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五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考点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考点2、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考点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考点4、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考点5、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考点6、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考点7、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质和目的(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生活物质方面——社会存在精神方面——社会意识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等。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考点诠释: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2)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实践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一定地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归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阶级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方法。(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改革A、改革的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B、改革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C、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改革的根本目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E、改革的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所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四、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1.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和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动力2.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含义、地位和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社会存在与价值观——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升级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二、社会历史的主体:考点1、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考点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考点诠释:1、人民群众:(1)内涵: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四个者”。(2)地位:历史的创造者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源泉、物质条件、直接创造)C、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群众路线:A、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B、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三、人生价值及其实现考点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考点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考点3、了解价值观的含义考点4、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考点5、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考点6、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考点7、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考点8、理解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1)哲学上的价值:•A、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B、哲学领域的价值含义: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与具体学科中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人的价值——人生价值A、社会价值——真正价值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物质和精神)B、自我价值个人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物质和精神)(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价值观的内涵: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价值观的性质: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求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1)、内涵:价值判断就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的判断。价值选择就是人们在自己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对事物作出的选择。(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产生基础:社会实践(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观依据:立场、观点、方法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A、内涵: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社会历史性特征的意义:B、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6)不同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的原因:A、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B、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C、立场不同。(7)衡量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A、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价值观(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A、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二者在具体上又有不一致的一面,甚至会产生冲突。C、集体利益是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A、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B、当二者没有冲突时,要把二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C、国家、集体在保证集体利益发展的同时,要尊重、维护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1)人生价值的基本内涵: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辩证法依据:事物的性质主要地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4、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2)在社会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为什么是在劳动中创造的?●劳动满足社会、人民、他人的需要●劳动使人生存证明自身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有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因此,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个人的人生设计只有与客观社会现实相符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本文标题:历史唯物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7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