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古诗诵读1-忆江南、望湖楼醉书
忆江南——唐·白居易白居易其人:唐朝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诗:《赋得古草原送别》《长恨歌》《琵琶行》等。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白居易创作了一组千古绝唱──《忆江南》,这是其中的一首。忆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ān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好:美好。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江南真美好,我对江南的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超过,胜过蓝:蓝草。日出的时候,遍地开放的鲜花在红日映照下比火还要红。春回大地,春水像蓝草一样碧绿。能不忆江南?反问句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表达了作者对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的热爱。忆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宋·苏轼(时间)(地点)(事件)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比喻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进船里。卷地风来忽吹散,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一片汪洋大海。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苏轼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动态多:翻、遮、跳、入、吹。景物多:云、雨、风、山、船、地、楼、水。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欣喜赞赏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宋·苏轼忆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
本文标题:古诗诵读1-忆江南、望湖楼醉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3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