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本章主要内容:发展历史理论来源理论假设治疗方法与技巧治疗过程总结二、理论来源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theory)社会学的角色理论(roletheory)人类学的家庭理论学习理论(learningtheory)系统理论(systemstheory)其它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1856—1939)1873入维也纳大学学医学1881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开始用催眠术治疗癔症1895创立精神分析(自由联想)1909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发表演讲轰动1930获哥德奖金1938离开维也纳去伦敦1939、9、23死于口腔癌人格结构理论本我(id):人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以生物本能的合流驱动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ego):人格的意识结构部分,自己可以意识到的“我”,能知觉自身的需要,主要作用是处理个体和现实的关系,使个体的欲望适应现实。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superego):道德化的我,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道德规范、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良心、理性,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按照“理想原则”行事。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依赖人格中三种力量的平衡。从健康的立场来讲,本我、自我和超我必须有均衡的发展。本我极力保存自己,超我的作用是积极配合社会规范控制和监督自己。至于自我,它一方面要处理本我的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要符合超我要求,积极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如果本我和超我任何一方占优势,很可能会产生不正常的功能,以致个体的人会出现身体上的毛病和怪异的行为。人性观1.人同时具有生与死的本能;2.人生的目标其实就是死亡;3.人的行为受潜意识支配;4.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性的内驱力和侵略性的冲动;5.成人行为大部分受5岁前非理性动力、潜意识动机、生物性本能和性心理发展经验的影响;6.人所有的行为是寻快乐、避痛苦的;7.人是个有限的能量系统,在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分配中,当其中之一操纵控制权的时候,就会抑制了其他两个系统的运作。性理论(个人的性发展)口腔期:0—1·5岁。一切欲望的满足和人际关系重心都在口部。婴儿通过唇、口的吸吮、咬、吃等口部动作获得快感。肛门期:1.5—3岁。生活重心及人际关系重心转到排泄。通过延迟、延长排便的时间来获取性愉悦。性蕾期:3—6岁。开始把性转移到外界,注意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父母的爱恋具有排斥同性父母的倾向。潜伏期:6—12岁。儿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宣泄、升华性能量。生殖期:12岁—成人。通过正常的性行为求得满足。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成长不但是身体上的,而且是心理上的。他指出人的性欲从婴儿时期就出现了,一个孩子到了5岁,应该已经经历了三个性欲阶段。口腔期:—通过欲望的满足而建立对世界的安全感和对人的基本信赖。如遇挫折,就易变得不信任人、缺乏安全感。—通过与他人关系而肯定自我界限,但尚未稳定。如遇挫折,便会呈现幻觉、投射、否认等心理防御机制。—此阶段被假设为精神分裂症、情感精神病、妄想精神病等发源的关键期。肛门期:—通过学习控制排便培养自治自律。如受困难,转移、反向行为、解脱等防御机制。此阶段为强迫症的根源。性蕾期:—此阶段发生忌父恋母情结。如不能正常解决,对将来性心理发展有极大障碍,造成各种性异常:裸露癖、恋物癖、窥阴癖、同性恋等。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如果某一阶段发生停滞或倒退,就可能导致心理异常。人格是由幼年经历所决定的。大部分创伤性、阻碍成长的经历通常发生在5岁之前,而且主要是性心理发展中的障碍。精神分析就是要试图揭示案主的性心理发展在哪一阶段遭到破坏,到底曾发生过什么创伤性事件。只要案主能有知觉地重新经历一次创伤性事件,达到领悟和调整,使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做出控制时,正常的性发展就会重新开始,而神经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含义:1、个体在精神受到干扰时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2、个体在潜意识中自动进行克服心理冲突时所导致的焦虑、以保护自我的方法。3、这样一套防御机制对于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人面对复杂人生所需要的一种调整。4、滥用心理防御机制是危险的,经常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逃避现实甚至会发展成为精神病。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否认(denial):将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定,当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稳。2.隐抑(depression):把一些不能够忍受或会引起个人极大冲突和矛盾的念头、感受或冲动,在还未发觉之前便作了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使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得以保持心境的安宁。3.解脱(undoing):用象征性事情或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补救自己心理上的不舒服。4.认同(identification):选择性地模仿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来肯定自己。5.补偿(compensation):设法弥补个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憾来减轻不适感。6.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尽量收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当作很合理地去加以强调,使犯错的事实不再困扰自己。7.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所不能够接受的性格、特征、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8.