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母子相及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内容:一、五行的概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特性(二)、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五行归类(三)、五行之间生克制化乘侮母子相及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运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五行生克关系,来概括各种事物的属性,说明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方”“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行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刚柔相济)“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二)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1、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三)、五行相生、相克、制化与胜复(生理)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注: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木火土金水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木)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内经)注: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木火土金水3.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制化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内经图翼-运气上:“盖造化之机,不可不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木火土金水五行制化图中,木以(+)生火,则火得生为(++);火以(++)生土,则土得生应为(+++),但木以(+)克土,土被克则还有(++);土以(++)生金,金得生则应为(+++),但火以(++)克金,则金被克还有(+);金以(+)生水,水得生则为(++),但土以(++)克水,则水实为(0);同时金以(+)克木,则木原(+)之亢盛因被克而复得平也为(0)。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体是(0),即稳定不变。++++++004.五行胜复(子复母仇)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胜气的出现,有两种情况:.由于五行中一行的太过,即绝对亢盛;.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不足而致其所不胜的相对偏盛。复气:是因为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而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复平。木火土金水+复气—+—+胜气五行胜复规律:五行胜复属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胜气,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余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如上图)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土,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注: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因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其所不胜,是为复气,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四)、五行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病理)1.五行相乘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乘次序:木→土→水→火→金(→木)相乘原因:太过、不及.太过所致相乘:如木旺乘土.不及所致相乘:如土虚木乘火土金水木2.五行相侮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相侮原因:太过、不及.太过所致相侮:如木反侮金.不及所致相侮:如土虚水侮木火土金水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主要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过度克制,.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反向克制。二者联系: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均可由“太过”“不及”引起,且相乘与相侮可同时发生。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3.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母的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结果母子皆异常。一般规律是:母虚→子虚→母子两虚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干枯,结果水竭木枯。(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到母的一行,结果母子皆异常。一般规律是:①子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如:心火盛,引动肝火,而心肝火旺。②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子来乘母”如:肝火盛,下劫肾阴,而肝旺肾阴亏虚。③子弱→母虚→子母俱虚如:肝阴虚,致肾阴虚,而肝肾阴虚,心血虚,致肝血虚,而心肝血虚。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指导疾病的诊断(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2.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五行特性)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附)附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土生金:脾气运化,散精,上归于肺,使肺宣肃正常;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肾藏精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防肝阳上亢。(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肝木条达,可疏泄脾土之壅滞;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3)以五行制化、胜复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省)(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传变:母子相及规律阐释2、相克关系传变:乘、侮规律阐释(太过、不及)3、五脏病变传变规律(总汇)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相乘;病传至肺,为相侮。4、五行传变与疾病顺逆轻母病及子相生规律传变子病及母生克规律传变相侮(色脉不合)重相乘相克规律传变5.主时之脏受气发病肝心脾肺肾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乘侮(三)指导疾病的诊断1、用于指导四诊(1)从本脏所主色、味、脉来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2)从出现它脏所主色、脉来分析疾病的传变情况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1)根据五色之间相胜关系判断顺逆“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2)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顺。素问-五脏生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3、“四诊合参”(四)指导疾病的治疗1.指导脏腑用药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黄色、甘味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肾2.控制疾病的传变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盛则传,虚则受”),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3.确定治则治法(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基本治疗原则:补母“虚则补其母”泻子“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亦称滋养肺肾法。(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基本治疗原则:抑强扶弱治法: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又称为敦土利水法。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相结合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4.指导针灸取穴六腑阳经:金水木火土五输穴:井荥俞经合五脏阴经:木火土金水肝经实证本经补泻法:肝经:本穴木穴井穴:大敦子穴火穴荥穴:行间异经补泻法:子经心经:本穴火穴荥穴:少府肝经虚证本经补泻法:肝经:本穴木穴井穴:大敦母穴水穴合穴:曲泉异经补泻法:母经肾经:本穴水穴合穴:阴谷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情志相胜疗法:依据情志五行归属,五行生克规律,以情志相互制约的关系治疗精神情志疾患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五行学说对于养生的意义春季,青色、酸味入肝,青色的蔬菜水果,如青苹果、菠菜等可以养肝;夏季,赤色、苦味入心,红色西红柿、红萝卜、红苋菜、赤豆(红豆)花生、红枣、海蛰头以及相应色的水果,可补泻心火;长夏,黄色、甘味入脾,黄色的蔬菜食物,如黄玉米、金瓜、南瓜、柿
本文标题:五行学说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9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