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毒品滥用的历史、现状及对策江汉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叶少剑阿片类毒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鸦片战争国内外毒品形势鸦片战争摧毁了许多中国人的自信!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令人敬仰的国家之一大汉、大唐、宋、大明、大清万国来朝丝绸之路哥伦布探险---探寻海上与中国贸易路线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他在公元2世纪写成《地理学指南》,提出地球是圆形的地心学说,直到1000多年之后的1406年,人们才将它从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大规模被欧洲人了解的前提之一。13世纪末(元朝),马可波罗与他的游记在欧洲掀起了对东方向往的狂潮:在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成为一个拥有空前繁荣的文化、遍地黄金、香料发达而强盛的区域。这引发了大量欧洲人一窥东方文明的愿望。对新的殖民地和财富的渴望:很久以来,与中国、印度的贸易,一直是通过阿拉伯人作为中介的,而在整个欧洲,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又几乎都掌握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手里。所以在西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各国君主还有商人们都急切地希望能够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垄断,自己前往印度、中国和香料群岛等地,直接与当地人进行香料、丝绸等商品交易。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府君士坦丁堡(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攻陷,从此整个中东及近东地区,全部成了穆斯林的天下。由于君士坦丁堡的特殊地理位置(连通欧亚大陆),欧洲人从此不能再向他们的前辈那样通过波斯湾前往印度及中国,也不能再直接通过这个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巨大港口来获得他们日益依赖、且需求量巨大的香料。欧洲人必须找到一条新的贸易路线,直接从香料群岛获得香料的资源。欧洲人通过《地理学指南》可以知道他们憧憬的亚洲、北非的存在。虽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印度与中国的存在,但是真正到过那里的却很少。但对于世界的另一半的了解,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幷不比千余年前的罗马人甚至希腊人多多少。他们根本不知道有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存在。15世纪之后,马可·波罗前往中国时所途经的波斯湾对于欧洲人,特别是西欧人而言已经成为了禁区;虽然已经有人深信地球是圆的,但是他们对地球大小的估计,却是完全建立在错误的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当时甚至有人认为从欧洲往西至多几周时间便可到达亚洲。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先进步后落后(明朝):中国在15世纪时将它的海上力量培养为用于符合其儒家思想的工具——将一只庞大、技术力量先进的船队赋予宣扬天朝国威的工具。这支准仪仗队到达了中东、东非(现在有人声称郑和船队发现了大洋洲、美洲、南极洲——并早于麦哲伦一行环绕了整个世界,但这些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使其成为主流思想)。但郑和的航行没有将明帝国发展成为领土广大经济繁荣的国家:这支仪仗队并没有军事使命,也没有将它发展的贸易扩张为大规模的交往。如果永乐皇帝不在后来实行海禁或者他有一定的殖民意识,中国现在会是怎样?世界格局又会是怎样?1492年,哥伦布携带着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船队从帕洛斯港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后向西航行,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海地等岛。但是,哥伦布误以为巴哈马群岛是印度的辖地,把当地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并误认为古巴是中国的一个省。由此可见中国当时是一个多么令欧洲人向往的地方!他们发现的实际是美洲大陆!他所引导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类历史鸦片与中国由于明清时期欧洲的商品对于中国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导致了欧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银来换取香料和丝绸。欧洲诸国在与中国贸易中产生巨大的贸易逆差。清朝末期,欧洲人发现中国人吸食鸦片的爱好,认为找到了扭转贸易逆差的方法。因此在世界早期贩毒活动中,中国是最早的毒品——鸦片的主要吸纳地,巨量外国鸦片的输入和巨额社会财富的流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富强迅速积弱积贫的重要因素。烟枪一枝,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锡纸半张,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火光冲天大烟馆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间,中国军民抗击英国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的战争。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掠夺、瓜分,自此开始,中国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主要内容有:(一)五口通商。将沿海城市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二)强占香港。把中国香港割让给英国,使得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三)勒所赔款。中国赔偿英国款项总计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包括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欠费300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四)协定关税。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协定关税是近代中国工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历时四年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汉口也在此后对外开埠战争中沙俄借机侵略1858年5月,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目前世界毒品形势当前世界毒品及涉毒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全球的传统毒品市场已出现停滞或萎缩,但新型毒品的生产与消费正呈现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的2012年报告数据:1)2010年大约2.3亿人至少使用过一次非法药物,占世界成人人口的5%。2)每年,海洛因、可卡因和其他药物致死大约20万人。全球每年用于吸毒者治疗的费用高达2500亿美元,占全球GDP的近0.4%;3)2011年全球鸦片生产共计7000吨。