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一曲荡气回肠的音乐……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梁祝》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教学重难点:认识《梁祝》的音乐内涵。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以表现这对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和反抗。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作者介绍•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1950年参加浙江省文工团,后为浙江越剧团乐队演奏员。1957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就读于管弦系、作曲系。在学期间,曾在小提琴音乐民族化方面进行过探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并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又在越剧新剧目音乐设计与写作配乐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1959年与同学陈钢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将中国戏曲音乐与西方音乐体裁和作曲技巧相结合;何占豪尤其在以越剧音调为基础创作主题旋律和融化富于特色的戏曲音乐表现手法方面,起主要作用。•陈刚(1935~)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建国后入部队文工团,十五岁开始音乐创作,曾经写过一些无伴奏合唱和钢琴间奏曲等作品。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柯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乐作品。协奏曲: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如: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二胡协奏曲、琵琶协奏曲等。大协奏曲:两件以上的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独奏协奏曲:单件乐器与乐队的协奏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这是真实的故事还是动人的传说?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吕思清小提琴协奏曲〈梁祝〉_标清.flv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引主连副结子部接部束部部写爱草自共长逼抗楼哭投化景情桥由读亭婚婚台灵坟蝶主结华共惜会控题拜彩玩别诉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后,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引子:乐曲开始,在管弦乐队比较弱的低音的烘托下,竖琴缓慢的勾出几个音符;接着是长笛出场,先是一段悠扬的旋律,描写了一副春光明媚的画面,接着短促快速的吹奏像是在模仿鸟叫。接着双簧管奏出缓慢抒情、田园风格的主题,配合弦乐低声部的拨弦以及弦乐中高声部的拉奏,营造出江南的春景图。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的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爱情主题独奏小提琴出场,在清脆的竖琴声音的衬托下,演奏出甜美、明朗、诗意般的主题——爱情主题,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旋律,大概持续40秒;接着独奏小提转到低声部再次演奏主题,演奏过半又在转回高声部,一高一低,一粗一细,给人一种甜蜜的感觉。草桥结拜伴随着笛声,独奏小提和大提琴来了一段对答,仿佛祝英台与梁山伯草桥结拜的情景。随后乐队再现爱情主题,独奏小提则在前附和,给人的感觉真像花丛中飞舞的一直蝴蝶。自由华彩管乐的两声低吟之后,便是独奏小提的华彩段。华彩乐段是作曲家留给演奏着即兴演奏的一个乐段,限制不大,由独奏者自由发挥,当然难度也蛮高。因此,在听不同版本的独奏华彩时,你会发觉每个演奏者处理得都不一样,差别蛮大。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这一段里,旋律变得轻快起来,和前面的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独奏小提和乐队如影随形,时而小提主奏,乐队伴奏,时而乐队站在前面,小提在一边附和,展示了一幅同窗好友共玩共读的画面。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欢快的旋律突然变缓,由大提琴奏出,带点不安与伤感的味道。接着小提琴奏出由爱情主题的旋律,不久乐队加入,再接着又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仿佛两人长亭惜别,互诉衷肠,恋恋不舍。展开部:由五部分构成,逼婚、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逼婚乐曲进入了抗婚阶段,乐队转为充当封建势力的角色。首先是大提琴和低沉的锣声暗示了不详的预兆,小提的一下颤抖显示了祝英台的不安;接着在弦乐低声部的一段引导后,铜管在乐队的烘托下,奏出了封建势力的主题——逼婚;接下来,独奏小提先以散板节奏演奏,表现出祝英台激愤不安、痛苦难忍的情绪。然后以有力而又带点颤抖的声音奏出了反抗的主题。抗婚在这一段里,独奏小提和乐队交替出现,分别演奏抗婚的音调和咄咄逼人的封建势力主题,展现了一个逼婚与抗争的戏剧画面,掀起了全曲矛盾冲突的第一个高潮。楼台相会音乐趋向平静,木管的声音引出了两人楼台相会的情景;独奏小提先拉奏了极其婉转、凄凉的一段旋律,笛声在背后隐隐应答,接着大提琴由同样的旋律进入,开始和独奏小提对答,两者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缠缠绵绵,把两人楼台相会、互诉倾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哭灵、诉讼接着音乐急转直下,进入了“哭灵”阶段,独奏小提以紧拉慢唱的手法,模仿祝英台的哭声,表现了祝英台内心的独白和悲愤的诉说,代表封建势力的乐队则时不时的压上来,仍然表现咄咄逼人,快板和木鱼的假如给人一份得意的感觉。投坟紧接着,独奏小提强奏出了纵身投坟的祝英台的最后一声呼喊,反抗封建势力的最强音!!!然后,打击乐和乐队齐鸣,雷声大作,音乐进入了全曲的最高潮,然后渐静。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化蝶长笛柔美地演奏出来自引子的旋律后,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入了神话般的仙境,重现了开始时的那幅江南美景;接着,加了弱音器的弦乐队奏出了爱情主题,重现了安详、宁静的气氛;之后,小提独奏爱情主题,悠扬的旋律加上背景弦乐的拨奏,中间还有两次颤音,活灵活现的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双蝶,在花丛中自由欢乐地飞翔的情景;然后乐队进入命令的齐奏,烘托独奏小提的主题,体现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音乐进入尾声,小提奏出最后一句旋律后,音乐减弱,神话般的仙境远去了。思考题梁祝的故事留给你们最深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对忠贞爱情坚定不移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最后“化蝶”赋予的是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理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梁祝二人的深切同情以及美好的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同学们也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追求奋斗。千古爱情传奇—梁祝西晋时,汝南郡南30公里梁庄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朱庄,庄上祝员外家有一女儿叫祝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为弟兄,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红罗山学校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祝英台和同学们一块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祝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朱九弟像女人一样”。祝英台顿时满脸飞红。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床中间立了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朱九弟是个女的。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祝英台说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说与山伯,山伯答应了。来到朱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妹出来献茶。英台换上女儿服装端着茶走了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朱九弟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约终身。北马庄有一秀才马文才,姥娘家是朱庄的,祝员外有心为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亲,就托马文才的姥娘说媒,许英台于马家,英台无奈,违心应允。山伯如约前来议婚,英台泪告已晚。山伯气得当场吐血,归家后一病身亡。家人遵嘱将其埋在
本文标题:41梁祝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5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