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ROM关节活动度测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蔡可书概述关节分类根据关节的运动情况分类。不动(微动)关节少动关节活动关节根据骨连接及解剖结构分类平面关节(肩锁关节、骶髂关节)球窝关节(肩关节)车轴(圆柱)关节(桡尺近侧、远侧关节)椭圆关节(桡腕关节)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滑车关节(肱尺关节,指间关节)杵臼关节(髋关节)根据关节运动轴线数分类单轴关节(车轴关节、滑车关节)双轴关节(椭圆关节、鞍状关节)三轴(多轴)关节(平面关节、球窝关节、杵臼关节)运动面和运动轴运动平面额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运动轴额状轴(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关节运动类型屈伸内收外展内旋(旋前)外旋(旋后)环转(复合运动)屈伸:关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的运动。向前为屈,向后为伸(膝踝相反)水平屈伸:上臂在建关节处外展90度后,向前运动为水平屈,向后运动为水平伸。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上的运动。内收外展:是关节桡矢状轴在额状面上的运动,运动时向正中靠近为内收,远离为外展。旋转(回旋):绕垂直轴的运动。转向内侧为旋前,转向外侧为旋后。按照人体解剖标准姿势,回旋是在水平面的运动。环转:凡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运动轴的关节,均可以绕其中间轴做环绕动作。运动时骨的近侧端在原位活动,远端作圆周运动。关节活动度定义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或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一个关节的运动弧度。是衡量关节运动量的尺度。关节活动范围:全范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到最大短缩位。内侧范围:肌肉收缩从中间位到最大短缩位。外侧范围:肌肉收缩从完全伸展到中间位。中间范围:肌肉收缩从外侧范围中点到内侧范围中点。关节活动分类主动关节活动(Activerangeofmotion,AROM)指关节运动随人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因此,AROM反映肌肉收缩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被动关节活动(passiverangeofmotion,PROM)指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关节运动范围。PROM略大于AROM。PROM可以判断被检查者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更能从PROM的检查中判断阻力性质,了解关节内地结构变化。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解剖结构:如两个关节面弧度差越大,活动度越大肌肉力量:主动收缩力量越大,关节活动范围越大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性质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与伸展性关节盘的介入关节疼痛、肿胀等原因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生理状态测量目的一、物理疗法(主要测量大关节,主要以提高和改善粗大胜利运动功能为目标。)确定活动受限部位确定关节受限程度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二、作业疗法:日常活动的完成是以人体关节不同活动的组合为前提的。作业治疗重点关注作业活动能力与关节活动范围之间的关系,而不关心关节是否达到最大范围。ADL与ROM的关系举例ADL项目ROM拧毛巾腕关节背伸0—15度/掌屈0—20度,前臂旋前旋后0—45度/肘关节屈曲65—80度/肩关节屈曲25—45度洗澡腕关节背伸30—50度/前臂旋前0—45度/肘关节屈曲80–120度/肩关节屈曲10—15度/肩关节外展5—10度擦洗脸腕关节背伸40度/前臂旋后70度/肘关节屈曲40–135度/肩关节屈曲15—25度/穿套头衫腕关节背伸40度/肘关节屈曲120度/肩关节屈曲70度/肩关节外展0—45度/内旋45度拿杯喝水腕关节背伸15—20度/肘关节屈曲130度/肩关节屈曲30—45度从椅子上站起再坐下髋关节屈曲90度/外展20度/外旋15度/膝关节屈曲90度地上捡物髋关节屈曲115度/外展30度/外旋25度/膝关节屈曲120度测量关节活动度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等发生时,影响了关节的运动功能,需行ROM测量。关节炎症、痛风、脱位、骨折、截肢、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继发性损害时ROM为必查项目。禁忌症关节运动时疼痛剧烈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刚经历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骨化性肌炎等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关节内疾病:骨性病变、滑膜或软骨损伤、积血或积液、关节炎或畸形等。关节外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粘连、瘢痕挛缩、肌痉挛、肌肉瘫痪、肌腱短缩等。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见于韧带断裂、韧带松弛、肌肉迟缓性麻痹等。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关节本身的疾病骨性解剖结构异常、关节内骨折或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关节外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损伤及粘连、疤痕挛缩、肌张力低下、肌肉痉挛、严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均可导致关节活动度降低。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经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痉挛期导致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患者体位固定肢体测量工具1——普通测角计普通测角计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两个臂移动臂,标有指针。固定臂,附有刻度盘。两臂以活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中心。摆放方法: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心须与关节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近端为固定臂,远端为移动臂。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关节运动的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的具体规定,也有说两臂确定,心及确定。测量工具2——方盘测角计方盘测角计是一个中央有圆形分角刻度的正方形刻度盘,常用木质、金属或塑料制成。优点操作简便。