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二篇个体行为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能力传记特点学习•什么是能力•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着喇叭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一、能力(ability)•定义:指的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它是对个体现在所能做的事情的一种评估。1.1能力的特点•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是指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其特点:•第一,能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借助外在的活动才能表现。••第二,只有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才是能力。1.2能力的分类•心理能力(intellectualabilities):即从事那些如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体质能力(physicalabilities):工作中对身体所需要的能力,包括力量,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耐力公安老板谍报员财务总监哲学家相声演员飞行员心理能力9种基本的体质能力1.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技能:是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经过练习而获得并巩固的某种基本操作或活动方式。•能力:则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主观条件。1.4管理者需要什么样技能美国学者开卡茨在《管理者的技能》(1955)书中指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三方面的技能:•(1)技术技能:•应用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2)人文技能:•即与人共事的能力。••(3)观念(概念)技能•分析和诊断复杂情况的能力•管理技能模型:•下图表示企业组织的不同管理层次所需的管理技能有不同的结构。启示:•对下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更多技术的技能。对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联系上层,管理下层•对上层管理者:需要更强的观念技能。•当一个管理者从较低管理阶层上升到较高管理阶层时,他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减少,观念技能增多,人文技能都重要。•结论:社会交往和人文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的晋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传统的晋升是以绩效为基础的历史假设提出了挑战•钢铁大王卡内基:15%的业务技能,85%的人际交往关系技能,就是100%的成功1.5管理者的主要活动•弗雷德·鲁散研究:在组织中,晋升最快的和工作最出色的管理者工作的重点?••他发现管理者主要从事四类管理活动:•(1)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控制•(2)沟通活动:交流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培训、管理冲突•(4)社会活动:社交,与外部的交往,政府、其他组织的人、行业的人1.6能力的测度•IQ=(MA/CA)*100MA:心理年龄。智力年龄(心理年龄,MA)代表智力达到的年龄水平••CA:生理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测验的方法:速度测验、语言测验、创造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智力测验、情绪测验等。法国心理学家特曼(L.M.Terman)、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韦克斯勒智力分布表•1.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蛇B.大树C.老虎•2.在下列分数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3/5B.3/7C.3/9•3.男孩对男子,正如女孩对______.•A.青年B.孩子C.夫人D.姑娘E.妇女•4.如果笔相对于写字,那么书相于______.•A.娱乐B.阅读C.学文化D.解除疲劳•5.马之于马厩,正如人之于______.•A.牛棚B.马车C.房屋D.农场E.楼房二、学习•定义:是指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2.1行为塑造(强化理论)•管理者常常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个体的学习,塑造个体的行为,这一个过程称为行为塑造。积极强化:当一种反应之后伴随着愉快事件时,称为积极强化,如管理者的称赞、表扬等消极强化:当一种反应之后人们做出的是中止或逃离不愉快的行为时,称为----如小孩懈怠家长做作业的要求。惩罚:是指设置了令人不快的条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不良行为忽视:取消维持某一行为的所有强化物的办法•如果员工上班不再迟到,则管理者就停止对他的批评,这种强化属于•选项:•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忽视2.2强化程序•连续强化程序:•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间断强化程序:•并不是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予强化2.3间断强化•从强化的对象行为与强化的时间角度:•1)间距强化•取决于上次强化过后所经历的时间,个体在第一次恰当的行为之后要再经历一段时间才会得到强化。•2)比率强化•取决于被试者做出反应的数量,当某一具体行为重复了一定数量后个体才可能得到强化。4)间距强化:固定时距和可变时距•可变时距:如果根据时间分配奖励,但强化物是不可预测的,叫----•固定时距:如果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给予一次强化,这种方式称为固定时距。•(在这里,关键的变量是时间,而且是必须持续的进行5)比率强化:可变比率和固定比率•可变比率:当奖励根据个体行为的差异而发生变化是,这种方式可称为---••固定比率:当个体的反应积累到一个固定数目后,变给予奖励。•每完成一定工作量,领取一定报酬,即计件工资,属于•a、固定间隔强化•b、固定比率强化•c、可变间隔强化•d、可变比率强化•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A.固定比率B.可变比率•C.可变间距D.固定间距2.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比如,学生反复练习乘法口诀,最后能背出来出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研究外在可观察的行为,它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受环境影响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伊万巴甫洛夫)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与直接经验)无条件刺激物有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学习:指的是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有条件的刺激物多次相互匹配时,条件刺激物就会变成无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结论:行为的产生要么是反射性的,或者是先天的。•1、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中性刺激D非刺激•2、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由食物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A条件反应B无条件反应C操作反应D经典反应•3、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A条件反应B无条件反应C操作反应D经典反应A•4、在条件反射建立后,若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条件反应会:•A获得B消退C消失D同化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行为:指的是主动的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性或先天的••特点:可以通过强化来巩固行为并增加其重复的可能性•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理论认为:•A、正强化要保持间断性,负强化要保持连续性•B、正强化要保持连续性,负强化也要保持连续性•C、正强化要保持连续性,负强化要保持间断性•D、正强化要保持间断性,负强化也要保持间断性社会学习理论•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这种人为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的观点,称为社会学习理论。•榜样对个体的影响:•(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制过程•(4)强化过程
本文标题: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0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