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方案.
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方案(2010年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二○○九年五月目录1概述(41.1背景介绍(41.2内容综述(41.3优化目标要求(42单站优化(42.1单站优化的目的(42.2单站优化的测试内容和方法(52.2.1基站基础数据库检查(52.2.2站点配置验证(62.2.3基站导频覆盖测试(62.2.4基站业务功能测试(62.3单站优化的验证项目(62.4单站优化的输出(73无线环境优化(73.1无线环境优化的目的(73.2无线环境优化的标准(73.3无线环境优化的测试方法(83.4无线环境优化方法(83.4.1无线环境优化的和流程(83.4.2覆盖不足问题分析(93.4.3覆盖不足问题解决方法(113.4.4干扰问题分析(113.4.5干扰问题解决方法(123.4.6导频污染问题分析(123.4.7导频污染解决方法(133.5相关重要参数设置(153.5.1小区最大发射功率(MaxPCPICHPower(153.5.2PCPICH的发射功率(PrimaryCPICHPower(153.5.3PSCH、SSCH的发射功率(PSCHPowerSSCHPower(163.5.4BCH的发射功率(BCHPower(163.5.5FACH的最大发射功率(MaxFACHPower(173.5.6PCH的发射功率(PCHPower(173.5.7PICH的发射功率(PICHPowerOffset(173.6无线环境优化输出(184通用参数核查(184.1系统广播消息(184.2邻区参数核查与优化(194.2.1邻区规划原则(194.2.2邻区参数核查(204.2.3邻区关系优化(204.3PSC码核查(235接入性能优化(235.1接入性能优化的目的(235.2接入性能优化的标准(235.3接入性能的测试办法(245.4接入性能优化方法(255.4.1接入性能优化流程(255.4.2接入性能问题分析(265.4.3接入问题解决方法(345.5相关重要参数设置(365.6接入性能优化输出(416呼叫保持性能优化(426.1呼叫保持性能优化的目的(426.2呼叫保持性能优化的标准(426.3呼叫保持性能优化的测试办法(426.4呼叫保持性能优化方法(426.4.1软切换优化(426.4.2硬切换优化(466.4.3系统间切换优化(486.4.4掉话优化(506.5相关重要参数设置(536.5.1小区选择和重选(536.5.2同频切换参数(586.5.3异频切换参数(636.5.4异系统切换参数(726.6切换和掉话优化输出(807数据业务性能优化(807.1数据业务性能优化的目的(807.2数据业务性能优化的标准(817.3数据业务性能优化的测试方法(817.4数据业务性能优化问题的分析(817.4.1无线环境优化(817.4.2数据业务接入成功率优化(827.4.3数据业务掉线率优化(857.4.4数据业务速率问题优化(877.4.5PS参数(907.4.6HSDPA参数(927.5数据业务优化输出(94附件《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DT/CQT测试技术指导书》....................................错误!未定义书签。1概述1.1背景介绍为配合《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总部组织制定了《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方案》,作为各分公司在下半年3G移动网络优化过程中的技术参考和标准性文件。1.2内容综述根据《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实施方案》中确定的下半年优化工作内容,尤其是第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内容及关键环节要求,本技术方案着重对单站优化与天馈排查、无线环境优化、通用参数、接入性能、保持性能、数据业务性能优化等各个环节中,工作的目的、优化的标准、测试的方案,常见的问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为帮助分公司做好3G网络优化工作各环节中的DT/CQT工作,总部同时制定了《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DTCQT测试技术指导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附件,供各分公司网优人员参考。1.3优化目标要求《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实施方案》中对年底前3G网络质量优化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项关键指标在第一阶段应达到良好值的要求,重点城市在第二阶段应达到目标值的要求。本技术方案在各关键优化环节中提出的优化质量标准为第一阶段应达到的良好值标准,详细质量标准可参考实施方案中相关内容。2单站优化2.1单站优化的目的在WCDMA网络优化中,单站优化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需要完成针对各个站点设备功能的自检测试,其目的是获取单站的实际基础资料,保证各基站、各小区信号覆盖、基本功能(如接入、通话等的正常。通过单站优化,可以将网络优化中需要解决的因为网络覆盖原因造成的掉话、接入等问题与设备功能性掉话、接入等问题分离开来,有利于后期问题定位和问题解决,提高网络优化效率。通过单站优化,还可以熟悉优化区域内的站点位置、配置、周围无线环境等信息,为下一步的优化打下基础。2.2单站优化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在每个WCDMA站点安装、上电并开通后,针对其各个小区进行路测。路测内容包括各项业务性能、数据吞吐量、重选、切换等。通过单站测试可发现基站安装、天线安装、参数配置等方面的问题。2.2.1基站基础数据库检查实地勘察基站经纬度、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基站、天线挂高是否与规划数据相符;现场检查覆盖方向是否有阻挡;基站硬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天线是否接反,与GSM共天线的基站需要检查是否与GSM的天馈接反;天馈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包括发射功率、驻波比等;传输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有无传输告警。检查完毕后,完成以下站点信息更新表:2.2.2站点配置验证频率检查:通过手机检查待测小区的频点号与规划数据是否一致;扰码检查:通过手机检查待测小区的扰码设置是否和规划数据一致;LAC/RAC检查:通过手机检查待测小区的LAC/RAC和规划数据是否一致;小区邻区和重选参数检查:检查邻区列表是否与规划数据一致,检查小区选择和重选、切换参数的设置;基站功率配置情况:主要包括P-CPICH,P-SCH,S-SCH,P-CCPCH,PICH,AICH,S-CCPCH[PCH],S-CCPCH[FACH1],S-CCPCH[FACH2],HS-SCCH等公共信道的功率配置;传输配置情况。