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本刀介绍一、刀材煉鋼法自公元六年開始,日本人自中國江南和朝鮮半島傳入了鍊鋼的技術,經歷了千年以上的發展,成為日本獨有的「Tatara」鍊鋼法。「Tatara」又分為「Kura」和「Zuku」兩種鍊鋼法。「Kura」鍊鋼法以「真砂」(Masa)砂鐵為材,砂鐵比西方鍊鋼法所用的鐵礦石含較少的磷、錳等雜質,所以製成的鋼材純度較高。冶金師先將砂鐵加到鍊爐中,再添加特定的木炭炒鍊。有別於西方鍊鋼法所用的焦炭,木炭中的含硫量較少,所以對鋼材純度的影響也較低。由於日本古時一直未有機會發展高溫鍊爐技術,爐火溫度不會超過攝氏1000度,砂鐵不會完全熔解,所以製鍊所需的時間甚長(需要三日三夜的連續作業時間)(註:這亦是日本鍊鋼法必需使用總表面積遠高於鐵礦石的砂鐵的原因)。一般而言,每13噸砂鐵加上13噸木炭,最多只能鍊出2.8噸有用的鋼鐵,其中只有少於1噸的優質品能夠被選定為「玉鋼」(Tahamagane),作為日本刀「皮鐵」(Kawatetsu)的材料。「Zuku」鍊鋼法常見於古時大規模的冶鍊場,以「赤目」(Akome)砂鐵為材,需要四日四夜的連續作業時間。有別於「Kura」炒鋼法,木炭先被加到鍊爐中,然後再添加砂鐵炒鍊。「赤目」砂鐵的雜質較多,每13噸砂鐵和13噸木炭只能鍊出0.8噸有用的鋼鐵,例如「左下鐵」、「庖丁鐵」等,作為日本刀「芯鐵」(Shintetsu)的材料。「Tatara」的鍊爐經過特別的設計,具有恆溫與防濕的功效。图片附件:1.gif(2005-10-119:49,11.92K)图片附件:2.jpg(2005-10-119:49,9.32K)2炒鍊以後,得到一整塊素質不均的鐵塊。冶金師會用大鎚將鐵塊打碎,再將碎鐵分門別類。「Kura」的完成品有「玉鋼」、「破面」、「鐵滓」等;「Zuku」的完成品有「左下鐵」、「庖丁鐵」等。「玉鋼」的碳含量約為1.0到1.5%,「左下鐵」約為0.7%,「庖丁鐵」約為0.1到0.3%[本帖最后由孤独刀客于2005-10-119:50编辑]图片附件:blade_samurai03.jpg(2005-10-119:50,8.6K)3「Tatara」鍊製的鋼鐵含極少雜質,材料容易焊合,最適用於鍛製刀劍,更是製作日本刀「折返鍛鍊」工序中的必要條件。反觀現代的鋼材,當中多含有大量鐵質以外的添加物,令鋼材難以焊合,根本不適用於日本刀的「折返鍛鍊」。而且,現代鋼材以高溫爐火熔解鍊製(經過攝氏1500度以上的高溫),會有鐵晶體肥大的問題,沒有經過適當的回火工序的話,就不能令粗大的晶體重組成細晶體,製成品的強度和韌性就會受到影響。不過,回火工序本身又會消耗鋼材中的碳份,令完成品的表面硬度(和鋒利程度)大受影響。[本帖最后由孤独刀客于2005-10-119:52编辑]图片附件:blade_samurai04.jpg(2005-10-119:52,5.49K)4日本的傳統鍊鋼法名為「Tatara」,這一個奇怪的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有一個說法,就是日本遠古時代的「神武天皇」,其皇后名為「媛蹈備五十鈴姬命」,日語發音為Hime-TATARA-Isuzu-no-hime-no-mikoto,而「Tatara」一名則由「蹈備」二字而來。(註:備字應加上革部。)另外一個說法,「Tatara」一名其實借自外來語,有「猛火」、「加熱」等意思,如百濟語(古朝鮮語)(發音為tatara)、新羅語(古朝鮮語)(發音為tatara)、韃靼語(發音為tatatoru)、古印度語(發音為ta-tara)等。而日本語中的「刀」字(發音為katana)或許也是由此而來。19世紀西方鍊鋼術的傳入,令「Tatara」鍊鋼法日漸式微。二次大戰的影響,更令「Tatara」技術一度失傳。經過由盛轉衰的歷史,到1977年,「日本文化廳」與「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攜手合作,在「靖國Tatara」冶鍊場的遺址重建「日刀保Tatara」冶鍊場,為日本刀匠提供優質的「玉鋼」,令製鍊日本刀的藝術得以留存。