正确使用误差小。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角的轴心。可适于脊柱等难以使用普通测角计的部位。测量工具3——长度尺长度尺是特殊的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主要用于特殊部位的关节活动度检查。一般不作临床研究使用。多用于治疗前后结果对照。比如测量手指指尖到指横纹的距离来评判手指功能的康复疗效。优点简单易行可以测量多关节共同运动情况特殊测量方法图表标记将关节活动的轨迹以图表显示,然后与正常的进行比较,一目了然。此法便于发现关节活动度有无障碍。X线与摄象机此法代价昂贵,花时间长,但精确度高,仅适用于科研等特殊情况。患者体位解剖学立位时的肢体位置为0度位。测量旋转度时选择正常旋转范围的中点位0度位。不同体位时,关节周围的影响因素不同,测量结果也会出现差异,所以应按规定体位测量。一般情况下测量体位为放松姿势位。固定肢体固定被测量的肢体防止因相邻关节出现代偿运动而产生误差。一般充分固定近端肢体。由于测量时既要固定又要测量,难度较大,需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测量步骤1、向患者简单解释ROM测量的目的、方法,取得正确合作。2、暴露检查部位,确定测量体位。3、固定近端,要求受检者作相应动作,可以先示范。4、测量ROM主动ROM受限而被动ROM容易达到正常范围,提示AROM受限。测量记录ROM,并根据需要记录疼痛、是否有代偿运动、运动AROM受限的原因。5、测量PROM在运动终末端感受体会运动终末感的性质。如被动运动关节不能达到正常范围,提示关节PROM受限。并需判断PROM受限的原因(如疼痛、痉挛、粘连等),运动质量(关节运动是否平滑、肌张力增高、僵硬等)。ROM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体位正确和有效固定,防代偿动作。根据测量部位合理选择测量用具。再测时,患者体位、工具和测量者等尽量不变。读取数据时,刻度与视线的高度一致。对受限关节,AROM和PROM同时记录,便于分析原因。测量时注意受限关节的状况(红肿痛等),并记录疼痛的部位与范围。检查结果应健、患侧比较,可先行测量健侧。如无对侧,可与标准值比较。下列情况出现时,AROM和PROM测量需谨慎:关节炎症与感染、关节脱位、关节血肿、怀疑关节骨性僵硬、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或韧带损伤。注意药物对ROM的影响。镇静剂和肌松剂。当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或脆性增加时,避免PROM。要区别“伸展”和“过伸”之间的差别。伸是相对于屈来说的概念,是一种到0度起始位的自然运动,如发生在腕关节和肩关节的伸展运动。但是如果在0度位做与屈相反的运动,则是一种非自然的运动,发生在肘或膝的这种运动,称过伸检查者记录ROM应以表格的形式记录清楚、精确的表达。测量内容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手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可能的代偿动作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肩屈伸坐、立位、俯卧、侧卧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手掌朝向体侧,肩无外展,旋转。肩峰腋中线肱骨长轴屈0~180°伸0~50°躯干伸展和肩外展、肩胛骨前倾,躯干屈曲。外展内收坐、站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肩肱关节通过肩峰与地面的垂线同上0~180°0~45°肩关节上抬,外旋内旋外旋坐位、俯卧位或仰卧位,肩外展90°,肘屈90°,前臂旋前与地面平行或垂直尺骨鹰嘴通过肘关节与冠面垂直的线尺骨0~70°0~90°躯干屈伸,肩胛骨上抬、外展;肩胛骨下撤、内收水平内收外展坐位,肩屈90°,内旋肩峰顶端通过肱骨与躯干垂直肱骨长轴0~90°0~45°躯干旋转肘屈伸仰卧或坐或立位,上臂贴躯干,前臂取解剖中立位肱骨外上髁肱骨纵轴桡骨纵轴0~150°间关节屈曲桡尺旋前旋后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90°,前臂中立位尺骨茎突与地面垂直腕关节背面(测旋前)或掌面(测旋后)各0~80°肩外展、内旋肩内收、外旋腕屈伸坐位,肩肘屈90度,前臂完全旋前置于桌上,手指轻度伸展尺骨茎突远端或桡骨茎突与前臂纵轴平行与第二掌骨纵轴平行屈0~90°伸0~70°尺侧偏移桡侧偏移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腕背侧中点前臂背侧中线第三掌骨纵轴桡偏0~25°尺偏0~55°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可能的代偿动作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肩屈伸坐、立位、俯卧、侧卧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手掌朝向体侧,肩无外展,旋转。肩峰腋中线肱骨长轴屈0~180°伸0~50°躯干伸展和肩外展、肩胛骨前倾,躯干屈曲。外展内收坐、站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肩肱关节通过肩峰与地面的垂线同上0~180°0~45°肩关节上抬,外旋内旋外旋坐位、俯卧位或仰卧位,肩外展90°,肘屈90°,前臂旋前与地面平行或垂直尺骨鹰嘴通过肘关节与冠面垂直的线尺骨0~70°0~90°躯干屈伸,肩胛骨上抬、外展;肩胛骨下撤、内收水平内收外展坐位,肩屈90°,内旋肩峰顶端通过肱骨与躯干垂直肱骨长轴0~90°0~45°躯干旋转肩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活动范围MOVEMENT运动NORMALRANGE正常范围ForwardflexionExtension(behindback)AbductionAdductionExternalrotation*Internalrotation*180°50°180°(withpalmsup)45°70°(armatside,elbowflexed)90°(armatside,elbowflexed)肘关节活动范围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可能的代偿动作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肘屈伸仰卧或坐或立位,上臂贴躯干,前臂取解剖中立位肱骨外上髁肱骨纵轴桡骨纵轴0~150°间关节屈曲前臂桡尺关节活动范围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可能的代偿动作轴心固定臂移动臂桡尺旋前旋后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90°,前臂中立位尺骨茎突外侧与地面垂直腕关节背面掌面(测旋后)0~90°0~90°躯干侧倾及肩关节的内收外展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可能的代偿动作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腕屈伸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尺骨茎突与前臂纵轴平行与第二掌骨纵轴平行屈0~90°伸0~70°屈肘腕桡偏或尺偏尺偏桡偏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腕背侧中点前臂背侧中线第三掌骨纵轴桡偏0~25°尺偏0~55°腕屈腕关节活动范围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掌指屈伸坐位,腕中立位
本文标题:ROM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8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