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二十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考点展示2.知识概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与发展核心考点突破高效复习导航20.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抓住一个高考重点突破一个高考难点高考典例典例1典例2典例3典例4规避一个易失分点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就越大。第20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考点展示(1)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知识概览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采取外交政策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考点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含义;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国际竞争的实质。★★★本考点近三年有6次命题,属于中频考点。高考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结合大国关系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相关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命题揭密复习要求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㈠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1.和平问题⑴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⑵地位: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考点一、时代的主题②(影响和平问题的因素)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有的大国常常打“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B、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⑶原因:①和平的可能性: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2.发展问题⑴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⑵地位: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⑶原因:①发展具有现实可能性: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②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发展问题的因素):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⑷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源: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证。【特别提示】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解决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发展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提示】“两个问题”与“两个主题”的关系(1)“和平问题”与“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①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问题。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②这两个问题的概念又是有联系的,表现在:和平问题与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都是讲述和平与战争这个政治问题,前者讲述问题本身,后者讲述问题的现状。(2)“发展问题”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①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指发展具有现实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流。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又是有联系的,表现在:发展问题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都是讲述经济问题,前者讲述问题本身,后者讲述问题的现状。(2011年高考江苏卷19)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海南会晤并发表了《三亚宣言》。针对当前西亚、北非以及西亚地区的动荡局势,宣言主张冲突各方应通过和平手段和对话方式解决分歧,衷心希望相关国家和平、稳定、繁荣、进步。这表明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B.每个国家都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C.维护世界和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解析】《三亚宣言》要求通过和平来促进地区的稳定、繁荣,因此A项不能入选,C项入选。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对外政策不同,因此,B、D两项不选。对点精练【2013·全国大纲卷】2012年3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中国秉持这一立场是因为()①核扩散会加剧军备竞争,违背世界各国的利益②核恐怖主义会增加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③核扩散会助长强权政治,导致世界战争不可避免④反对核扩散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对点精练【2013·天津卷】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这表明()A.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B.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C.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对点精练(2012·福建)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D.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本题以世界粮食安全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由于国家性质不同,国家根本利益存在差别;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A、D本身说法不对。B与题意无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体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典例1】训练解析答案请完成《创新设计》P116对应训练1,2题。(1)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____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基础——目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4.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国际新秩序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考点二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1、中国关于建设和谐世界主张:⑴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⑵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⑶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⑷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⑸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国主张: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2、评价:中国的主张和作为,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态度:中国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误区警示】对于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注意:对于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考点二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2012年高考四川卷)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析】注意材料的切入点和考查指向: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说的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各个民族和国家丰富多彩优秀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天下太平。故应选:B。对点精练考点三、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目前,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5、多极化进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斗争的演变过程。霸权主义将长期存在,影响着国际和平与安全。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6、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影响: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特别提示】对世界多极化应着重从其意义和现状上来认识(1)其意义: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平衡国际力量,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中国支持、推动多极化的原因。(2)其现状: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即一方面看到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要看到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其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且充满斗争的演变过程。而且,伴随多极化的发展,国际关系在不断调整,各国间合作在加强,竞争也在加剧。【特别提示】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关系⑴含义不同:①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它是从经济角度反映当今世界相互联系依赖加强的趋势②世界多极化是相对两极格局和单极世界而言的,世界在形成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各种力量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②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⑵原因不同⑶表现不同⑷联系:二者存在紧密联系:①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的挑战。而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通过建立国际新秩序来解决。②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考点四当代国
本文标题: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38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