(註:據現時「美濃傳」技術保存者之一關兼常先生表示,「武生鋼材」出品的特殊鋼材「V金2號」也是合格的「玉鋼」材料。)(top)二、結構圖解[本帖最后由孤独刀客于2005-10-119:55编辑]图片附件:6.gif(2005-10-119:54,16.45K)5刃(Ha)「刃」即是邊鋒斜面經過焠火加硬的範圍。因為與刀身其他部份的鋼結晶結構不同,所以兩者之間出現可見的界線,稱為「刃文」(Hamon)。在刀身的上半部,砍劈時最常用到的「刃」稱為「物打」(Monouchi)。不同的刀工流派,不同的鍛鍊法門,會造出不同形式的「刃文」,大致可以分類為:直刃(Suguha)呈直線狀的刃文稱為「直刃」。「直刃」以外的「刃文」都可以被稱為「亂刃」(Midareba)。狀如丁子(丁香的種子)的「刃文」。互目(Gunome)齊整的波浪狀「刃文」。互目(Gunome)互目(Gunome)[本帖最后由孤独刀客于2005-10-120:02编辑]图片附件:blade_samurai06.gif(2005-10-119:56,872bytes)图片附件:丁子(Tyouji).gif(2005-10-120:02,1.12K)图片附件:互目(Gunome).gif(2005-10-120:02,1.15K)6「刃文」不同的部份也有個別的稱呼,以波浪狀的「刃文」為例,向邊鋒的浪底稱為「谷」(Tani),向刀背的浪頂稱為「頭」(Kashira),中間的部份就稱為「腰」(Koshi)。以材質學的角度而言,「刃」含有大量的「馬登斯」晶體(Martensite),簡單來說,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被鎖緊在「亞穩」(Metastable)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堅硬的效果(可以用籐織工藝作比喻:一束鬆散的籐枝可以隨意擺動,如果將籐枝織成籐籃,每根籐枝因為受力變向而互相緊扣,所以製成的籐籃就會有相當的支撐度)。不同流派的製刀方法,應用不同的材料,配合不同的加熱溫度/時間,以不同厚薄的泥土包封,使用不同的冷卻速度/手法...這些都會影響「馬登斯」晶體的粗細和分佈情況,令「刃」出現不同的反光效果。將刀身斜向光源約二、三十度,如果發現「刃」上出現粒體狀的反光,這就代表當中含有大量稱為「沸」(Nie)的粗粒鐵晶體;如果「刃」的反光平滑,即代表當中含有大量極之幼細,不能被肉眼辨出的「勼」(Nioi)晶體。不過,幾乎所有刀「刃」都不只含有單純一種的晶體結構,而是「沸」和「勼」夾雜;「沸」晶體較多的就稱為「沸出來」,反之,刀「刃」就是「勼出來」了。(註:以上勼字中的九字應改為匕字。)「刃」晶體的分佈與「刃文」效果簡稱為「動」(Hataraki)(註:動字應加上人部),有以下的分類:「沸」晶體與「地肌」(「地」的紋理,詳情見下面「地」一節)夾雜,以多條線紋的形態出現,形似大漠流沙。合有大量「馬登斯」晶體的線狀紋,有很高的反光度。若線狀紋多彎呈閃電形,則稱為「稻妻」(Inazuma一節「刃文」尖銳地陷入「地」的範圍內。若陷入的方向對向「切先」(刀尖),則稱為「逆足」(Sakaashi),為「備中國」著名刀工「青江」的特色。「沸」晶體通常在「刃」上出現,有時亦會侵入到「地」的範圍裡,稱為「地沸」。例如「梨子地肌」就是由大量的「沸」晶體所組成(詳情見下面「地」一節)。刀劍學者對「沸」晶體侵入「地」的各種效果有以下的分類:地景(Chikei)飛燒(Tobiyaki)「刃文」的「頭」飛散入「地」的範圍內。湯走(Yubashiri)「沸」晶體在「地」的表面上有很深刻的效果[本帖最后由孤独刀客于2005-10-120:14编辑]图片附件:blade_samurai09.gif(2005-10-120:04,2.96K)图片附件:blade_samurai10.gif(2005-10-120:04,7.64K)图片附件:打.gif(2005-10-120:12,350bytes)图片附件:地景(Chikei).jpg(2005-10-120:12,1.78K)图片附件:金筋(Kinsuji.jpg(2005-10-120:12,1.26K)图片附件:砂流(Suna-nagashi).jpg(2005-10-120:12,2.76K)图片附件:食違刃(Kuichigaiba).gif(2005-10-120:13,344bytes)图片附件:映(Utsuri).jpg(2005-10-120:13,4.27K)图片附件:足(Ashi).gif(2005-10-120:14,721bytes)7「地」的表面出現白映或暗影,有如「刃文」的影子投在「地」的表面上,為「備前」刀劍的特徵。