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1第十二章病例对照研究2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的研究类型之一,是验证病因假说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方式。前言3第一节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研究示意图研究史4以目标人群中确诊的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第一节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5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第一节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分组依据6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第一节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暴露信息获取途径7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一、基本原理回顾调查的指标8时间肺癌组对照组研究开始吸烟吸烟非吸烟非吸烟调查方向图5-1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Greenberg2002)注:阴影区域代表暴露于所研究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研究示意图abcddccbaa9特点观察性研究设立对照组研究方向:回顾性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时,只能分析两组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不能计算发病率10二、用途(1)病因研究,可用于病因研究的各阶段病因了解不确切时—广泛性探索,已对病因形成假说——深入验证。(2)用于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3)治疗效果的研究11三、研究类型成组病例与对照研究匹配病例与对照研究衍生的研究类型12(一)成组病例与对照研究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13(二)匹配病例与对照研究匹配/配比(matching)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分类成组匹配个体匹配14成组匹配(又称频数匹配)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15慎重选择匹配因素;可疑病因决不能作为匹配因素;比例一般为1:1,也可以1:2,甚至1:3或1:4,一般不超过1:4;匹配的因素不宜过多,避免发生“匹配过度(overmatching)”增加工作的难度。3.匹配法注意事项16(一)提出假设(二)确定研究对象(三)样本含量的估计(四)确定研究因素(五)资料的来源与收集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17(一)提出假设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研究或现况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提出病因假设18基本原则代表性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可比性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二)病例与对照的选择19(一)病例的选择选择病例的要求诊断可靠使用金标准选择确诊的新病例20病例种类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回忆偏倚小代表性好容易合作被调查因素改变少回忆偏倚大被调查因素改变多病例数较多易获得资料21来源总体人群中全部病例或总体随机样本人群中全部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代表性好工作开展比较困难耗费人力物力病例比较合作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与对照的可比性好代表性差22(二)对照的选择原则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23来源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医院中患有其它疾病的病人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24对照与病例比较的方法成组比较法(groupcomparison)广泛探讨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匹配法(matching)频数匹配个体匹配:罕见疾病或提高研究效率时25二、样本含量的估计有关参数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exposurerate)RR的近似值OR值(查阅文献或预调查获得)α值把握度B26方法查表法公式法:求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的公式病例组暴露率对照组暴露率27例13.1拟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据调查,该地区人群吸烟率为20%,预期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为2.0,设α=0.05,β=0.10,计算样本量。人。即病例组和对照组各需,(根据条件求得:232232)20.0333.0/()282.196.1(733.0267.02)/()(2733.0267.02/)3333.020.0333.0]20.0220.01/[220.02220121ppUUqpNpqp28三、确定研究因素(一)研究因素或变量的选定(二)因素或变量的规定(三)因素或变量的定性或定量29暴露因素应是怀疑与所研究疾病有可能发生联系的因素,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研究线索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出的统计学关联的因素。其他学科领域提出的与疾病发生可能有关的因素或线索。(一)研究因素的确定30(二)因素或变量的规定研究因素或变量的定义尽量采用国际或国内标准(三)因素或变量的定性和定量先定性再定量311.资料来源2.调查的含义及实施时遵循的原则3.调查表四、资料来源与收集32医院病案记录,疾病登记报告等摘录检测病人的标本或病人的环境获得对病例或对照的询问调查中取得(一)资料来源33(1)定义也称“调查问卷”,通过把拟收集的数据项目用恰当的措词构成一系列问题的答卷,是资料收集的最主要工具。2.调查表34(2)调查表的内容调查表的名称、编号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等研究项目:研究变量,疾病史、吸烟史等结尾部分:调查员签名、调查日期等3536资料整理均衡性检验计算OR推论因素与疾病关联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37一、资料整理调查收集的资料要进行核查、检错、验收、归档;将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归纳、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适当的软件统计分析。