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黎兰老师制作•“我们这一代诗人和新生代的重要区别在于:我们经历了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表现为更多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舒婷《不要玩熟我们手中的鸟》)。•1984年秋天,《星星》诗刊在成都举办“星星诗歌节”。我领教了四川人的疯狂。诗歌节还没开始,两千张票一抢卖光。开幕那天,有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没票的照样破窗而入,秩序大乱。听众冲上舞台,要求签名,钢笔戳在诗人身上,生疼。我和顾城夫妇躲进更衣室,关灯,缩在桌子下。脚步呼呼,人们冲来涌去。有人推门问,“顾城北岛他们呢?”我们一指,“从后门溜了”。•北岛《朗诵记》•“1981年11月初,饱满、丰盛的秋天即将逝去。几枝残雪一般的夜来香,仿佛最后谢幕似的,香雾犹眷眷不散。我把一束《会唱歌的鸢尾花》装进信封,仔细旋好笔套。我想我将要辍笔一段时间。”•舒婷《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1984年)•1981年,对于我们走进《鸢尾花》,是一把开门的钥匙:这一年,作者准备结婚;这一年,围绕她诗歌的难以调和的争论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两种情绪以第六小节为中接点,将诗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小节•诗人采用了修辞上所说的“缩小夸张”(或称“反向夸张”)的手法,依恋的感觉将自我缩小成一朵美丽娇弱的鸢尾花依偎在男子宽广的胸前。顺着这种思路,可以让“呼吸的轻风吹动”,可以用“宽宽的手掌覆盖”。一系列的动态意象传达出的是寻求呵护、终于靠岸了的小女人的满足和甜蜜。第二小节•以“我可以做梦了吗”的询问开始,在询问中透出的是从“但愿有一天”到“终于可以”的漫长的等待和渴求。•“1981年秋天这个黄昏,面临生活的重大转折,我希望天空从此是蓝的,我以为我真可以和我的同代人‘大笑着在街上跑过’,而不必像几年前提心吊胆沿贴满大字报的墙边踅走;我以为幻想的翅膀可以任意飞翔,从异国的圣诞树、斜塔到六和塔上的风铃,从古老的神笛到近代的溜冰鞋,美的奇异的心愿即使不受到鼓励,至少不必担心‘封资修’排炮跟踪。”•《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第三小节•本段直接承续着第二段的思路,在经过“我可以做梦”的询问后,诗人省略了“可以”的许诺,进入梦境。但一系列“丰产田里长草的秋收”、“脚手架下干渴的午休”、“街灯下折叠而又拉长的身影”、“无数次流出来又咽进去的泪水”等苦闷的意象,告诉我们:曾经亲历过的苦难已成为涂写得太厚太厚的深层记忆,“舒婷”们是怎么样也回不到“圣诞树、风铃、斜塔”这纯净的梦境去的。第五、六小节•前四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貌似跳跃,其实情感脉络清晰明朗,依从着“可以做梦”—“无法做梦”—“一定要做梦”这隐性线索展开。因此,转入到第五小节,“当我们头挨着头”则是心灵经长途跋涉、美梦成真后的归属。•这是全诗的华采乐章。第八小节•朦胧诗派的这一代人,是充满了启蒙理想和英雄主义气概的一代人。于是,我们在这帝王打破不了的沉醉中,看到了“但是”的转折,听到了唤醒“血管里猩红的节拍”的使命的召唤。•。•“我们这一代诗人和新生代的重要区别在于:我们经历了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表现为更多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舒婷《不要玩熟我们手中的鸟》。第八小节•是在整首诗中最短、跳跃感最强的一段,但并不晦涩:沉醉迷狂的个人之梦,在“四周一片环形山”的恶劣的现实中,只能如蒲公英般飘散失落。第九小节•时代选择了舒婷,舒婷的名字已经成为那一代人的信念的象征•“无论在感情上、生活中我都是一个普通女人,我从未想到要当什么作家、诗人,任何最轻量级的桂冠对我简单而又简单的思想都过于沉重。我不愿做盆花,做标本,做珍禽异兽,不愿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舒婷《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第十小节•紧接前一节,以接受使命的庄严,抒写义无反顾的承担。•“我已经意识到,被迫意识到,只有我的理想才是我的‘上帝’,他仲裁一切。因此,就像圣经上说的:你要每天背起十字架跟我来。”