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政治学原理申林第一章政治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几种不同的政治观★1、道德政治观:政治是一种价值追求和规范性道德。代表人物:【春秋】孔子【古希腊】柏拉图【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民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神学政治观: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意】阿奎那【德】黑格尔3、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代表人物:【战国】韩非【意】马基雅维利【德】马克斯·韦伯4、管理政治观: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代表人物:孙中山5、决策政治观: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代表人物:【美】戴维·伊斯顿【美】拉斯韦尔6、法律政治观: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美】凯尔逊:政治是立法、执法、守法的一个过程,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7、敌友政治观:政治是区分敌友代表人物:【德】卡尔·施米特8、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阶级斗争和阶级统治。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人类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林彪之类如上台,搞点资本主义很容易。”“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二)政治的定义?1、主体:是否只是国家机关或政治团体?2、内容:是否所有的公共管理都是政治?第二节政治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地位一、政治的起源与发展总的进程:无政治——有政治——无政治政治社会: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二、政治的社会地位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第二章政治学第一节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一、政治学的含义(一)关于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决策和政策(二)政治学的含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三)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哲学2、政治学与经济学3、政治学与法学4、政治学与社会学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1、按照功能划分,政治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类。2、按照研究角度和层次划分,政治学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3、按照研究对象情况来划分,政治学可以划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4、按照研究方法,政治学可以划分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政治哲学:规范、价值、应然、哲学思辨、结论预定、演绎、无对错之分政治科学:实证、事实、实然、经验观察、结论后定、归纳、证实或证伪思考题:下列命题哪些属于政治哲学,哪些属于政治科学?1、安全优先于自由2、富人都很保守3、经济越发展,政治越民主4、政治权力是蓝色的6、按照研究领域划分,政治学可以划分为政治学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和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政治学原理、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学边缘学科等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外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等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组织理论等国际政治:国际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学方法论、国际关系史等03法学(门类)0301法学0302政治学(一级学科)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中共党史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国际政治(二级学科,专业)030207国际关系030208外交学0303社会学0304民族学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略)行为主义政治学★1、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为研究对象2、定量研究3、经验分析和描述4、保持价值中立5、吸取别的学科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6、关注实然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列宁:《国家与革命》3、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论人民民主专政》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2、先秦儒学【1】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2】主要观点: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以“仁政”为核心。主张统治者自己修身养性,对民众实行道德教化;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3、先秦法家[1]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法)申不害(术)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慎到(势)[2]主要观点:以明令显法和政治权术统治人们儒家和法家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4、先秦道家[1]代表人物:老子、庄子[2]主要观点: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主张无为而治。5、先秦墨家【1】代表人物:墨子【2】主要观点:“兼爱”、“非攻”6、封建社会的政治学儒家学说占据统治地位。但封建统治实际上是阳儒阴法、外儒内法。7、近现代政治学【1】康有为:《大同书》【2】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1、历史分析法2、经济分析法3、阶级分析法4、利益分析法二、西方政治学传统研究方法★1、哲学研究方法2、历史研究方法3、机构和制度研究方法三、西方政治学现代研究方法★1、社会学分析途径2、经济学分析途径3、心理学分析途径4、政治系统分析模型5、政治沟通分析模型第三章政治权力一、政治权力的基础:利益(一)利益的形成和本质1、利益形成过程★需要——生产——社会关系——利益2、利益的含义★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1】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2】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3】利益反映着特定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利益的种类【1】内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2】领域: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3】时间: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4】范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5】重要性:一般利益与根本利益(二)利益关系★1、含义:利益关系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2、利益关系类型【1】纵向利益关系与横向利益关系【2】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周瑜设计杀刘备二、政治权力的含义1、权力【1】关于权力的几种观点★A、强制力说韦伯:权力是把一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其他人的行为之上的可能性。