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讲总论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萌芽、准备、形成、发展)(一)萌芽阶段(1890年之前)关于“课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多混杂在关于教育的论述中,没有专门的课程理论,如柏拉图《理想国》。(二)准备阶段(1890-1917年)1.1890-1910课程研究运动最早源于美国。受赫尔巴特主义者的影响很大。【赫尔巴特的研究:将课程与心理学连接起来。兴趣:对自然的兴趣{经验的兴趣: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思辨的兴趣:数学、逻辑学、文法;审美的兴趣:文学、图画、唱歌}{对社会的兴趣:同情的兴趣:外国语、本国语;社会的兴趣:历史、政治、法律;宗教的兴趣:宗教课程}】“赫尔巴特学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问题。哈佛大学“十人委员会”:大学必修课、选修课、预科、实用学科等问题。“小学教育十五人委员会”:课程的精简和综合问题。“大学入学资格委员会”:课程的编制和改革等问题。总的来说,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连贯性;使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主观的,思辨的,非客观的。2.1910-1917受教育测验运动、调查运动、实证方法的影响,课程研究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比如,“新课程委员会”8年内发表了4册研究报告,探讨“教什么的问题”。涉及:编制算术、语言和代数测验;分析现行的教科书和课程;根据人类的实际活动来确定有社会价值的知识和技能;阐明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个时期在方法上有所突破。特点:(1)已经把课程当做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不只是在研究其它教育问题时偶然涉及。(2)方法上,突破了思辨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为学科化奠定了基础。(三)形成阶段(1918-1949)1.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t):《课程》(theCurriculum,1918),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正式诞生。博比特的课程观点:(1)教育观: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一个塑造过程。(2)课程开发:“活动分析法”·对人类经验的分析:10大活动领域·工作分析:将10大领域进一步分解为各种活动·推导目标:确定各种活动需要的知识技能等·选择目标·制订详细计划另一标志:大学课程实验室、课程研究学会、课程与教学系的建立。【10大活动领域:语言活动、健康活动、公民活动、一般社交活动、精神适应活动(维持心理健康)、闲暇消遣活动、宗教活动、家庭育儿活动、非专业化实践活动、职业活动】2.查特斯(W.Charters):《课程编制》(1924)3.泰勒(R.W.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确定了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为什么形成于美国?A.从社会方面来看: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效率”、“功效”思想盛行。泰罗(F.W.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广泛应用。B.从学校课程来看:课程内容庞杂,与当代社会生活相去甚远。应以功利为价值取向。所以,追求课程功利价值的学者把“科学管理原理”视为课程编制的一种理想模式。(四)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论呈现多元化发展。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m):课程开发——课程理解把课程理解为“政治文本”、“现象学文本”、“美学文本”、“神学文本”、“种族文本”、“性别文本”、“生态学文本”、“国际文本”等等。二、课程论的研究内容Posner的观点:1.教育成果的研究2.课程发展过程的研究3.教育概念和目的的分析4.教育材料的研究5.学生的研究6.学校和课室的研究Jenkins的观点:1.准基础研究(哲学、心理学等)2.与政策有关的课程研究3.课程分析——分析现存课程和课程计划4.课程设计、实施和行动研究5.课程评价——描述式或判断式的评价Goodlad的观点:1.实质性的研究:对目标、学科内容、教材等问题的探究;2.政治—社会层面的研究:课程发展的政治和社会过程;3.技术—专业层面的研究:团体或者个人如何设计策划、评价反馈,从而改进、落实或者替换课程。靳玉乐的观点:《现代课程论》1995,26页………………………………三、课程论的研究方法(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取向1.主观主义取向2.客观主义取向(二)课程研究的范式1.范式(paradigm)美国科学史家库恩(J.Kuhn)在《必要的张力》(1959)一书中首次提出,《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大量提到。书中至少以21种意思使用“范式”,可分为三类:A.形而上学范式:指一组信念,一种新的观察方式、一种统帅知觉的条理化规则等。B.社会学范式:将其定义为一个普遍承认的科学领域,如一套政治制度。C.人工范式:即以更具体的方式使用“范式”,如一本经典著作、一个语法规范等。库恩关于“范式”的观点:含义:把“范式”界说为理论体系、研究规则和方法的“结构”。