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内容提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危害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职业暴露防护与标准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危害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关系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医学职业暴露的常见危害职业暴露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辐射包括X射线、放射性核素、射频辐射、紫外线辐射等(放射科、核医学治疗室、理疗室、介入室、手术室等)。□医疗锐器伤针头、刀片、缝合针等伤害(门诊抽血室、注射室、急诊室和手术室)物理性职业危害医疗锐器伤危害•职业暴露中锐器伤的发生几率最高(占90%)•医疗操作中最常见职业暴露•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疾病的感染血液传染重要途径。职业暴露操作环节拨针、手术操作、双手回套针、采血、输液、徒手分离针头、清洗处理器械、注射穿刺、传递锐利器械、针刺伤、锐利伤或破损皮肤粘膜接触等职业暴露操作环节•吸痰•气管插管•咽拭子取样•胃肠镜•纤支镜•口腔科操作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感染途径针刺、锐器伤粘膜或破损的皮肤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皮肤粘膜损伤直接接触血源感染性疾病●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可能导致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据美国CDC统计:每年污染锐器经皮损伤医务人员每年约60-80万例次,护士是针刺伤害的主要群体。一组艾滋病职业损伤的调查报告显示:6135例针刺损伤,有20例发生感染(0.33%);粘膜接触1143例,1例感染(0.09%);皮肤接触2712例,,未发现感染(0)。职业暴露血源性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含病毒浓度高的体液: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腹腔积液、脑脊液、滑膜液。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唾液、鼻腔分泌物、母乳汗液、泪液、尿液、粪便危险体液职业暴露后发生血源性感染的危险程度2、暴露的方式(位置、深度、进入血管)3、接触物与量多少(血液、体液量)4、暴露血液、体液中病毒的含量和原病人疾病严重程度。1、锐器种类(空心针、实心针、刀片)5、暴露者防护情况及暴露后处理方式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医务人员因一次暴露血液,感染HBV、HCV、HIV的概率:HBV:6%—30%;HCV:0.4%—1.8%,HIV:0.3%,我院1—9月职业暴露统计•全院共发生职业暴露20例•医生:7占比35%•护士:11占比55%•实习生:1占比5%•护工:1占比5%•全院医护人员:113人•发生职业暴露:18占比16%•手术室:7门诊输液室:3手外科:3•内儿科:2人流室:1急诊室:1•防保科:1供应室:1产房:1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医务人员被患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锐器损伤预防用药冲洗消毒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表定期追踪风险评估清洗:及时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在流动水下清洗伤口10分钟以上;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粘膜的暴露以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眼睛受到血液喷溅,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用消毒液,进行伤口消毒(75%酒精、0.5%碘酊)。必要时包扎伤口。一、局部处理二、报告与记录发生职业暴露报告护士长、科主任、科内质控医生、质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报告表3-6份,[自留一份、科室、院感科、护理部(护士)、药房(需药物治疗者)、防保科(需预防接种者)】组织评估风险医务科报告记录内容1、暴露人个人资料2、时间、地点、经过3、暴露方式与经过4、部位、伤口类型(深浅、大小、有无出血)5、污染物名称(血、体液、培养液等)6、损伤器具类型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报告记录内容三、HIV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职业暴露后发生血源性感染的危险程度2、暴露的方式(位置、深度、进入血管)3、接触物与量多少(血液、体液量)4、暴露血液、体液中病毒的含量和原病人疾病严重程度。1、锐器种类(空心针、实心针、刀片)5、暴露者防护情况及暴露后处理方式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风险评估的步骤:1、暴露程度分级:根据暴露类型、损伤程度、暴露量、暴露时间、部位等分三级;2、暴露源分级: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3、确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6职业暴露于HIV后危险程度评估确定暴露级别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部位、深度、暴露时间)确定暴露源级别低传染性高传染性情况不明决定是否用药与用药方案(病毒载体量、CD4水平)四、血源性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暴露后如需预防性治疗愈早愈好一、暴露于HBV医务人员HBSAb(-)HBSAg(-)未接种乙肝疫苗HBsAb(-)HBsAg(-)接种后无抗体产生HBSAb(+)定量<100iu/ml,①肌注HBIG200u(24h内)②一周后完成乙肝疫苗全套注射①肌注HBIG200u(24h内)②强化注射乙肝疫苗一次HBSAb(+)定量>100iu/ml,;或HBSAg(+)不需进一步处理目前尚无统一预防用药标准。有专家建议:可酌情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二、暴露于HCV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梅毒初筛试验(UC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确诊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三、暴露于梅毒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四、暴露于HIV暴露于HIV后预防用药评估暴露级别暴露源级别一级暴露暴露源轻度不需预防用药二级暴露暴露源轻度一级暴露暴露源重度基本用药程序二级暴露暴露源重度三级暴露暴露源轻度、重度强化用药程序暴露级别不明暴露源级别不明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续用28天强化用药程序: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续用28天。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五、提供咨询与定期随访监测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管理部门要对血清学结果进行跟踪随访,并做好随访登记。每半年对全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特别是HIV)汇总上报。每年对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危险因素,提出安全防范建议。※暴露后HBV感染的监测:半年内每月查肝功、乙肝二对半。※暴露后HCV感染的监测:暴露后1、3、6、9个月、1年定期追踪肝功、丙肝抗体(Anti-HCV)职业暴露后的追踪与监测※暴露后HIV感染的监测:暴露后的0、4、8、12周及6个月和12月后检测HIV抗体,有条件时可作HIVP24抗原和HIVRNA测定。并监测所用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职业暴露后的追踪与监测
本文标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8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