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格测验人格测验第一节人格测验概述第二节自陈量表第三节评定量表第四节投射测验第五节其他人格测量方法第一节人格测验概述一、人格的内涵狭义的人格界定为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等特质。第一节人格测验概述一、人格的内涵二、人格测验的发展简史1、人格测量的现象学时期,如颅相学、面相学。2、科学的人格测验时期,从高尔顿提出通过观察社会情境中人们的活动来评估人的性情、脾气到克瑞普林(E.Krapelin)的自由联想和后来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第一节人格测验概述一、人格的内涵二、人格测验的发展简史三、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一)合理建构法(二)经验标准法(三)因素分析法(四)综合技术第一节人格测验概述一、人格的内涵二、人格测验的发展简史三、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四、人格测验的类型(一)自陈量表(二)评定量表(三)投射测验一、人格的内涵人格是一个抽象而笼统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人格问题,如“这个人怎么样”“他是一个怪人”……我们通常从个性方面或者从道德意义上评价某个人的人格。人格具有整体性。人格是一种个人特质与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行为特征整体。人格还具有动态性和稳定性。人格是动态变化的,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然而,在发展和变化中,人格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人格测量便毫无意义。一、人格的内涵在心理学中,人格的含义由于理论派别的不同而不同。广义的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能力、兴趣、态度、气质、性格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这些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个体整体行为的特征。狭义的人格界定为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等特质。二、人格测验的发展简史人格测量的现象学时期在我国历史和外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测量人格的尝试,如颅相学、面相学等。颅相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可以通过触摸其头骨来分析,某部位隆起就可确定他具有与该区域有关的性格;面相学则通过观察人的面部特征来确定个人的性格及吉凶祸福。以上两种方法皆采用观察现象或外部特征的方法,强调先天作用,有宿命论的思想,现在已被摒弃了。二、人格测验的发展简史科学的人格测验时期高尔顿于1884年提出:构成我们行为的品格,是一种明确的东西,所以应该加以测量。他尝试通过记录心跳和脉搏的变化来测量情绪,通过观察社会情境中人们的活动来评估人的性情、脾气等人格特征。这一切标志着科学地评估性格的开始。克瑞普林(E.Krapelin)则是人格测验的先驱,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近几年来,经过心理学家的努力,已发展了许多科学地评估人格的技术,并发表了具备优良特性的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为评价人格提供了科学工具。三、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一)合理建构法(二)经验标准法(三)因素分析法(四)综合技术(一)合理建构法要求在某种人格理论指导下确定所要探讨的个性特征的结构并据此编制测验,故又称推理法。用这种方法编制问卷时,题目选择必须使其内容能测量要测的人格特征,内容效度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就是根据莫瑞(H.A.Murry)提出的15种需要,选择了一套内容上反映这些需要的题目,组成了15个分量表,测验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密、省察、求助、支配、谦逊、助人、变通、坚毅、性爱、攻击这15种需要。对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这往往不容易保证。同时,由于依据内容本身取舍题目,因此会导致测验项目与测验目的联系太明显,即题目表面效度过高,这会影响测验的有效性。(二)经验标准法完全依据经验来选择题目。首先抽取已被公认为不同类型的几组被试,并以此为经验效标,对被试施测编好的大批题目,选出那些能把不同类型被试区分开的题目组成人格测验。著名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就是采用经验法编制的。它将大量题目施测于效标组(即临床上已诊断为各种心理异常的被试)和控制组(正常的被试),比较两组被试对每题的反应,凡是能区别出效标组和控制组的题目则保留下来,构成问卷。自由度大,不受理论限制。由于是根据经验效标选择题目,因此其实证效度较好。困难之处在于难以找到各种典型的被试样本。(三)因素分析法依据因素分析的统计结果来选取题目,具体方法是:先给被试样本施测大量的题目,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几个因素。一种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同一因素内的各题目之间有较高的相关,不同因素内的题目之间相关很低。测量这几种因素的题目就构成了人格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卡特尔将奥尔波特(G.W.Allport)从字典中选出的17953个描述人格的形容词归类,获得171个特质名称,然后让被试评定。第一次因素分析得到35种特质,再经被试评定,第二次因素分析得到12种人格根源特质。此后根据这12种特质编制问卷,再做因素分析,又得到4个因素,从而产生了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三)因素分析法优点:在于统计技术的先进性和量表的单维性缺点:即因素分析的结果取决于被试和题目,如果换了题目和被试再进行因素分析,有可能得到不同的人格特质。因素的命名具有主观性,量表缺乏实证效度的支持。(四)综合技术当今,编制问卷的趋势是将以上三种技术综合利用。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理论构想编制和搜集题目然后将问卷施测于效标组和正常组,考查题目是否能区分被试,被试的反应是否如理论所预测的那样,据此筛选题目最后对题目做因素分析,看被试的反应是否符合原来的理论构想,是否分量表之间相关低,而分量表内题目之间相关高。杰克逊人格问卷(JPI)便是采用这种综合技术编制的。