汉斯·J·摩根索:权力是指支配他人的意志和行动的力量。B、影响力说达尔将权力、影响力通称为影响力术语C、关系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2】权力含义★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强制力和控制力。【3】权力形成的条件权力双方力量的不对等,使得一方能够控制另一方,强制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如果双方力量处于均衡状态,那么,双方互不具有对对方的权力。在力量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弱势一方或许会对强势一方产生影响力,影响对方的决策和行动,但这构不成权力。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国家统治机关拥有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垄断性的公共权力。【1】主体:国家统治机关【2】性质:垄断性的公共权力在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是所有权力中最高的权力,它垄断了该区域的最高统治权,不允许别的权力来染指最高统治权。政治权力之外的其他权力如果试图篡夺最高权力,就会被视为反叛,而遭到政治权力的无情镇压。政治权力集团之外的其他团体如果试图分享最高权力,必须经过政治权力的许可。【3】范围:特定区域政治权力都是有其作用范围的。政治权力如果超出自己的作用范围,就会与别的政治权力发生碰撞。政治权力碰撞的结果是冲突。政治权力在自己的作用范围内不发生作用便是失职。在相邻的政治权力之间的空白地带管理难度增大。三、政治权力的构成1、客观构成要素★【1】暴力工具军队、警察、法庭、监狱【2】物质资料生产资料、社会财富2、主观构成要素★【1】能力素质【2】政治组织力【3】理论策略四、政治权力的特性★1、强制性政治权力主体把自己的意志加给政治权力客体,不管他们是否认同,都要服从,否则就要遭到惩罚。政治权力客体在违心服从政治权力主体命令所付出的代价和遭受惩罚要付出的损失之间进行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政治权力实行强制的手段是多样的。说服、压力、制裁和镇压是其采用的不同方式。弹压2、垄断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3、根本性政治权力是获取和维持利益的最强有力的后盾,离开了政治权力的保护,利益就很难保障。所以,政治活动的主要围绕国家权力进行。获取和保持政治权力是政治集团和政治家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不掌握政治权力或丧失政治权力,利益无法保障,理想不能实现。4、自利性政治权力的首先指向是权力主体自身(个人或集团)的利益,然后才是公共的利益。在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政治权力主体一般会牺牲公共利益。不能对政治权力主体抱有过高的道德奢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统治者的自我节制是靠不住的。最关键的是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陛下在贞观初,清静寡欲,化被荒外。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昔汉文帝却千里马,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议论,远希尧、舜,今所为,更欲处汉文、晋武下乎?柏拉图:当有权力能够胡作非为的时候仍旧能终生过着正义的生活,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数掌握权力的人都是邪恶的。阿克顿: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米歇尔斯:理想主义者一旦掌权,不可避免地会退化成权力主义者,被协裹进权力腐败的漩涡中。巴枯宁:即使是自由的最忠实的维护者在掌握权力后也会蜕变成暴君。5、扩张性政治权力有一种内在扩张的冲动。只要不遇到阻碍,它会一直扩张下去的。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行使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政治权力的内在扩张性源于政治权力主体维护和扩展自身利益的需要。在维护和扩展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会遇到或预期遇到某些阻力,为排除这些阻力,更好地实现利益,政治权力的扩张便是不可避免的了。五、政治权力的类型及相互关系★1、异体间的政治权力异体间的政治权力指的是两种政治权力之间既没有上下关系,又不处在某一个最高权力之下,它们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比如:中国中央政府的权力与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中共权力与国民党权力。异体间政治权力的关系类型:A、没有关系比如中国古代王朝同美洲印第安人建立的王国之间就没有产生关系。B、对立关系比如二战期间的中日关系、美日关系、苏德关系、法德关系;内战时期的国共关系。C、妥协关系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与贵族妥协;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与苏联妥协。D、合作关系比如二战时期苏联与英美进行合作;抗战时期国共合作。E、友谊关系比如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朝鲜;60年代中国与阿尔巴尼亚。F、亲缘关系比如英国和美国;巴西与葡萄牙2、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1】一般而言,社会公共权力掌握在执政党手中【2】执政党的权力转化为公共权力要经过一定的程序【3】执政党的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利益矛盾3、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1】地方权力应当服从于中央权力【2】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博弈4、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1】立法权【2】行政权【3】司法权六、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1、指令方式2、压力方式3、规约方式4、说服方式5、奖酬方式6、处罚方式7、暴力方式第四章政治权利一、权利的含义(一)关于权利含义的几种主要观点★1、自由说: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自由2、正当说:权利是不受侵犯的正当性3、利益说: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4、力量说: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强制力5、资格说:权利是法律赋予人们作为不作为的资格(二)权利的含义★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自由,是一种不受侵犯的正当性。二、权利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权利、自然权利、法律权利与政治权利概念辨析★权利的第一个阶段是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但没有得到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权利。★权利的第二个阶段是法律权利,是得到国家确认并受国家权利保障的道德权利。★政治权利是法律权利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权利在自然法学家看来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同的自然法学家在什么权利是自然权利的问题上存在争执。为自然法学家普遍公认的自然权利,被社会普遍确认为道德权利。自然权利道德权利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
本文标题:政治学原理(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1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