左圖的刀在「地」上出現暗影,稱為「影映」。若「映」的邊緣紛亂如「亂刃」的刃文,這就稱為「亂映」;若「映」的邊緣成直線則稱為「棒映」(常見於「室町」{Muromachi}時代的刀劍);如果「映」是斷斷續續的話,就稱為「牡丹映」。另外,向刀身吹氣就會現出白色曇映的話,則稱為「白氣」,為「美濃傳」較後期作品的特色。(註:隨便向刀身吹氣可能會引致銹蝕。)地(Ji)「地」即是邊鋒斜面沒有經過焠火加硬的範圍,在「刃文」與「鎬筋」之間。經過「折返鍛鍊」而製成的刀劍,「地」的表面會出現奇特而美麗的紋理,稱為「地肌」(Jihada)。「地肌」風格的分類如下:肌立(Hadatatsu)形容清晰易認的「地肌」。詰(Tsumu)形容細微凝縮的「地肌」。無地風產自「新刀」時代以後的刀劍,「地肌」沒有地域性的特徵(只有刀匠個人的特徵)。此外,年代久遠的日本刀,「地」的表面或會因為長年的擦拭磨蝕,露出顏色較深的「芯鐵」,連同原有的「地肌」,形成另一種奇特韻味。例如「備中國」著名刀工「青江」的作品會產生「鯰肌」(Namazuhada)或「澄肌」(Sumihada)的效果、「山城國」門派「來」派的作品會產生「來肌」(Raihada)的效果。鎬地(Shinogiji)「鎬地」即是邊鋒斜面之後沒有斜度的部份。「地」與「鎬地」之間為斜度的轉捩點,稱為「鎬筋」(Shinogisuji)。棟(Mune)又稱為「峰」,即是刀背。不同的刀工流派,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設計:帶有「角棟」(Kakumune)(又稱「平棟」)的多為「上古刀」;「庵棟」(Iorimune)(又稱「行棟」,Gyunomune)為產自「屋根」的刀劍的特色;「三棟」(Santmune)(又稱「真棟」)為「相州傳」刀工常用的設計;「丸棟」(Marumune)常見於「九州」和日本北部的「古刀」。切先(Kissaki)「切先」即是刀尖。刀尖與刀身的分界線稱為「橫手」(Yokote)。有別於世界各地的刀劍製鍊方法,日本刀的「切先」和刀身其他部份各有獨立的鍛鍊步驟,一絲不苟。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戰爭模式,造就出各種不同的「切先」設計。所以,觀察「切先」的形狀,就可以對刀劍的生產年份作出初步的估計。鋩子(Boushi)又稱為「帽子」,即是在「切先」部份的「刃文」。由「鋩子」的外形就可以推測刀匠技考的高下,從而鑑定刀劍本身的價值。沒有「鋩子」的日本刀,要不是粗製濫造之作,就是「切先」經過相當程度的修補,甚至曾經因為折斷而被修改矯形。沒有「鋩子」的日本刀,「切先」設計的鑑定亦會變得不可靠,刀劍本身的價值就會大受影響。板目肌(Itamehada)[本帖最后由孤独刀客于2005-10-120:24编辑]图片附件:blade_samurai19.jpg(2005-10-120:16,5.05K)图片附件:abbr_小咕?w通過「刃」和「地」兩處),形態有如流水行雲。常見於「水戶」生產的刀劍。.jpg(2005-10-120:21,3.61K)图片附件:波紋形的地肌。名刀工「月山」的刀劍上出現的「綾杉肌」常常被稱為「月山肌」。.jpg(2005-10-120:21,4.17K)图片附件:abbr_九州」的刀劍。受「美濃傳」風格影響的「新刀」亦可能有這種紋理在「鎬地」之上。.jpg(2005-10-120:22,4.3
本文标题:日本刀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7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