2.2.3基站导频覆盖测试覆盖测试时,车速一般保持在30公里/小时~40公里/小时。通过路测,检查Scanner接收的CPICHRSCP和CPICHEc/Io是否异常(例如是否存在其中一个测试小区的CPICHRSCP和CPICHEc/Io明显差于其他的小区,确认是否存在功放异常、天馈连接异常、天线安装位置设计不合理、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阻挡、硬件安装时天线倾角/方向角与规划时不一致等问题。在一些特殊地段,站间距少于200米,站点的主覆盖区域很小,在DT路测时得不到足够的信息,所以网优测试工程师(农民工需要步行测试,来得到足够的信息和测试数据。2.2.4基站业务功能测试在单站优化测试中,要对所有开通和支持的业务进行测试,包括VoiceCall、VideoCall、R99PS业务、HSPA业务,其中R99PS业务和HSPA业务可以进行定点测试。测试内容和方法详见总部之前下发的《单站优化和簇优化指导书》2.3单站优化的验证项目验证项目详见《单站优化和簇优化指导书》。2.4单站优化的输出要求继续完成前期单站验证工作,监控单站验证问题解决进展和闭环情况,整理单站验证报告并归档。单站优化结束后需要输出单站优化测试报告,内容包括单站优化测试的内容和结果。3无线环境优化3.1无线环境优化的目的无线环境优化是全网优化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为了全面提升网络的覆盖水平,达到在最少的投资条件下实现最合理的基站布局、最佳的参数设置、最大的网络容量、最小的干扰水平以及最高的网络质量的无线网络设计目标,应进行完善的无线环境优化,认真考虑系统的用户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基站参数,对WCDMA网络的上下行覆盖、导频Ec/Io和切换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其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软切换比例,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质量。全网无线环境优化应在簇优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簇间邻区配置、城区高站越区覆盖、整网干扰和导频污染优化等。包括如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导频信号覆盖问题优化:导频信号覆盖的优化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弱覆盖区的优化,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连续覆盖;另一方面是对主导小区的优化,保证各主导小区的覆盖面积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导频污染问题优化:导频污染是指某一地方存在过多强度相当的导频且没有一个主导导频。导频污染会导致下行干扰增大、频繁切换导致掉话、网络容量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工程参数调整加以解决。3.2无线环境优化的标准WCDMA无线环境的质量可以通过RSCP、Ec/No、MOS、DT话音BLER、Tx_Power等指标来表征。第一阶段上述各指标的优化目标为:●RSCP≥-85dBm的比例大于80%;●Ec/No≥-10dB的比例大于88%;●MOS值大于3.5;●DT话音BLER3%的比例大于98%;●Tx_Power0dBm的比例大于97%。3.3无线环境优化的测试方法参见附件:WCDMA单系统DT测试部分的内容。3.4无线环境优化方法3.4.1无线环境优化的和流程在无线环境优化阶段,包括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部分。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优化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直至网络情况满足优化目标KPI要求为止。3.4.2覆盖不足问题分析覆盖不足问题分析是无线环境优化的重点,重点对弱覆盖区和覆盖盲区进行优化,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连续覆盖。3.4.2.1下行覆盖不足分析下行覆盖分析是对DT测试获得的CPICHRSCP进行分析。对于覆盖差和大片连续覆盖一般的区域需要标识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对于标识出来的下行覆盖空洞区域,分析其与相邻基站的远近关系以及周边环境,检查相邻站点的CPICHRSCP分布是否正常,是否可以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改善覆盖。在天线调整时需要重点关注是否会为了解决某一覆盖空洞调整天线而导致新的覆盖空洞出现。对于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覆盖空洞问题,应给出加站建议。3.4.2.2导频覆盖强度的分析通常情况下,覆盖区域内各点Scanner接收的最强的RSCP要求在-95dBm以上。分析基于Scanner的最佳服务小区的RSCP,可以得到弱覆盖区域分布情况。导频的RSCP从Scanner和UE上看都是可以的,如果Scanner的天线放在车外,而UE在车内,则两者相差5~7dB的穿透损耗。建议最好从Scanner的数据来看,这样可以避免因邻区漏配而导致UE测量的导频信息不完整的情况。3.4.2.3主导小区弱覆盖分析主导小区弱覆盖分析:通过查看每个小区(扰码的信号分布情况。如果根据路测数据检查不到某一小区的扰码信号存在,这可能表明某个站点在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如果有小区在DT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相关区域的路测必须重做。非常差的覆盖可能是由于天线被阻挡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查阅该站点的勘站报告或者去现场检查天线的安装情况。无(弱覆盖小区也有可能是小区覆盖范围内没有测试路线经过导致,这需要重新评估测试线路是否合理,并对该小区进行DT补测。3.4.2.4上行覆盖不足分析上行覆盖分析是对DT测试获得的UETxPower进行分析。对于指标差的区域,首先区分是掉话导致的UE发射功率攀升还是上行覆盖差导致的发射功率抬高,前者在地理化显示时通常只是一个突然攀升的点并伴有掉话事件发生,后者在地理化显示时是一片连续覆盖的区域且不一定就会掉话。对于覆盖差和大片连续覆盖一般的区域需要标识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对于标识出来的上行覆盖空洞区域,对比是否下行CPICHRSCP覆盖也存在空洞。对于上下行覆盖均弱的情况
本文标题:中国联通W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0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