比2007年的峰值减少五分之一以上,但是高于2010年的水平。全球至少有1.4亿人吸食大麻,1340万人滥用可卡因,920万人滥用海洛因,1290万人滥用鸦片剂,4340万人服用人工合成的各类兴奋剂。世界毒品年交易额高达10,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世界贸易总额的8%,超过了钢铁或汽车贸易所占的比例。中国的毒品现状吸毒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4‰,吸毒人数中,吸食海洛因的占71.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72.4%。中国的数百万吸食毒品人口中,初次吸食者85%以上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现状:国内吸毒者逐年增多1998年全国登记吸毒人员是59万人,1999年为68万人,2000年为86万人,2001年为90万人,2002年为100万人,2003年为105万人。2013年---222万现状:吸毒种类开始多元化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吸海洛因的占87.6%。吸冰毒、摇头丸、氯胺酮、麻果等新型毒品的人员急剧增多,在全国大中城市的许多歌舞娱乐场所,吸食摇头丸等现象非常普遍。近年来全国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四大显著特点一是涉案毒品的数量增多、危害增大,即毒品犯罪大要案增多。从收案情况看,涉案毒品数量越来越大,毒品数量通常有上千克,过“吨”的案件也屡有发生;毒品犯罪有团伙化、家族化、集团化趋势;毒品犯罪再犯的比例也在增大。二是毒品种类增多,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除海洛因外,制造贩卖“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美沙酮、安眠酮、三唑仑、盐酸丁丙诺啡(又名舒美啡)、普鲁卡、苯巴比妥、麻古(含甲基苯丙胺成分)、卡苦(主要含鸦片成分)等犯罪案件也不断出现。三是毒品犯罪形式多样化,呈现内外勾结态势。我国西南地区毗邻世界主要毒品产地“金三角”,国内外贩毒集团利用这种地理位置及交通网络上的便利条件,将大量毒品从“金三角”地区取道我国境内转运进入国际市场,大肆进行毒品贩卖活动。周边毒源地渗透加剧,生产、制造毒品类案件也不断增加。国内外犯罪分子相互勾结,进行双向走私毒品犯罪活动,形成制造、贩卖、运输、走私毒品“一条龙”。四是特殊群体从事毒品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利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群体贩卖、运输毒品的现象,参与人员逐年递增,并呈组织化、集团化和规模化的趋势。她们多数人受过一些反审讯训练,一旦被抓,则假报姓名、住址或以语言不通拒绝回答审讯,且以恶劣手段阻碍检查。人体贩毒“毒蛋”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3月19日报道称,警方近日又抓获了75人使用小狗在意大利北部和罗马地区贩毒的团伙——这个国际贩毒组织逼迫小狗们吞食下袋装可卡因,事成后直接将这些小狗开膛破肚以取回毒品。截至目前,至少已有50只小狗因此死亡。不利因素世界两大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交界处)毗邻中国边境,这使我国成为新的毒品过境国和部分销售市场;国际毒品犯看中了中国所隐藏的巨大市场。由于贩毒的高暴利,使许多贪欲者铤而走险,毒品交易在我国已经重新出现,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毒品市场。国际禁毒日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部长级“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Yestolife,Notodrugs)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危害。我国对青少年禁毒教育措施教育部教基厅[2003]3号文件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总目标:在各学科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小学: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毒品危害。(4课时)初中: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6课时)高中: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4课时)小学5-6年级教学内容1.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2.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3.知道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吸毒。4.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简单方法,能够远离毒品。初中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内容1.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名称。2.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4.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引导学生对“好奇”、“从众”等心理的正确认识,知道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常见手法高中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内容1.懂得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学会向毒品说“不”。2.了解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禁毒意识。3.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为什么要开这门选修课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通过介绍与药物成瘾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同学们了解药物成瘾的形成、发展过程及戒除的艰难;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同学们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成为我国消除毒品泛滥的义务宣传员。药物及药理学基础知识一.几个基本概念1、药物(drug):药物是指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从理论上讲,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食物、化妆品、FDA)2、毒物(poison):在日常接触途径和剂量下即可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外来化学物质。如恶二英。大部分临床治疗药物增加剂量后便成为毒物。3、毒药:是指毒性大,治疗量与致死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体药物中毒或死亡的药品,如盐酸士的宁、三氧化二砷(砒霜)等。4、毒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相关药理学基础知识药理学为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学科。药效学: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本文标题:三、现状,药动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