作用:规范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观察世界的角度,决定着问题的提出、材料的选择、抽象的方向、合理性标准的确立及问题的解决。标准:a.心理上的定向作用:能够把一些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b.实际上的指导作用:能够指导这些拥护者进行解难题活动。范式: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研究规则和研究方法。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解题方式。不是理论,但对理论的形成起和大的作2.课程研究的范式课程研究者在研究课程问题时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研究规则和研究方法。3.课程研究范式的分类·许布特(W.H.Schubert):《课程:观点、范式和可能性》(1986)A.实证分析范式B.诠释学的范式C.批判的范式·奥恩斯坦(A.C.Ornstein)和胡金斯(F.P.Hunkins)《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1988)A.行为—理性范式B.系统—管理范式C.理智—学术范式D.人文—美学范式E.新概念主义者范式·肖特(E.C.Short):《课程探究的形式》(1991)分析的、演绎的、思辨的、历史的、科学的、人种志的、叙述的、美学的现象学的、诠释学的、理论的、标准的、批判的、评价的、综合的、讨论的、行动的靳玉乐:《现代课程论》,38-40.四大课程研究范式系统:A.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前学科时期)从自身的人性论、认识论、世界观等出发,来看待课程问题。B.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实证:“真实”、“有用”、“确定”、“精确”等。强调“事实判断”,不接受“价值判断”。a.手段—目的范式含义:确定目标,选择经验和组织经验(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评价结果。评价:强调“效率”、“控制”,割裂价值与事实,回避意识形态的探讨。(BobbittTyler等)b.概念—实证范式含义:不仅关注目标,重心转向了知识本质、学科知识结构、教学原理与方法等研究。评价:知识、“结构”价值中立,先于学习而存在,价值与事实分离,不强调学习者的主观理解和是否适应。(Bruner等)C.人文理解的研究范式含义:关注活动主体,坚持整体、综合的定性研究方法,对课程进行解释性理解。如,派纳、格林妮等人:关注个人意识的觉醒,学校生活世界的意义,“自传法”。评价:主观的理想主义模式,忽视了意识形态的建构意义。D.社会批判的研究范式含义:分析课程的社会背景因素(政治的、经济的、文化传统的等)对课程本身的影响。“文化霸权”、“符号暴力”等。评价: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但“破”的多、“立”的少,具有评论的性质。(三)课程研究方法的趋势综合探究。A.课程本身的复杂性B.每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四、课程论的学科地位与性质(一)学科地位1.与宏观教育研究的关系——下位概念,分支学科,隶属关系2.与教学论的关系你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什么关系?a大教学论b交叉论c并列论d大课程论我国的情况:A.大教学论时期受前苏联的影响。B.共同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研究引起重视。eg.1980年,成立了第一个课程教材研究所;1981年,出版《课程·教材·教法》杂志。*防止大课程论倾向。(二)学科性质1.应用性学科“硬课程专家”(hardcurricularist)2.理论性学科“软课程专家”(softcurricularist)3.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结合。李森:《教学理论与实践:转化方式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第三讲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内涵与功能(一)课程目标的内涵1...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到培养目标到课程/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某一级某一类教育的具体培养要求。·课程/教学目标:学校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民主和法制精神,学习行使公民权利和足行公民义务;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具有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一定的择业能力,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7.8.9.10.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二)阅读(三)写话(四)口语交际(五)综合性学习第二学段(3~4年级)以上五个方面第三学段(5~6年级)以上五个方面2...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程度(一)四个规定性:靳玉乐:《现代课程论》,155。·时限性:同特定教育阶段相联系。·预测性:预期性的,设想的,不是实际结果。·具体性:详细描述预期结果、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操作性:明
本文标题:现代课程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0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