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理念下以教师为中心的 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金华 -
新理念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金华市婺城区教研室浙江省特级教师姜根华•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近十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中学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模式,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始终未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在于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于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传授—接受教学法虽然属于传统教学方法,其价值仍应受到重视,但我们应该做的,是发掘这种传统教学的最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师道尊严”等封建教育观念影响,以及近现代先后接受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旧三论”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根深蒂固。而教育条件落后的大班教学和长期的应试教育,又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极好的借口。在这种背景下广大教师进行的是经验式的教学设计,“大都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做出。”•(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新教学模式实现了“教与学”两种理论的互补与共赢。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应用的迅猛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在西方日渐风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如前所述,这两种教学结构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如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则可相得益彰,形成比较理想的教学结构。•任何教学设计模式都是关于“教”的理论,设计的都是“教”,“教”是促进学习的行为和活动,而“学”也不是只有个体意义建构一种类型。教学设计模式都是建立在“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基础上的,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系统方法和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方法论的不同,影响教学设计模式理论框架,而学习理论的差异,主要影响它的内容。在同一方法论框架下,教学设计模式可以对学习理论的流派兼收并蓄。倘若要从本质上对教学设计模式分类的话,应该以方法论为依据。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分类,在分类的特征和对每一类的评价方面都是值得商榷的。在学术研究中,应避免因倡导某种观点而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提法。•(三)教师为中心的概念界定•以教师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是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理解与实践探究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遵循“情境引导—设疑启发—自主探究—异步讨论—分层总结—整合实践”的教学程序,运用多种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进行情感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策略体系。•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是:•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2.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4.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避免了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结构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应用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在教学理论方面的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教学结构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十九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赞可夫的“发展观”•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三、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已有的实践与探索•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研究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实践“有效教学”思想指导下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并借以改造的教学模式,对于推进有效教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而迫切。我们总结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情境引导—设疑启发—自主探究—异步讨论—分层总结—整合实践”的课堂教学结构.现介绍如下:主动的被动的异步讲授型自学辅导型掌握学习型案例学习型问题教学型探索学习型协作学习型异步讨论型同步讨论型同步讲授型学习过程管理个体小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资源分组策略协作任务以教师为中心情境引导整合实践设疑启发异步讨论自主探究分层总结评价标准1324•模式具体操作规范•(1)情境引导。•(2)设疑启发。•(3)自主探究。•(4)异步讨论。•(5)分层总结•5.教学原则与优点:•教师应遵循的教学原则:•(1)民主开放原则。•(2)成功快乐原则。•(3)激励求异原则。•(4)延缓判断原则。•(5)发展个性原则。•优点: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双向交互方式的建构,多种交流手段的运用,促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问题解惑以及情感因素的形成。•易于组织、管理,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教师的直接参与,避免了学生偏离教学目标。•易于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按照其认知特点,主动完成意义建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四、课题下一步深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什么样的课算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是相对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极其重要,他是教育的细胞,处在教育的最前线、最基层,直接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甚至左右着教育活动的成败。好的方面,我们说“名师出高徒”;不好的方面我们叫“误人子弟”,不管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一句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课堂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就是强调教学中要重视教师这一环节。它与所谓的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并不相悖谬——学生主体性发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主体性发挥,离开了教师的引与导,那样的学生主体性必失之主观性,随意性。因此,如何重新审视以教师为中心这一命题,在新课改理念下,给予怎样的界定,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2、怎么才算是一节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无论何种教学模式,最本质的是一个目标追求的问题,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因此怎么才算是一节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群体同步学习的活动方式,组合了年龄相同而个性各异的学习个体,他们的兴趣、特长、需要虽然有发展阶段上的共同性,但也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性,对学习的需求和指向会各有侧重。另外,教学的影响和作用,其有效值也是多值的,会在许多方面以及今后的发展变化中逐渐表现出来。但是,课堂教学只能是以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教学行为,这一标准只是综合了个体、群体和社会的总体需要,而它可能会与个体的兴趣特长和利益指向发生冲突?是课堂教学不可回避的议题之一。•3、这样的好课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教师为中心,主要是强调教师的在学生学习中的引领指导作用。课堂有效教学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学习来实现。要使学生想学、会学、学好,必须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于人生的意义,增强他们主动求知,积极学习的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成果展览等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和首席的地位,他们对学生的态度,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教学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状况,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要实现课堂有效教学,首先要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促成这种转变,需要教师内在的觉悟和主动的反思。所以,我们以推动教师自我反思,主动调适为策略,推进课堂有效教学。
本文标题:新理念下以教师为中心的 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金华 -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48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