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3)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和内容(四)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党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指向农村,开始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国民革命军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全歼守军,控制了南昌全城。8月3日至6日,起义部队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10月初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到强敌围攻而失败。南昌起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保存下来的部队,支由董朗、颜昌颐率领转战到海丰,会合当地农军,编为红二师;另一支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到湘南。1928年4月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八一指挥部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武装斗争的旗帜,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端,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8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以卢德铭为总指挥。9月9日,起义正式开始。计划分三路暴动,各路得手后,相机攻占长沙。但起义不久,遇强敌反扑,部队受挫。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方向转移。随后,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的中心茨坪,开始了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朱德、毛泽东会师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起义部队占领了市内的大部分地区,成立了广州公社。起义后,终因强敌进攻而告失败,有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惨遭杀害。起义部队,一部分奔向海陆丰,一部分转到广西左右江和湘南地区继续参加武装斗争。张太雷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广州起义失败后的中共烈士遗体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1927年12月11日,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150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6天时间里,有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到:“全市火光烛天,尸体狼藉。市民均被迫以红巾系颈,表示拥护红军,否则格杀勿论。”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六千革命者被杀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张太雷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着重谈到军事问题。他说,从前我们责备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现在,我们虽然注意了,但没有坚决的思想。毛泽东提出,例如秋收暴动,就非依靠军队不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案例为此,他提出这次会议应重视这个问题,新的政治局常委应更加坚决地注意这个问题。他着重地指出这次湖南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的错误。因此,他认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句话后来发展成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城市中心论”在党内影响深远在国际共运史上,不曾有过先夺农村的先例。第一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城市中心论”在党内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只有过参加北伐战争那种以占领城市为目标的正规军作战的经验,农村也仅被作为配合的力量。第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秋收起义部队相继失利,队伍“竟至溃不成军”。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拿着一份地图,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这里像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做我们的落脚点,去当红色“山大王”案例我们要到那里去当“山大王”。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也有一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师长余洒度就竭力反对,他说,攻打长沙是省委决定了的,我们现在全军会师了,就应该立即直取长沙,不直取长沙,却退到农村,革到山上做山大王了,叫什么革命呢?毛泽东耐心地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卢德铭总指挥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他说:毛委员讲得对,现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没之险。问题:结合文家市前敌委员会会议上的争论,分析“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毛泽东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创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又有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林彪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928年10月、11月毛泽东宁冈的八角楼上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节选)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9年1月5日,毛泽东在给第一纵队司令林彪写回信,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的悲观思想,提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明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是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分解,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毛泽东这封信总结革命实践经验,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基本上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从1936年12月到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新道路?1.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2、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因此,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才能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才能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新道路?3.中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实行残酷的统治,而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因此,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928年10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生的原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帝国主义的瓜分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中国社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优势,中国的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生存,这就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经济条件;1、(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中国又是一个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国家,帝国主义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各派军阀的分裂和战争,削弱了反动统治势力,为红色政权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革命有回旋的余地。(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2、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在受第一次国内革命影响的地方,如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省,这些地方曾建立过农会和工会,为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建立了反动统治,中国社会的矛盾不但得不到解决,而且日益激化,全国革命形势必将继续向前发展,因而红色政权也就能得到存在和发展。(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5、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误。(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
本文标题:(3)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6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