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傅建伟)天下黄酒是1家
1天下黄酒是一家2009年5月16日,我参加了在山东青岛举行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三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理事长、工信部食品处的领导、全国黄酒专家、全国70余家重点黄酒企业代表及新闻媒体等业界人士汇聚在一起,就黄酒产业现状、危机之下如何共克时艰做强做大黄酒产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有开门见山,直陈己见;有引据经典,抛砖引玉;更有许多真知灼见,可以为鉴。在全球金融危机、黄酒企业面临诸多困难的大背景下,大家相聚一起,共谋对策,互励互勉,非常及时,也非常难得。会上,黄酒同仁那份真挚、执着和对黄酒美好明天之冀希,引我共鸣,让我感动,天下黄酒是一家!有感于此,遂写下此文。黄酒本是同根生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唯中国独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民族、独有以及黄酒“偶得天然”之本源,不仅为黄酒烙上了中国元素的印记,而且是黄酒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每每谈及于此,黄酒人不由得涌起一种自豪感、满足感,也让黄酒人之间多了一点共鸣、一份归属、一种一家人的感受。民族独有是黄酒的根,也是黄酒绵延数千年而永不褪色的符号。几年前,古越龙山首次与国际卡慕携手进入全球免税店,卡慕先生是个中国通,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黄酒的民族特性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黄酒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应该侧重于展示中国元素而非绍兴的地域传统特色,在卡慕专营的黄酒产品展示2中,丝绸颈带、传统山水、朱红方印等中国元素跃然青瓷瓶上,红色主调装点的现场,挂上中国结,播放中国民族歌曲,身穿旗袍的礼仪小组还为每一位参观者准备一把小折扇。浓浓的中国味让众多法国人新奇不已,对中国黄酒有了一次近距离、感性的认识,也让现场的华人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老华侨在会展中留恋许久,他说,看到了家乡的酒,很亲切。这可能就是一种民族归属感吧,当黄酒被中国元素包装时,黄酒也就超越了自身,成为民族的代名词,这或许是卡慕的精明之处吧。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经济和文化张力将会越来越突显,黄酒这一民族传统产品会更富有竞争力,逐步走出国门,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纳、喜好。如果说,民族、独有是黄酒的客观存在,那么儒家文化就是黄酒的文化基因。无论是绍兴黄酒、海派老酒,还是鲁派老酒、苏派黄酒、徽派黄酒、湘派黄酒、闽派黄酒……黄酒的不温不火、圆润绵长的品性,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无形之中也与国人的生存处事法则相吻,内敛务实、不事张扬,和为贵、谦为上。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黄酒也就不只入“寻常百姓”,而且荣登“大雅之堂”了,成为上层的贡品,或者成为祭祀、礼仪的见证物,甚至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诸多地方习俗也与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让黄酒更加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间,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尽管黄酒种类繁多,地域文化也有所差异,但黄酒的儒家文化根基是相通的,儒家文化“和谐”、“中庸”之精髓,是我们宣传、弘扬黄酒取之不尽的源泉。3除了民族、文化的同性,黄酒还有得天独厚、扎根性很强的地域特性。以绍兴黄酒为例,从越王句践投醪劳师时的“浊醪”到南北朝时成为贡品的“山阴甜酒”,从南宋“城中酒垆千百家”到清时“越酒行天下”,从建国初期轰轰烈烈的“公私合营”、酒厂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分分合合到今天黄酒的行业领军、香飘四海,历经沧桑后的绍兴黄酒仍然芬芳浓郁,魅力无限,古越龙山、沈永和、会稽山、女儿红、塔牌等知名品牌已经响彻大江南北,但在几十年前,其中有不少过去还是同吃一锅的一家子。同汲一湖水,同酿一坛酒,同兴一方业,绍兴黄酒人理应传承那份同根同源的血脉,齐心合力,共同把绍兴黄酒产业做强做大。多姿多彩的“黄酒之家”自古有“南橘北枳”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用来比喻环境对事物的影响,黄酒亦然,不同地区的黄酒,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如同天下武林各门派,武艺精湛,在各自统领的区域大显神通。凭借得天独厚的鉴湖佳水和独特的工艺,橙黄亮洁、甘冽芬芳的绍兴黄酒在古越大地绵延了7000多年;汲取崂山泉水,以“古遗六法”酿造的山东即墨老酒,妙府老酒,微苦焦香,温馨醇厚,成为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而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自然艳丽,爽口鲜美,则成为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海派黄酒,清香合一,和而厚积,成为时尚的表征;苏派黄酒独树一帜,浑然淡雅,别有风味,其他黄酒多具特色、风格各异,各领风骚,均备受消费者的欢迎。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之黄酒,恰好就是“一方水土酿一方酒”。4目前,传统型黄酒正在向经典、高档化方向发展,如古越龙山借助强势的品牌力、文化力和营销力,其推出的五十年极品酒以及年份青瓷系列酒引领了黄酒高端市场。而现代的黄酒则愈加时尚了起来,适应消费者逐渐偏向低度、营养的转变,清爽型新型黄酒走俏市场,以海派文化、怀旧情结为代表的上海老酒,古越龙山年代系列酒,文化味浓郁的状元红黄酒,会稽山“帝聚堂”酒,张家港的系列花色酒等,打破了黄酒的酿造传统,不仅在口味上迎合清爽、低度化的需求,而且在时尚、现代感上大做文章,使“黄酒之家”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一面。