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应急监测主要内容本章简要介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等基本概念和应急监测技术。9.1基本概念9.2应急监测技术9.1基本概念9.1.1突发环境事件9.1.2应急监测9.1.1突然环境事件9.1.1.1概念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1993年至2004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21152次,其中重大事故566次,特大事故374次。9.1.1.2突发环境事件类型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较大环境事件(Ⅲ级)(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9.1.1.3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形式多样性发生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处置的艰巨性形式多样性核污染事故剧毒农药污染事故(常用的约300种)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335种)爆炸污染事故溢油事故危害的严重性(一)对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二)对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三)对社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几个案例9.1.1.4突发环境事件对策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2.预防为主,安全第一;3.加强监测能力建设;4.建立紧急救援系统。9.1.2应急监测6.1.2.1概念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9.1.2.2应急监测内容(1)判断污染物的种类;(2)检测污染物的浓度;(3)估计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污染范围;(4)提出应急处置与善后处理措施。9.2.1应急监测工作程序9.2.2采样技术9.2.3测定技术9.2.4应急监测报告9.2应急监测技术9.2.1应急监测工作程序1.赶赴现场;2.布点采样,并给出定量或半定量的监测结果;3.现场无法鉴定或测定的项目应立即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4.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污染程度和可能污染的范围并提出处理处置建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应急监测车9.2.2采样技术1)现场监测采样①现场监测的采样一般以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特性布点采样和确定采样频次。②事故发生地点要设立明显标志,如有必要则进行现场录像和拍照。③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供现场快速测定,一份供送回实验室测定。2)跟踪监测采样为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事故发生后,往往要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环境恢复正常。9.2.3测定技术我国颁布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当我国颁布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等效采用ISO或美国EPA的相关方法,但必须用加标回收、平行双样等指标检验方法的适用性。9.2.4应急监测报告1.事故发生的时间,接到通知的时间,到达现场监测时间;2.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3.监测实施,包括采样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4.事故发生的性质、原因及伤亡损失情况;5.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流失量、浓度及影响范围;6.简要说明污染物的有害特性及处理处置建议;7.附现场示意图及录像或照片;8.应急监测单位及负责人盖章签字。案例一: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1986年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机组爆炸所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致使33人死亡,1358人受伤,13.5万人被迫迁移,受害者总计达900万人。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八百年。案例二: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2人重伤、21人轻伤。大量含苯系物(苯和硝基苯)污水排入松花江,导致重大水污染。图为松花江污染带抵达哈尔滨市区,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造成哈尔滨市停水四天。我国颁布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002国家环保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003
本文标题:应急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3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