转移(displacement):我们在被人激怒和欺压时,往往想作出报复,但是有时因为地位和社会规范,我们不可能直接向当事人发泄内心的情绪,结果就会在某个时间选择一个适当的人作为自己情绪转移的对象。9.酸葡萄(sourgrapes):将自己过去追求的东西加以贬抑和打击,消除内心的失望和沮丧。10.甜柠檬(sweetlemon):说服自己凡是自己拥有的就是美好的,强调事情的美好一面。三、理论假设(一)对个人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假设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互相作用、彼此影响。因此,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人际关系、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是重要的研究范围。基于这一观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就有“人在情境中”(person-in-situation)这个从系统理论借用过来的独特概念。换言之,研究一个人,一定要同时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即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场所等。(二)对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具体假设1、个人早年所经历的事物、所树立的观念、所学习到的技巧、知识和态度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个人今时今日的一切。因此,了解其早年经历对了解个人的现在和将来有很大的帮助。2、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及其家庭和社会角色对超我(superego)和自我理想(egoideal)的建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3、个人的沟通能力取决于个人的自我强度(egostrength)、自我防御能力(egodefenses)、知觉(perception)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工作员不但要探索问题的背景和成因,也要重视现时人格的强度。3、个人的沟通能力取决于个人的自我强度(egostrength)[包括理解力、判断力、冲动控制力、自我理想、自我防御能力(egodefenses)等]、的影响。因此,工作员不但要探索问题的背景和成因,也要重视现时人格的强度。基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理论和自我心理学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影响。四、治疗过程:研究—诊断—治疗(一)心理社会研究(psychosocialstudy)界定:观察并把观察所得的资料有系统地整合的过程。资料:案主的问题情境案主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案主曾如何处理过这些问题案主认为是什么使他遇到这些问题案主的背景资料案主的家庭关系、社会环境资料案主生理、心理情况注意:关心的重点是案主的意识层面(consciouslevel),不是潜意识(unconscious)的层面。(二)诊断(diagnosis)1、界定:在整理、归纳及分析由研究中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性质作出评估和推理的过程。2、种类:A.心理动态诊断(dynamicdiagnosis):研究形成案主人格的三大动力即超我、自我和本我之间的互动,重点是超我的强弱程度和自我的调节功能。B.根由诊断(etiologicaldiagnosis):把案主过去经历与现今行为间的互动做垂直线的分析。C.分类诊断(classifactorydiagnosis):把案主各方面功能就是生理健康、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进行临床评估。(三)治疗(treatment)界定:结合案主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促进问题解决和个人成长。目标:减低案主的焦虑不安;减低“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增强其自我适应能力和“人在情境”系统的功能;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改善案主的环境。种类:直接治疗——工作员直接与案主接触进行工作。间接治疗——为案主寻找和建立支持系统。五、治疗技术非反映治疗技术: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反映治疗技术:人在情境中讨论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人格发展反映讨论1、非反映治疗技术(1)支持(sustainment):工作员透过表示了解、接受、信任和乐意帮助的态度去减低当事人来求助时的不安和焦虑,并与其建立信任性的关系。专注的倾听、温情的语调、不时点头、友善的脸容等都是表示支持的有效技巧。支持也可以是一些实物的帮助。Hollis称之为爱的礼物(giftsoflove),即是为当事人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好让他们知道工作员关怀和真正想帮助他们。(2)直接影响:界定:工作员直接或间接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来强化或消除案主的某些行为或情绪。方法:不同强度的直接影响方式如下图非强建忠坚干指指导导调议告持预性性a.强调:工作员用点头同意或表示重视的态度去鼓励当事人实践一些他本来已有的念头。b.提议:工作员提出某些意见,由当事人自己作出取舍的决定。c.忠告:工作员向当事人提出指导或一些他认为当事人必须采取的行动。d.坚持:对于较严重的事态,如离家出走、伤害别人等会引致不良后果的情况,工作员在时间紧促的环境下便要当机立断地向当事人指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提出他应该采取的行动。e.干预:处理紧急情况,如把受虐待的孩子带离家庭或把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强行带院治疗等。(3)探索—描述—宣泄界定:工作员运用沟通技术鼓励并与案主共同探索、描述案主的有关事件和经历,达至释放负面情绪。意义:此方法运用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始终。内容:愤怒和憎恨;悲伤反应;内疚感;焦虑。注意:视案主情况而定,不可过度或滥用。防止引发破坏性和满足自怜及自虐人的需要。2、反映讨论技术界定:运用同理、评语、提问和解释等技巧来反映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方法:人在情境中的反映讨论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人格发展反映讨论七、评价主导性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开放治疗方法和技术的细腻与丰富应用范围广泛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6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8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