四、人格测验的类型(一)自陈量表(二)评定量表(三)投射测验(一)自陈量表又称自陈问卷,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依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去逐一回答,以此衡量个人的性格特征。最早的自陈量表是伍德沃斯(R.S.Woodworth)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用于考察士兵对军队生活的适应性,并淘汰军队中的情绪障碍者。该调查表的问题涉及变态的恐怖反应、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睡眠障碍以及其它身心症状等。后来被奉为人格量表的蓝本。(一)自陈量表自陈量表通常采用的题目形式有以下几种。1.是非式。例如:你曾经害怕自己发疯吗?是否2.折中是非式。例如:你喜欢户外活动吗?是否不一定3.选择式。例如:A当遇到失败时我会意志消沉。B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会感到紧张。4.文字量表式。例如:我所喜欢的人大多是A.拘谨缄默的B-介于A、C之间C.善于交际的5.数字量表式。例如:我担心考试失败54321(5代表经常,4代表多次,3代表偶尔,2代表极少,1代表从不)(一)自陈量表自陈量表假设被试充分地了解自己,并且能对题目作真实的回答。这显然是靠不住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各个方面作全面而正确的观察;同时,在个人评估自己行为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反应定势。首先,被试往往对社会赞许性强的题目作肯定回答,对具有社会否定特征的题目作否定回答,例如“我从来不撒谎”,有些被试就会回答“是”。其次,还会出现反应的肯定定势、极端定势、谨慎定势及猜测定势等倾向,例如被试会对题目大部分采用“是…是…是…或“否…否…否的回答,而不考虑内容如何。这种反应方式有可能反映了个体的一部分个性特征,也有可能是个体有意不作真实回答。(一)自陈量表另外,研究表明,在指导语有意要求或测验标题内容明显时,被试会歪曲自己对问卷的真实反应。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人格测验的困难,为避免这些倾向,一方面可以通过测验指导语,使被试能够真实回答;另一方面可以用题目的巧妙设计来避免上述的极端、折中、默认、肯定等反应心向。此外,许多人格测验还设计了检查反应定势的效度量表,如果该量表的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就视作答为无效。(二)评定量表通常由一组描述个体特征或特质的词或句子组成,要求由他人经过观察对某个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作出评价。严格地说,它并非是一种测验,而是观察和晤谈的延伸。观察和晤谈是了解人格的一种途径,但这种途径是非正式的和非量化的。评定量表是对观察、晤谈内容的总结。由观察者在评定量表上评价他人,将观察结果系统化和数量化,因此评定量表可以说是观察法和测验法的结合。(二)评定量表评定量表在形式上与自陈量表相似。只是作答者是他人而已,要求选择和被试最相符的一项。最早是由高尔顿创制的,现在广泛地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评定量表的结果常作为编制人格测验的效标资料。(二)评定量表的形式1.数字评定量表提供一个顺序的数字系列,由评定者根据被试的行为确定一个数值。例如评定个体的服装审美,可以编制数字评定量表。例:服装体现一个人的气质12345服装搭配应有品位12345“1”表示不同意;“2”表示稍不同意;“3”表示说不准;“4”表示稍同意;“5”表示同意。(二)评定量表的形式2.描述评定量表对所要评定的行为提供一组具有顺序性的文字描述,如好、中、差等,由评定者选出一个适合被试的描述。描述评定量表可以与数字量表结合起来,对每一描述赋予一个数字等级,还可与图表结合起来。例:请选择最符合被评者行为的描述:他的谈锋如何?喋喋不休,善于辞令,只答问题,倾向于听,沉默寡言。他的社交如何?常处于领袖地位,善于社交,社交有限,常回避,害羞,不易与人交流。(二)评定量表的形式3.标准评定量表事先提供不同类型人的行为标准,由评定者将这些标准与被试的行为对照,看被试最像哪一类人,由此获得被试特质的估计。(二)评定量表的形式4.强迫选择评定量表此类量表中,提供许多组词汇或陈述句,要求评定者选出与被评者最相似或最不相似的词、句子。在有些情况下可有四个句子或词。强迫选择评定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评定误差。(二)评定量表的形式5.检核量表提供一个由许多形容词、名词或陈述句构成的一览表,要求评定者将表中所列与被评者的行为逐一对照,将其中所有能描述被评者人格的词或项目圈出来,只需作“是”或“否”的判断,最后对结果加以分析。检核表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获得被评者人格特征的方法,编制比自陈量表要简单一些。检核表有时也可作为一种自评量表来使用,考察被试的自我观念。比较常用的检核表有问题检核表和形容词检核表。(二)评定量表的形式问题检核表主要用来探查行为或情绪障碍,观察者或被试只需将符合其情况的问题圈出,最后便可评定问题所在。形容词检核表则是要求被试阅读形容词,并划出与被试相符的形容词。比较常用的形容词检核表是由高夫(H.G.Cough)等编制的,简称为ACL(AdjectiveCheckList),由300个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形容词组成,要求被试在15~20分钟内完成。反应可在24个方面记分(其中15个量表是根据爱德华15种需要编制的),其他9个量表则是根据不同团体的反应差异编制出来的。(二)评定量表评定量表简单易行,但也会有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误差:在评定时吹毛求疵,过分严厉。②宽容误差:对任何一个被试都选用较优的评语,给分过宽,不愿给人作出不好的评定,使分数集中在量表的上端。③趋中误差:倾向于将被试评为中间水平,避免以上的极端评定。以上三种评定都会缩小分数分布的范围而使评分的区分度降低。(二)评定量表④逻辑误差:有些评定者把他认为相互关联的特质都作同样的评定。⑤“光环”效应:对一个人总的看法影响了对具体特质的评定,或以偏概全,对某一方面的看法影响了对其他方面的评定。⑥认知误差:由于评定者不了解、不熟悉被试而导致的误差。(二)评定量表为了减少评定的误差,使评定量表更有效,一般可采用如下的一些措施。①对于评定的目标特质应作明确的定义,目标应尽量具体。若必须作综合评定,则应由一些具体评定组成。作为评定者,必须对评定目标反复理解,切实地把握所评特质的含义,并熟悉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②对于评定的结果应作详细的描述,而不能只是用简单的数字或形容词,最好对关键性的行为做出明确说明。(二)评定量表③必须让评定者对被试作充分的观察,搜集
本文标题:人格测量方式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7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