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用有限的原理解决无限的发明问题目录CONTENTS概述A39个工程参数B40条发明原理C工具应用DPART1概述俄文:теории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英文:TeoriyaResheniyaIzobreatatelskikhZadatch(音译)中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阿奇舒勒团队250万份专利TRIZ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它讲的是什么?干什么用的?一套以人为导向的知识系统之系统化创新问题解决方法,强调发明或创新可依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而非仅是随机或天马行空的脑力刺激。组成部分39个工程参数40条发明原理矛盾矩阵PART239个工程参数1运动物体的重量14强度27可靠性2静止物体的重量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28测试精度3运动物体的长度16静止物体作用时间29制造精度4静止物体的长度17温度30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性5运动物体的面积18光照度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6静止物体的面积19运动物体的能量32可制造性7运动物体的体积20静止物体的能量33可操作性8静止物体的体积21功率34可维修性9速度22能量损失35适应性及多用性10力23物质损失36装置的复杂性11应力或压力24信息损失37监控与测试的困难程度12形状25时间损失38自动化程度13结构的稳定性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39生产率工程参数1)运动物体的重量在重力场中运动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如运动物体作用于其支撑或悬挂装置上的力。2)静止物体的重量在重力场中静止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如静止物体作用于其支撑或悬挂装置上的力。3)运动物体的长度运动物体的任意线性尺寸,不一定是最长的,都认为是其长度。4)静止物体的长度静止物体的任意线性尺寸,不一定是最长的,都认为是其长度。5)运动物体的面积运动物体内部或外部所具有的表面或部分表面的面积。工程参数6)静止物体的面积静止物体内部或外部所具有的表面或部分表面的面积。7)运动物体的体积运动物体所占有的空间体积。8)静止物体的体积静止物体所占有的空间体积。9)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过程或活动与时间之比。工程参数10)力力是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牛顿力学,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之积;在TRIZ中,力是试图改变物体状态的任何作用。11)应力或压力单位面积上的力。12)形状物体外部轮廓,或系统的外貌。13)结构的稳定性系统的完整性及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磨损、化学分解及拆卸都降低稳定性。工程参数14)强度强度是指物体抵抗外力作用使之变化的能力。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运动物体完成规定动作的时间、服务期;两次误动作之间的时间也是作用时间的一种度量。16)静止物体作用时间静止物体完成规定动作的时间、服务期;两次误动作之间的时间也是作用时间的一种度量。17)温度物体或系统所处的热状态,包括其他热参数,如影响改变温度变化速度的热容量。18)光照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系统的光照特性,如亮度,光线质量。工程参数19)运动物体的能量能量是物体做功的一种度量;在经典力学中,能量等于力与距离的乘积;能量也包括电能、热能及核能等。20)静止物体的能量能量是物体做功的一种度量;在经典力学中,能量等于力与距离的乘积;能量也包括电能、热能及核能等。2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即利用能量的速度。22)能量损失作无用功的能量;为了减少能量损失,需要不同的技术来改善能量的利用。23)物质损失部分或全部、永久或临时的材料、部件或子系统等物质的损失。工程参数24)信息损失部分或全部、永久或临时的数据损失。25)时间损失时间是指一项活动所延续的时间间隔;改进时间的损失指减少一项活动所花费的时间。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材料、部件及子系统等的数量,它们可以被部分或全部、临时或永久的被改变。27)可靠性系统在规定的方法及状态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28)测试精度系统特征的实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减少误差将提高测试精度。工程参数29)制造精度系统或物体的实际性能与所需性能之间的误差。30)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性物体对受外部或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程度。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将降低物体或系统的效率,或完成功能的质量;这些有害因素是由物体或系统操作的一部分而产生的。32)可制造性物体或系统制造过程中简单、方便的程度。工程参数33)可操作性要完成的操作应需要较少的操作者、较少的步骤以及使用尽可能简单的工具。一个操作的产出要尽可能多。34)可维修性对于系统可能出现失误所进行的维修要时间短、方便和简单。35)适应性及多用性物体或系统响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或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能力。工程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系统中元件数目及多样性,如果用户也是系统中的元素将增加系统的复杂性。掌握系统的难易程度是其复杂性的一种度量。37)监控与测试的困难程度如果一个系统复杂、成本高、需要较长的时间建造及使用,或部件与部件之间关系复杂,都使得系统的监控与测试困难;测试精度高,增加了测试的成本也是测试困难的一种标志。工程参数38)自动化程度指系统或物体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能力;自动化程度的最低级别是完全人工操作;最高级别是机器能自动感知所需的操作、自动编程和对操作自动监控;中等级别的需要人工编程、人工观察正在进行的操作、改变正在进行的操作及重新编程。