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 2017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根据:事件对患者影响程度决定Ⅰ级事件(警告事件)Ⅱ级事件(不良事件)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Ⅳ级事件(隐患事件)(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时间报告暂行规定》执行。(二)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非处罚性的原则进行上报和处理。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4、公开性: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一)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部门、护理部或质量控制科报告。(二)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事件时,应在24h内在医院信息系统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打印,上报人员签字后上报相关主管部门。(三)Ⅲ、Ⅳ级事件报告流程报告人在3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内在医院信息系统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打印,上报人员签字后上报相关主管部门。(二)医务科: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2、对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3、每个季度将发生频率较高(每月或数月发生一次)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组织相关部门或科室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4、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三)护理部: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护理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每季度将统计、分析结果汇总,由客主人签字后上报医务科。2、对全院上报的护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3、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1.主动报告III、IV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给予毎例80元的奖励,不主动上报的毎例给予160元的处罚。2.发生I级、II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或迟报、瞒报的个人,给予毎例360元的处罚。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纠纷发生有利医院进行医疗质量缺陷管理,完善工作流程,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制定相应规范影像科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各类造影、增强所使用的碘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部分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影像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引起患者对影像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CT磁共振科工作中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安全事件1.MR禁忌症2.各类检查的误漏诊。3.未能按限时要求检查或出报告。4.同一病人前后报告不一致。5.碘过敏反应。6.发错诊断报告或胶片。7.病人遗忘在MR检查室8.防跌倒、防坠床9.患者隐私权益10.孕妇、幼儿的CT检查病人及陪护人员体内铁磁样物质、随身电子器械、金属物品认真检查并除去检查部位的金属饰物和异物,如发卡、耳环等,防止产生伪影。入院CT检查,出院送报告病人检查完毕安安全全离开!我们快快乐乐下班!
本文标题:2017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