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华文化概说第一讲 绪论.ppt
中华文化概说第一讲主讲:梁雨溟课程概况课程性质:本科开放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的通识课36学时2学分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这些理论、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传承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文化现象,培养学生辨析文化理论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和全新的文化理念,学会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基本教材:《中华文化概论》,石磷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教学方案教学媒体的种类和使用要求主要有:教科书、导学材料。教科书对教学内容作全面系统阐述;导学材料主要根据课程内容梳理脉络,提示和分析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思考练习。教学环节包括包括自修(通过教材、导学材料、网上教学辅导等)、集中辅导、讨论、咨询、答疑、学习小组活动、作业。章节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物态文化第三章制度文化第四章行为文化第五章精神文化(上)第六章精神文化(中)第七章精神文化(下)第八章馀论课程特点内容丰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八章二十八节,每节以时间为脉络详细介绍各类中国文化的特点。艺术性强艺术是人类谱写的最具有智慧和灵性的灿烂篇章,是人类思想中最崇高、最伟大部分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昭示了人类自身所拥有的不可比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鼓舞并推动着人们在艺术之路上不懈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心灵由此得到净化,人类的心灵也由此获得升华。理念创新本课程既科学实用,又充满时尚和艺术气息。将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同学们在轻松了解和掌握艺术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教材装桢精美,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课程考核方式期末考试以开卷的方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学习方法通读教材上网阅读资料拓展知识面课程资料请登陆广西电大在线《中华文化概说》课程(广西电大在线:ddzx.gxou.com.cn)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文化释义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流程上古时期“三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第一节文化释义什么是文化?“文化”最早的含义是“人文”与“化成”“人文”指人类文明;“化成”指教化人民使之有成就广义与狭义的“文化”概念广义的文化(大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的文化(人文文化)重点在人类的意识形态部分文化的专指与泛指考古学用语的“文化”是一种专指的、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本书所言之“文化”乃是泛指文化的结构划分两分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分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分说——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六分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本课程所采取的是四分说知识拓展西方“文化”一词的起源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对“文化”一词下的概念(1871年)“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活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一)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中国历史很长,我们要认识自己是一大困难。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就我们这些中国人,是丑陋呢,还是伟大呢?是守旧呢,还是创新呢?是能互相宽容呢,还是不断内斗呢?(二)我们并不容易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旧社会的覆灭象征着部分传统文化的终结,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迅速普及导致我们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吸收的困难。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哪些是长处,哪些是短处?哪些已经丢失,哪些需要重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再生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鲜明的整体性和活跃的多元性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分裂的时间少,处于“大一统”的时间多,长期保持着一种统一的政治结构。同时又由于中国各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一种多元倾向。相当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开放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也指汉民族文化能有扬有弃地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传统文化变革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包括好坏两个方面)一齐涌了进来。国内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不断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到思想、趣味、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都与我们的旧有传统不同。两种看法:一部分人害怕失掉传统,想用改造儒学的办法来尽力保持传统。另一部分人嫌变得太慢,嫌传统箍得太死,想用摆脱传统的方法求的全面更新,主张“全盘西化”。两种观点都不对,应该批判着接受新思想,寻求和谐进步。第二节中华传统文化的流程上古时期(一)旧石器时代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元谋人等)(马坝人等)(山顶洞人等)(二)新石器时代非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过渡时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裴李岗文化等)(仰韶文化等)(大汶口文化等)(龙山文化等)上古时期文化特点:人类的生产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生活器具主要以石器和陶器为主,在母系氏族时期已经出现了完整的氏族村落,并且已经开始产生艺术。先民的崇拜分为自然崇拜、生殖与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三大类。上图:元谋人遗址左图:大汶口晚期白陶上图:远古图腾石雕右图:姓氏图案与远古图腾(一)从“三大文化集团”到夏代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东夷集团(发祥于山东及河南)苗蛮集团(分布于江、汉及更南区域)(二)殷商文化约公元前16世纪,商朝建立,公元14世纪迁都于殷,史称“殷商”。殷商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神为本,靠“卜筮”与神灵沟通,卜辞一直保存到今天,即甲骨文。殷商文化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青铜文化,有农具、工具、兵器、礼器和生活用具等。(三)西周文化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周王朝存在了二百多年。从西周开始我国文化从神本向人本转化,产生了宗法制度。同时还出现了最早的文化人(巫、史),负责宗教活动。西周人已经能够制造粗糙的玻璃品,其墓葬也反映出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夏朝“三代”(夏、商、周)时期商代铜簋西周大盂鼎文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百家争鸣的时代私学开始出现,诸子蜂起,学派林立,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各家皆有所长,时有所用。文艺科技大丰收的时代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庄子》、《孟子》、《韩非子》、《荀子》等科技著作:《考工记》、《墨经》、《甘石心经》、《黄帝内经》拓展知识:九州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中的《禹贡》篇讲传说中的上古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划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邕州。大致位置如右图:战国·鄂尔多斯兽头剑秦汉时期秦朝中国历史的里程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封建君主集权统治的帝国——秦王朝。秦始皇的统治措施1.创立皇帝制度,掌握最高权利,以自己为“始皇帝”,并企图传以万世。皇帝至高无上,独断一切,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2.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3.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4.为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严重摧残了文化学术成果,并无休止地征用全国的人力和财力,弄得民不聊生。汉朝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东汉(公元9年——公元57年)汉朝的典型文化•1.西汉初年,尊崇“黄老”,清静无为思想为统治者取得了郑智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2.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文化方面的大一统。•3.《史记》中的纪传部分,代表了汉代散文的最高水平。《史记》、《汉书》中的某些篇章兼具历史著述和文学作品的双重特色,后人称之为“史传文学”。•4.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临床使用的“麻沸散”和他所提倡的“五禽戏”更令后人刮目相看。东汉蔡伦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作为华夏文明的骄傲而传遍世界。汉代造纸术汉代造纸术已比较成熟,经历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九个步骤。汉代五禽戏五禽戏”是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来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复杂的时期。文化走向:趋于多元化,是分裂与融合的统一。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与融合共存的时代。军阀混战政治纷乱传统解体思想裂变文化多元思维活跃个性发展民族交融动荡融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文化特点:复杂异常,各种思想在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融合乐府:北朝作品刚健清新;南朝作品柔媚缠绵。文学作品: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石窟艺术: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书画家:顾恺之、钟繇、王羲之父子科技著作: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王叔和《脉经》。科学家:祖冲之、刘徽、马钧、诸葛亮等。顾恺之·《洛神赋》图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两朝的更替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公元618年,李渊及李世民建立了唐朝。唐代的文学艺术:古典诗歌创作的顶峰:《全唐诗》辑录的诗歌近五万首,作者有两千多人。词的诞生: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唐代的哲学和宗教文化:佛教和道教的并存:道教的政治地位在佛教之上,但实际影响仍是佛教更大一些。佛、道、儒三家纠缠在一起,造成了一部分人既信奉佛教又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诗欣赏辽、宋、夏、金、元时期宋朝文化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从时间上划分为南宋和北宋。宋词文化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宋代词人代表人物:苏轼、柳永、欧阳修、秦观、岳飞等。宋代思想学派:包括王安石“新学”、陈亮之“永康学派”、叶适之“永嘉学派”等,最著名的是理学。宋代著作:包括司马光《资治通鉴》、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宋词欣赏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四大发明”中的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在建筑、农艺、天文、地理、地质、冶金、造船、纺织、制瓷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惊人成就。宋代科技: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两种指向:(1)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对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的渗透。(2)游牧民族文
本文标题:中华文化概说第一讲 绪论.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2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