38二、描述性分析(一)描述研究对象一般特征(二)均衡性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特征方面有否可比性,两组非研究因素均衡,其暴露率的差异与发病有关。39二、推断性分析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的统计学联系以及联系强度40(一)成组比较法资料的分析(1)分析第一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成组比较法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暴露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有aba+b=n1无cdc+d=n2合计a+c=m1b+d=m2a+b+c+d=N212122)(nnmmNbcad41OR又称优势比,比值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公式OR:(a/c)/(b/d)=ad/bc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暴露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有aba+b无cdc+d合计a+cb+da+b+c+d(2)分析第二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42(3)分析第三步:OR可信限的估计及其意义)(2/96.11OROR95%C.I.=OR值及其可信限的意义:OR=1:暴露与疾病危险无关联;OR>1:暴露与疾病危险的关联增强;OR<1:暴露与疾病危险的关联减小;OR值95%的可信限包含1,表明暴露与疾病的联系不显著。43表母亲13-3饮酒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饮酒史病例对照合计有164397561未有36379415合计200776976例13.3饮酒与食管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如下表:44分析第一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88.61200776415561976)36397379164(2212122)(nnmmNbcadP0.05,两组暴露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饮酒与食管癌有统计学关联45第二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比值比: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优势比(OR)病例组暴露与非暴露的比值为a/c对照组暴露与非暴露的比值为b/d则OR=a/c:b/d=ad/bc=(164*379)/(397*36)=4.3546第三步:OR值95%CI计算27.6~02.335.488.61/96.11/96.112)()(OR通过OR的可信区间的计算,得知该区间不包括1,且大于1,提示该项研究OR=4.35不是抽样误差造成的,可以认为饮酒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47(二)1:1配对资料的分析匹配资料是由病例与对照结合成对子,列成下表的格式,表内的数字a、b、c、d是病例与对照配成对的对子数公式cbcbcb2222)1()cb(或bcOR表1:1配对研究中疾病与暴露的关系OR95%C.I.=)(2/96.11OR病例对照有暴露无暴露合计有暴露aba+b无暴露cdc+d合计a+cb+da+b+c+d48例13.4妊娠早期孕妇感染风疹与新生儿畸形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暴露非暴露合计暴露4(a)6(b)10(a+b)非暴露24(c)34(d)58(c+d)合计28(a+c)40(b+d)68表13-4孕期感染风疹与新生儿畸形关系49表明该项研究OR=4不是抽样误差造成的,孕妇妊娠早期感染风疹为新生儿畸形的危险因素。)60.9,66.1(463.996.1196.112OR63.9246)1246(222值计算4624OR计算50案例分析1为了研究孕妇腹部X线暴露与小儿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了在某地儿童医院患白血病的251名住院儿童,以及在同一医院住院的251名其他病患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两组皆以相同调查表、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相同询问方式回顾调查母亲孕期腹部X线暴露情况。结果患白血病的251名住院儿童的母亲中有72名孕期腹部有X线暴露史,251名其他病患儿童的母亲中有38名孕期腹部有X线暴露史。请选择一个恰当的指标反映孕妇腹部X线暴露与小儿白血病之间的关联强度,并根据题中数据计算出结果。51孕妇腹部X线暴露与小儿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暴露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有7238110无179213392合计25125150250.3~45.1:%9526.246.13)(212122CIORnnmmNbcad52案例2某项关于肺癌的病因研究中,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社会阶层,对100个肺癌病人和100个非肺癌病人1:1配对(非肺癌病人组中剔除了与吸烟联系密切的疾病),然后回顾调查两组的吸烟情况.结果显示:病例和对照均吸烟的有14对;病例和对照均不吸烟的有8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的有72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的有6对。请根据以上数据选择恰当指标计算该研究中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大小。53病例对照吸烟不吸合计吸烟14(a)6(b)20(a+b)不吸72(c)8(d)80(c+d)合计86(a+c)14(b+d)100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90.22~29.6:%95126/7285.55726)726(222CIOR值计算54(三)分层分析分层分析是将研究人群按可能的混杂因素分成若干层,如按性别可分为男女两层,按年龄可分为20~39岁、40~59岁及60岁及以上三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分层分析提供了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影响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55表13-5病例对照研究分层资料整理表i层的疾病情况暴露或特征病例对照合计有无aicibidin1in0i合计m1im0iti1.分层资料的整理2.计算各层的OR,分析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iiiiicbdaOR3.计算总的卡方值及总OR值56总的OR值用Mantel-Haenszel提出的公式)/()/(iiiiiiMHtcbtdaOR总的卡方值计算
本文标题: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9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