•《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第十一、十二小节•写与爱人告别后的远征,生活中一边是鼓励一边的毁谤。•“1980年本省刊物借我的作品展开新诗讨论,我的名字像踢烂的足球在双方队员的脚边盘来盘去,从观众中间抛出的不仅是掌声、嘘声,也有烂果皮和臭鸡蛋。这年春节,恶性毁谤击中猝不及防的我,大年初一我整整哭了一天”•《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第十三、第十四小节•转换视角,将倾诉的对象转向祖国母亲。第十五节•再次将视角转向恋人,用临终遗言的形式写殉难后对恋人的期望。•三个否定句的渐次展开,则将回旋不断的哀伤的情绪硬性扭转,否定了面对牺牲时悲观、沉湎于回忆中的消沉状态。第十六小节•诗人给自己的恋人选择的是“你的位置/在那旗帜下”,为理想承担的痛苦是使生命辉煌的神圣的力量。在这里,舒婷著名的《致橡树》产生了别解:•“我在防洪堤上,/留下一个空出来的岗位,/让所有轰击过我的波涛,/也冲击你的躯体吧。/我不后悔,你不要回避!”•《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1、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鸢尾花》可说是朦胧诗派修辞手法的大演示,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从传统的月光、鸽子、橄榄树到个人色彩的小篮子、脚手架、路灯下的身影,整首诗在一系列象征中展开,而构成全诗最关键的象征是“鸢尾花”和“十字架”,我们甚至可以说,只有理解了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蕴,才能真正地理解整首诗。2、在个体被选择的无奈和承担使命的崇高的矛盾展开中,凸现了朦胧诗派一代人的精神追求。•第一部分的个体情感依恋与第二部分的崇高使命的承担之间形成强大的张力,而选择的原因、转折的原因则成为读者注目的关键。在此诗人强调了“血管里猩红的节拍”、“为自己的心承认不当幸福者的权利”。•1.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会唱歌的鸢尾花”有什么象征意义。••2.以本诗为例,说明朦胧诗派在语言•3.有人认为,本诗可以在第六小节时结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食指: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相信未来蓝....mp3•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回答》北岛(瞿弦和朗诵).mp3•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在诗歌的十字架上——献给我北方的妈妈舒婷我钉在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为了完成一篇寓言为了服从一个理想天空、河流与山峦选择了我,要我承担我所不能胜任的牺牲于是,我把心高高举在手中那被痛苦和幸福千百次洞穿的心啊那因愤怒与渴望无限地扩张又缩紧的心啊我的心在各种角度的目光的投射下发出了虹一样的光芒可是我累了,妈妈把你的手搁在我燃烧的额上•我献出了•我的忧伤的花朵•尽管它被轻蔑,踩成一片泥泞•我献出了•我最初的天真•虽然它被亵渎,•罩着怀疑的阴云•我纯洁而又腼腆地伸出双手•恳求所有离去的人•都回转过身•我不掩饰我的软弱•就连我的黑发的摆动•也成了世界的一部分•红房子,•老榕树,•海湾上的渔灯•在我的眼睛里变成文字•文字产生了声音•波浪般向四周涌去•为了感动•至今尚未感动的心灵•可是我累了,•妈妈•把你的手•搁在我燃烧的额上•阳光爱抚我•流泻在我瘦削的肩膀•风雨剥蚀我•改变我稚拙的脸庞•我钉在•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任合唱似的欢呼星雨一般落在我的身旁任天谴似的神鹰天天啄食我的五脏•我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那篇寓言•那个理想•即使就这样•我成了一尊化石•那被我的歌声•所祝福过的生命•将叩开一扇一扇紧闭的百叶窗•茑萝花依然攀援开放•虽然我累了,妈妈•帮助我•立在战线的最前方•1.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会唱歌的鸢尾花”•2.以本诗为例,说明朦胧诗派在语言运•3.有人认为,本诗可以在第六小节时结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本文标题:会唱歌的鸢尾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