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理解。浩浩荡荡:原意水势浩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弄颠倒了。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或关系相互交织,纷繁复杂。生死相依:在生死问题上相互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成语解释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阅读课文,思考•1、文中“离太阳最近的树”指什么树?为什么这么说?•2、讲一讲,文章主要述说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提示提示意象分析意象分析•文中“离太阳最近的树”指的是红柳树•因为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所以说它“离太阳最近”,这是其表层意义。返回返回意象分析•找出文中描写红柳的句子,并分析红柳树的特点。•(1)“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4)“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这些语句表现红柳怎样的品格?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红柳之美:秀美的外形、强大的生命力、保护环境。文中的这些语句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赞美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作者写了关于红柳的这么多内容,难道只是为了赞美红柳吗?•作者写了关于红柳的这么多内容,难道只是为了赞美红柳吗?分析:不是。把红柳的美写得越有价值,就越能衬托人类行为的残忍。作者这么写其实只是在为下文铺垫。•(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4)“这时需请来最有力气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5)“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思考:作者是怎么样描写人们挖掘红柳根的过程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红柳之悲:人们所花的力气愈大,所使用的工具愈先进,对自然的破坏力就越大,其悲剧效果便愈强。人们为什么要挖掘红柳?•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你怎样看待司务长算的这笔“账”?你怎样看待司务长算的这笔“帐”?司务长连用四个“对不对”,其语气怎么样?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作用何在?反衬人们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可悲。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域中挖掉那唯一的能固住流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这无疑是一出惨痛的悲剧,它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了这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还振振有词。•找出文中描写红柳被掘后的句子。•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然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从屋顶上扬起的尘沙,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令人深思,给世人敲响警钟颂歌:红柳顽强奉献精神悲歌:生态环境破坏红柳树离太阳最近的树红柳之美红柳之悲红柳之诫秀美的外形保护环境红柳遭难,毁于人手强大的生命力歌颂赞美奉献精神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顽强精神红柳消亡,尘沙肆虐(1—2)(3—18)(19—21)
本文标题:离太阳最近的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5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