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第二季度三管监测院感知识培训
三管监测预防控制措施主讲人:陶春晓三管监测有哪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CONTENTS主要内容前言1医院三管监测对象2医院三管监测目的3医院三管监测内容4前言目标性监测一、什么是目标性监测?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二、常见的目标性监测有哪些?1、ICU医院感染监测2、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4、细菌耐药性监测。5、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上述目标性监测,既包括了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人员,又包括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也是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干预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ICU医院感染现状ICU患者使用的管道较多(监测性、治疗性、供给性、排泄性等),使用时间长,无形中增加感染的风险国外资料报道,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普通病人高3倍以上国内报道ICU的感染率在10%-50%不等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严重二、医院三管监测对象被监测患者必须是住进ICU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患者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患者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仍属ICU感染,感染日期为转出ICU日期。三、医院三管监测目的1、获得ICU医院感染的基础数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包括颈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插管、PICC)2、查找危险因素3、根据本院特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4、推行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5、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四、医院三管监测内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1CAUTIS(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什么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患者方面基础疾病、免疫力其他健康状况等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置入方法与维护方面护理质量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诊断标准1、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2、留置导尿管拔出48小时内采取尿液标本的患者至少符合以下1项:体温>38℃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耻骨上压痛肋脊角疼痛或压痛3、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10cfu/ml。(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预防措施1、导尿管的合理使用2、插管无菌操作3、正确的导尿管护理4、管理预防措施:1、导尿管的合理使用严格掌握插管指征高危人群:女性、高龄、免疫缺陷者留置导尿指征:急性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危重患者需记录精确尿量尿失禁患者辅助开放性伤口、腹部伤口的愈合长期体位限制(骨盆骨折)终末期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术前留置导尿指征:行泌尿系统手术或泌尿生殖系统相关手术手术持续时间长手术期间有大量补液或使用利尿剂手术期间需监测尿量非留置导尿指征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诊断性试验手术患者必要时使用,不是常规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拔管尽量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护士遵医嘱拔除不必要的导尿管2、插管无菌操作专业医务人员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3、正确的导尿管护理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温水擦拭尿道口。(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4、管理WHO措施:限制导尿管留置的时间采用严格规范的导尿技术维护无菌密闭引流最新研究与进展表示:全身预防抗生素的使用膀胱冲洗灭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滴注引流袋中加入抗生素抗生素包裹导尿管每天应用抗菌剂清洗会阴以上措施均未能表明可以降低长期留置尿管的感染率.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什么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小时后撤机拔管48小时内新的肺实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发病机制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吸入含有细菌的微粒血行感染由周围脏器直接感染而来气管导管细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存在肺炎依据病史(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有危险因素)、体格检查和X线胸片等明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危险因素1、年龄大,自身状况差2、有慢性肺疾病者,长期卧床,意识丧失3、有痰不易咳出4、机械通气时间长,上机前已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引致菌群失调5、消化道细菌易位,长期使用H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胃酸缺乏易于细菌在消化道寄殖。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医院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连续机械通气者发生医院内肺炎的危险性比未用机械通气者高6~12倍。金标准:组织病理学有炎症反应肺活组织培养微生物阳性临床诊断标准(常用)必要条件:胸片出现新的浸润影同时满足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发热白细胞升高或降低脓性痰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5%治疗措施1、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预防肺部感染,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2、痰液的管理:(1)吸痰(2)有效咳嗽(3)叩背(4)体位引流3、抗感染治疗早期正确的抗生素治疗能够使VAP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由于VAP的诊断非常困难,因此,在临床高度怀疑VAP时,应立即开始正确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治疗措施4、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原发病不能祛除,重症监护病房内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的。任何的治疗均应围绕在祛除原发病作出努力,只有原发病得以解除,抗感染治疗才能有效进行5、免疫治疗虽然抗生素治疗VAP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当前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导致越来越多的多重耐药菌株出现,促使人们去开辟另外的感染治疗途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扰素作为感染治疗的辅助免疫调节剂,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基因治疗,调节宿主的免疫力,优点是直接作用于感染细胞或组织,避免全身应用蛋白质可能引的副作用。LOREMIPSUMDOLOR6、营养支持加强营养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特别是VAP患者十分重要。营养不良患者,呼吸肌无力,很难脱机,这样患者并发VAP是很难避免的。营养支持治疗,包括全胃肠外营养、胃肠外营养和胃肠内营养同时进行或单纯的胃肠内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7、加强护理工作在VAP的防治中护理工作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护理工作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VAP的发生,主要包括: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充分引流痰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呼吸机回路管道连续使用48小时后应予更换;回路管道上的冷凝水细菌浓度极高,清理时避免倒流入气道;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环境可减少呼出带菌气溶胶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呼吸机上的雾化器液所调温度不应低于45℃以减少细菌污染,使用后须彻底消毒。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病程中需密切监测微生物学变化,以指导抗菌药物的调整,减少细菌耐药。预防措施头部抬高30—45°口腔护理q6h每日间断唤醒(最大限度减少镇静剂的使用)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深静脉血栓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出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显血流感染来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有一次以上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ICU中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通常需要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导管每天都要使用若干次来给病人输液、输入药物和血制品,病人就可能会有医院获得性病原体的定植。某些导管(如:肺动脉导管和外周动脉导管)每天都要使用若干次用来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或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这些都明显增加了污染和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导管分类根据插入的血管类型分为: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根据使用的长短来区分:临时的或短期的导管(在体内留置14天以内的导管)、永久的或长期的导管(留置14天以上)根据插管的位置分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外周血管、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脐导管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血管相关性感染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进行临床诊断:*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理化因素所致。*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国内诊断标准(2001年版)常见的感染途径1.皮肤感染2.接头污染3.血源性感染4.输液感染常见类型的诊断导管病菌定植插管部位无感染征象而远端导管半定量培养发现病菌≥15个或定量培养病菌浓度≥10局部感染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压痛或脓性分泌物导管定量或半
本文标题:第二季度三管监测院感知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8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