39)生产率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能或操作数。工程参数PART340条发明原理1分割11事先防范21减少有害作用时间31多孔材料2抽取12等势22变害为利32改变颜色、拟态3局部质量13反向作用23反馈33同质性4增加不对称性14曲率增加24借助中介物34抛弃或再生5组合、合并15动态特性25自服务35物理或化学参数变化6多用性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26复制36相变7嵌套17一维变多维27廉价替代品37热膨胀8重量补偿18机械振动28机械系统替代38加速氧化9预先反作用19周期性动作29气压或液压结构39惰性环境10预先作用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0柔性壳体或薄膜40复合材料发明原理1、分割:将物体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使物体成为可组合的(易于拆卸和组装)的部分;提高物体的分割程度或分散程度。发明原理2、抽取:抽取产生负面影响(干扰)的部分或属性、抽取必要的部分或属性。发明原理3、局部质量:将均匀的结构、环境、作用改为不均匀的;让物体各部们具有不同功能;让物体各部位处于各支作的最佳工作状态。发明原理4、增加不对称性:改变对称性或增加不对称性来实现增强或保障安全的目的发明原理5组合、合并:将两种或多种功能合并,以实现综合功能发明原理6、多用性:将物体具有复合功能以代替其它功能发明原理7、嵌套:把一个物体嵌入第二个物体,再将这两个物体嵌入第三个物体……;让某物体穿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发明原理8、重量补偿:将某一物体与另一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补偿其重量;通过相互作用,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浮力实现重力补偿发明原理9、预先反作用:事先施加反作用,消除不利影响、如果一个物体处于或将处于受拉伸状态,预先施加压力发明原理10、预先作用:预先在方便的位置安放相关设备,使其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预置必要的动作,功能发明原理11、事先防范: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措施对系统进行补偿,提高其可靠性发明原理12、等势:在势场内避免位置改变发明原理13、反向作用:用与原来相反的动作达到相同的目的;把物体或过程倒过来;让物体可动部分不动,部分不可动发明原理14、曲率增加:将直线或平面用曲线或曲面代替,将平行六面体或立方体用球形结构代替;使用滚筒、球状、螺旋状;利用回转运动代替直线运动发明原理15、动态特性:将物体的结构划分成可变化又相互配合的若工组成部分;自动调节物体,使其在各动作、阶段的性能最佳;使不动的物体可动或自适应发明原理16、未达到或过度作用:期望效果难以100%实现时,稍微超过或小于期望效果,会使问题大大简化发明原理17、一维多变:将一维线性运动变为二维平面运动或三维空间运动;单层排列变为多层排列;利用给定面的反面;将物体倾斜或倾向放置发明原理18、机械振动: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耦合;利用共振现象;用电压振动替代机械振动;已振动的物体提高其振动频率发明原理19、周期性动作:周期性动作或脉动代替连续动作;已是周期性动作改变期运动频率;在脉冲周期中利用暂停来执行另一有用动作发明原理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消除空间与间歇性动作;物体各个部分同时工作,以提供持续可靠的性能发明原理21、减少有害作用时间:将危险有害的作业在高速下运行发明原理22、变害为利:将有害的要素相结合来消除有害作用;利用有害因素得到有益结果;增加有害因素的幅度至有害性消失发明原理23、反馈:易掌握的情况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反馈或控制发明原理24借助中介物:把一物体与另一容易去除的物体力量时结合在一起;使用中介实现其动作发明原理25、自服务:让物体具有自补充、自恢复功能;灵活运用废弃的材料、能量与物质发明原理26、复制:用简单、廉价的复制品代替复杂、高价、易损、不易获得的物体;用图象替代实物、可以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如果已使用可见光拷贝,用红外或紫外替代发明原理27、廉价替代品:用若工便宜的物体代替昂贵的物体,同时降低某些质量要求,实现相同的功能发明原理28、机械系统替代:用视觉系统、听沉系统、味觉系统或嗅觉系统替代机械系统;使用物体相互作用的电场、磁场、电磁场;用动态场替代静态场,确定场代替随机场发明原理29、气压或液压结构:将物体的固定部分用气体或流体替代,如利用气垫、液压静压、流体动压产生缓冲功能发明原理30、柔性壳体或薄膜:使用柔性壳体或薄膜替代传统的三维结构,使用柔性壳体或薄膜将物体与环境隔离发明原理31、多孔材料:使物体变为多孔或加入多孔性的物体;若物体已有多孔结构,利用多孔结构引入有用的物质或功能发明原理32、改变颜色:改变物体或其周围环境的颜色;改变物体或其周围环境的透明度或可视性;在难以看清的物体中使用有色添加剂或发光物质;通过辐射加热改变的体的热辐射性发明原理33、同性质:主要物体及期相互作用的其它物体采用同一材料或特性相近的材料发明原理34、抛弃或再生:采用溶解、蒸发等手段废弃已完成其功能的零部件,或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变化;在工作过程中迅速补充消耗或减少的部分发明原理35、物理或化学参数变化:改变物体的物理状态;改变物体的深度或黏度;改变物体的柔性;改变物体的温度、能量、体积参数发明原理36、相变:利用物质相变时产生的某种效应:体积改变、吸放热发明原理37、热膨胀:使用热膨胀或热收缩材料;组合使用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发明原理38、加速氧化:用富氧空气替代普通空气;用纯氧替代空气;将空气或氧气用电离放射处理,产生离子化氧气;用臭氧替代离子化氧气发明原理39、惰性环境:用惰性环境代替普通环境;在物体中添加惰性或中性添加剂;使用真空环境发明原理40、复合材料:用复合材料代替均质材料发明原理PART4工具应用运动物体的重量静止物体的重量运动问题的长度静止物体的长度运动物体的面积静止物体的面积运动物体的体积1234567运动物体的重量1+-15,8,29,34-29,17,38,34-29,2,40,28静止物体的重量2-+-10,1,29,35-35,30,13,2-运动问题的长度38,15,29,34-+-15,17,4-7,17,4,35静止物体的长度435,28,40,29-+-17,7,10,40-运动物体的面积52,17,29,4-14,15,18,4-+-7,14,17,4你想削弱的参数你想改善的参数阿奇舒勒矛盾矩阵TRIZ问题具体问题通用解具体解易难问题转化结束,谢谢!
本文标题: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3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