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鼎村居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作者介绍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诗的介绍《村居》是由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dǐngyīngdīfúliǔ鼎莺堤拂柳zuìyuānchèn醉鸢趁Page6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纸鸢的介绍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草长莺飞二月天。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总体白话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诗词古诗写诗诗歌shī村村庄村子农村乡村cūn童儿童童工童年童话tóng碧碧绿碧玉碧水青山青碧bì妆妆饰化妆浓妆艳抹zhuāng丝丝线丝绸铁丝蛛丝马迹sī绿绿色绿草柳绿花红lǜ剪剪刀剪纸火剪剪裁jiǎn
本文标题:村居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2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