题。其中,论述最为透彻的是艺术构思过程。刘勰《文心雕龙》的写作受《文赋》的影响很大:◇章学诚《文史通义》:“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昌论文心。”2.陆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晋书·陆机传》:“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二陆“退居旧里,闭门勤学”太康末,赴洛阳,谒张华,交结名流,进入仕途卷入“八司马之乱”,与弟陆云皆遇害。3.关于《文赋》的写作年代4.《文赋》之思想指导:涉及文学社会作用时持儒家观点,而论创作则主要以老庄道家思想为指导。(二)艺术构思论1.艺术构思之难☆《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於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於此云。”◆“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意”:构思过程中的意,亦即构思中所形成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指文章中已经表达出来的意。☆“物”:人的思维活动对象☆“文”: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意不称物”: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文不逮意”: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2.艺术构思过程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着重强调了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内容。玄览,出自《老子》,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就是指老庄那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它可以使人不受外物和各种杂念干扰,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颐情志於典坟”:广泛学习前人文章和著作,来吸取其丰富的创作经验。△三坟五典:孔安国《尚书传序》:伏羲、神农、黄帝之坟,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典坟”是借儒家传统的“三坟五典”来泛指各种有价值的优秀文章与著作,与下文“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是一个意思。3.构思活动的情状:“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於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艺术想象的基本特点:(1)“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也就是驰骋于高远的空间,突破上下古今的限制。(2)“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析而互进”,感情越来越鲜明,意象越来越清晰,情感和形象水乳交融,不可分离。思想活动始终是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陆机的这一论述,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思想:艺术创作过程,是形象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不离开形象,始终伴随着形象,渗透着情感。(3)当艺术意象在作家的思维过程中形成之后,就需要用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使它具体地呈现出来。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脑力劳动过程。(4)为了寻找最精彩的、能最充分地表现构思中艺术意象的语言文字,就是“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上天入地,无所不至。(5)它应当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即所谓“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4.关于艺术构思中的灵感陆机称灵感为“应感之会”,认为艺术构思的通塞决定于灵感的有无,灵感的来去非常微妙:◇“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当灵感涌现时,则“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当灵感枯竭时,则“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不是作家自己所能控制,不可能要它来它就来,故云“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灵感是一种天机,它的获得非人力所能左右,应当顺其自然:“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可以看出老庄思想对陆机构思论之影响。陆机对灵感的描绘具有神秘性,但他在那样久远的年代,能探讨灵感现象,却已经是对中国文论的一个贡献。(三)陆机之文体论1.十类文体及特点在《典论·论文》八体四类之文体论的基础上,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对这十种文体风格特征的论述,既有内容方面的特点,也有形式方面的特点。这与曹丕一致,又比他深入细致。特别值得研究的是他对诗和赋的特征的论述,因为这是当时最主要的纯文学体裁。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主张,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他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对突破经学对诗歌控制方面所作的积极贡献。“绮靡”说虽然指的是诗歌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其含义与曹丕之“诗赋欲丽”亦无不同,但从儒家传统角度看也是一种背叛。绮靡之含义并非明清人所说是“淫艳”“侈丽”之意,而是象李善所说是指“精妙之言”,是没有贬意的。刘勰《文心》:“《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以及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均无贬义。同时,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美,正是六朝的一大特点,陆机首创是有很大功绩的。从陆机对诗赋创作中“缘情”“体物”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即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2.文体风格的多样化及其形成原因:(1)文学体裁与风格的多样化是因为作为文学作品描写对象的“物”本身是纷繁复杂的:“体有万殊,物无一量”。(2)风格的多样化又是和作家的个性、爱好密切联系着的:“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3)风格的不同又和文体的特点有关系。各种不同的文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表现在风格上也就有明显的差异。(三)创作技巧在结构和布局方面,他强调必须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意和辞,即所谓“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务必使意和辞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抱暑者咸叩,怀响者毕弹”。结构应按照表达内容的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在部署意和辞的过程中,陆机十分重视意的主导作用,“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以内容为主干,以文辞为枝叶。在艺术技巧方面,陆机还特别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原则,这就是:“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会意”指具体构思“遣言”指词藻问题“音声迭代”指语言音乐美。构思巧妙、词藻华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这是六朝文学创作上非常讲究的三个问题,它既是时代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又促进了六朝文学创作在艺术上的发展。陆机还提出定去留、立警策、戒雷同、济庸音等具体写作方法。(四)关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的五条标准:应、和、悲、雅、艳。☆用音乐来比喻这五方面:应:指音乐上相同的声音、曲调之间相互呼应构成的音乐美,此比喻文学创作上的丰赡之美,认为文学作品应如众弦成曲、众色成彩,做到枝叶繁茂,色彩交辉。和:音乐上不同的声音、曲调之间相互配合而构成的和谐音乐美,借此比喻文学创作上丰赡之美要和刚健的骨气相配合。悲:以音乐上的悲音来比喻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雅:本是儒家传统的美学标准,从音乐来说,是和新声、郑声相对立的。但陆机这里所说的“雅”,主要指比较广泛意义上的纯正格调之意。艳:这是陆机文艺思想中反映时代特点的重要表现,也是他突破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表现。他提倡““艳”和提倡诗歌的“绮靡”一样,要求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美。它为促进六朝文学在艺术上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五)《文赋》之影响《文赋》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之影响:关于文学的作用的论述,以及内容与形式关系等。道家思想之影响:对儒家文艺美学思想传统的大胆突破方面,更主要的是他在创作思想方面直接反映了道家的观点。他强调玄览虚静的重要作用,把灵感的获得归之于“天机”,同时也在言意关系上受到“言不尽意”论的影响,认为文章之妙处,“是盖轮扁所不得言”。从总体上说,开始体现了论创作以道家为主、论功用以儒家为主的儒道结合之文艺思想特征。《文赋》对六朝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影响极大。不仅《文心雕龙》是对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而且挚虞、李充的文体论、沈约等人的声律论、萧统《文选》中的文学观念等,都是在陆机思想影响下,从某一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标题:陆机《文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2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