黄酒的高档化、个性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给黄酒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如果说,传统是黄酒的根基,那么个性化则是黄酒的活力。这也给我们以启示,创新无限,黄酒的魅力无穷,只要我们敢于冲破思想上的樊篱,无论是经典的精雕细琢,还是时尚的大胆创意,都能做到适应不同消费,黄酒也就必能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来。当然,黄酒创新不是简单的心血来潮,或者空穴来风,更不能随心所欲,甚至为一点蝇头小利,搞“掏浆糊”。创新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是传承黄酒精华之上的创新,创新要把握一个“度”,那就是创新不能脱离标准,不能摈弃黄酒的根,食品安全和质量品质尤其需要警钟长鸣、严格把关,否则会变为冒险,对整个黄酒产业健康发展不利。“举家之力”共克时艰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冲击着黄酒产业,餐饮消费趋缓,高档黄酒销售和黄酒出口下降,造成一些黄酒企业生产经5营困难,压力重重,而且危机还远未结束。面对危机和困难,许多黄酒企业主动应对,有的盘活存量,整合资源,优化黄酒业务;有的眼睛向内开源节流,向管理要效益;有的主动压缩战线,从黄酒非成熟市场撤了回来。整体而言,危机将直接放缓黄酒产业多年来的增长势头。不过,与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相比,黄酒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不是很大,黄酒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变。我这里所说的“举家之力”,是黄酒企业彼此间的一份默契,有意或无意间形成的一种合作、互助。几年前,古越龙山在业内率先打响了黄酒央视黄金时段宣传第一炮,不仅自己受益,同时惠及整个行业。随后,许多骨干黄酒企业一改小打小闹的局面,纷纷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正是这股群起效尤的合力,让关注黄酒、认同黄酒、喜欢黄酒的多了,黄酒影响力越来越大,黄酒热兴起了,“黄酒业的春天来了”、“黄酒回归复兴正当时”的呼声不绝于耳。可见黄酒联合出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事实也充分证明,做大黄酒蛋糕是黄酒大家的事,也只有黄酒每一位成员的凝心聚力,才能产生“1+12”的集群效应,才能唤起、激发黄酒整体的竞争力。面对金融危机和未来许多不确定因素,黄酒企业尤其需要“抱团取暖”,共同应对。首先要加强合作,共谋良策,互通信息,将危机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其次是合力宣传。大力宣传推广黄酒,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黄酒的魅力,使饮用黄酒成为一种时尚。三是合力做大市场。“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制服。”极目远眺,黄酒市场发展的空间是多么的无限,企业之间多一份合作,少一6些倾轧,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获得市场之外更多的惊喜!“家和”黄酒兴自2003年以来,黄酒已连续五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不可否认,黄酒产业仍存在区域性消费、营销投入不足、过度竞争等制约黄酒发展的“瓶颈”因素。黄酒行业产量、规模在整个酒业中所占的份量不大。与白酒相比,整个黄酒行业的销售收入不如五粮液,利税不及茅台。全国800多家黄酒企业,规模一千千升以下企业占80%,而一万千升以上的近36家骨干黄酒企业占有了90%的黄酒市场份额,黄酒行业内“低、小、散”、集中度较低、二极分化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黄酒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粹”,仍然是任重而道远。黄酒是民族传统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厚积,其发展潜力很大,大有文章可做。作为黄酒企业,特别是骨干黄酒企业,要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表率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品牌建设、营销创新、科技投入、集约化生产、人才培养、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树立“以和为贵”、“黄酒一家”的思想,从黄酒产业发展大局出发,勇于撑起黄酒发展的大旗,以强帮弱,以大带小,集中行业优势与其他酒行业展开竞争。一个成熟的竞争行业,不仅有成熟的消费者和消费氛围,而且必定有成熟的竞争者。黄酒行业的成熟发展,需要企业之间,尤其是骨干企业之间建立成熟、理性的竞争秩序和环境。有竞争,就有对手,我们要学会感谢对手。对手是一面镜子,以它可以照7亮自己的软肋,激励自己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进步;对手是一根鞭子,在不断地鞭策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奋进;对手是一把变动的尺子,不断激励我们去攀登新的高峰。也正是有了强大的对手,自己才有紧迫感、压力感,才使自己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更完美。对手之间,是一种对立,也是一种统一;对手是挑战者,也是同行者、朋友。对待对手,既需要大雅大量,更需要大智大勇。黄酒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强调在行业标准、市场准则之下的理性竞争,反对无序竞争、低价倾销、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提倡在竞争中合作,在依存中互助、互惠,共同发展。天下黄酒是一家。黄酒大家庭的兴旺发达,需要我们坚持以家为本、以和为贵、以兴为上的理念,集大家之智,聚大家之力,共同开创黄酒美好的明天!
本文标题:(傅建伟)天下黄酒是1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