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评价一节课(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学生在课上要学到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对今后的发展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上课,“进去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教师讲的东西学生已经知道了,何必再上?或者什么也没有听懂,何必要上?一堂好课的标准(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有没有效率要看:课对全班多少学生是有效的?程度好的,中间的,困难的?效率的高低如何?一堂好课的标准(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一堂好课的标准(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是平实的课。教师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课堂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和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课应该是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是平时都能上的课。一堂好课的标准(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是有缺憾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一堂好课的标准----------叶澜教授好课五标准一有意义,扎实。二有效率,充实。三生成性,丰实。四常态性,平实。五待完善,真实。一堂好课的主要指标学习过程学习方式教学艺术真实科学高超一堂好课的几种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广、主动;学生的交流状态——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目标的达成状态——知识、方法、情感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一堂好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多元性——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内在统一,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2)教学过程生成性——师生在交流中生成教学目标,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3)教学内容开放性——依靠文本又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又不脱离文本。(4)教学评价激励性——及时、多样、适度激励原则,师生共同参与,提倡学生反思性评价。(5)媒体使用恰当性——以学生主动而成功地学习与和谐发展为原则。如何上好一堂课课前充分准备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重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备课1.搜集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和信息2.分析研究3.请教其他教师4.学生基本情况分析5.处理教材6.撰写教案搜集、研究和分析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和信息1.教学参考书、专业性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2.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的知识水平:学过哪些课程;掌握了哪些知识;2.学生的认知水平。处理教材1.基本原则:教材是讲课的依据,在备课中,要做到: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基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2.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要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3.研究教材要弄清四个问题:(1)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或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重要结论是什么?(2)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4)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4.对于教材内容,应该认真分析、钻研,了解教材的全部内容,并确认整个教材的知识点以及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把每一个知识点钻透、吃透,烂熟于心,把抽象、繁琐的知识力求变得直观、简洁、通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所讲内容,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大量阅读参考文献,以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二者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知识。5.要亲自做过教材中的全部习题。传统上,人们认为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传授过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韩愈20世纪中叶以后,一般认为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可供教学的教材。因此,构成教学的基本成分是:①教授——教师的活动;②学习——学生的活动;③教材”——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以“学会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课堂教学的实施—上课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什么?——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大道至简◆课堂形态:回归本真大成若缺◆教学时空:留有余地“教得越少,学的越多”——尚达曼(新加坡教育部长)课堂教学的实施—上课“要琢磨出如何去教学,就在于弄清楚什么时候应该闭上自己的嘴——绝大部分时间。”教师要在讲与不讲之间寻找黄金分割点三个必讲三个不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之处必讲●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课堂教学的实施—上课听课前应做好准备。(听课忌盲目性)A.熟悉课标教材,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领悟课标或大纲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了解编者意图,弄清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B.自己思考、设计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勾勒粗线条的教学框架,存在的困惑与问题;C.了解学情,了解所听课的班级的类型(文、理科等)或学生的成绩水平的情况;D.明确评价标准,了解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因为这样才好对所听的课有一个大致的定性。课堂教学的观察—听课如何评价一堂课听课后的思考和整理。回顾听课记录,与执教者交谈,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比较,写“听课一得”,或者吸取执教者的优点用于自己的教学。分析、比较,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注意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关注执教者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准备情况。课堂教学的观察—听课1.和授课教师零距离,依据授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就课论课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有激励性、考虑教师的个性特征与差异。2.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3.事实求是,讲真话、实话,不客套,不意气用事。以课为评论对象,不轻易评论教师个人。三个原则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1)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分析。看教学目标制订是否全面、具体、适宜。是否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三维目标犹如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互相依赖,不可分割。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几个方向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2)从教材的处理分析。看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讲授是否准确、科学,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几个方向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3)从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程序和结构分析。评教学思路:看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否有一定的创造性,新鲜、引人入胜;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的实际运作效果。评课堂结构安排:教学程序是否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恰当:重点和非重点时间搭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几个方向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学的方式。“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是统一的,互为依存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优选活用;要多样化;要有创造性、富有艺术性;要考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几个方向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分析。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美观工整;板画娴熟。看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情感交融。看语言。说普通话;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看操作。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媒体运用熟练程度。几个方向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几个方向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6)从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效率:学习情绪轻松愉快、思维活动积极性、气氛、受益面(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教学时间40分钟利用率,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7)其他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师生关系: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几个方向课堂教学的分析交流—评课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反思教什么怎么教理论归因分析怎么教更好还可以怎么教教得怎么样为什么而教得失目的内容(取舍)方法手段效果反思创新
本文标题: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7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