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诗词专题第四讲唐诗之美租佃经济、开明政治、科举制度、思想与文体发展浪漫与激动的心情、建功立业的愿望摔琴博名、推荐进仕、旗亭赌唱、白居易、谪仙、孟浩然、李贺。盛唐的审美特质:情感力量与气势、意境浑融、语言风华秀丽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诗词之美的四个层次音律之美:口齿的生理快感情辞之美:感物之情、华彩之文意境之美:由技而道的哲学意蕴之美:中国人的心理模式与文化遗传内码(意象)大山压小山,小山浑无力。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用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诗的种类《唐诗三百首》:古诗、律诗、绝句。(乐府)古诗律诗绝句又分为五言、七言。沈德潜《唐诗别裁》:不把乐府独立,增加了五言长律。宋郭知达杜甫诗集:古诗、近体诗。四声平上去入平声:后代分化为阴平阳平。(中平调)上声:后代一部分变为去声。(升调)去声:后代仍是去声。(降调)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短调。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山西、内蒙古)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康熙字典》《分四声法》)平仄与对仗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律诗与绝句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个字,七律共五十六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长律:一般五言。排律。绝句:古绝、律绝。古绝:可以用仄韵。律绝:半首律诗。五古、七古;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律第一句多数不押韵;七律第一句多数押韵。律诗的平仄五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孤平大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齐梁沈约“四声”、“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音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初唐二人:陈子昂、张若虚盛唐诗坛的先驱:陈子昂、张若虚陈子昂的理论主张: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放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曹植《杂诗六首》之一)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曹植《箜篌引》)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壻恒相伴,莫误是倡家。(梁简文帝萧纲《咏内人昼眠》)知君亦荡子,贱妾自倡家。(吴均《鼓瑟曲有所思》)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李义府《堂词》)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葡萄带。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上官仪《八咏应制》)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陈子昂《等幽州台歌》)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陈叔宝“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更瓊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知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子夜四时歌》)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斜月的迷离,落月的缠绵,楼上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珠帘内的流照,砧石上的幽光,晨雾里的余辉。盛唐气象:一、历史文化的底蕴、社会人生的内容、自然本真的情感交融,迸发出来的强大的情感力量与气势。二、词理意兴浑然一体,意境浑厚博大。三、语言刚健、明朗、自然、晓畅。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李白《横江词》)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杜甫《后出塞》)饮马渡河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暮,暗暗见临眺。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豪;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沧浪诗话》:“大历之诗高者尚不失盛唐,下者渐入晚唐矣。”“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晚唐人诗亦有一二可入盛唐者,要当论其大概耳。”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诗歌鉴赏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6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