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郑起运本章学习目标1.名词、概念:教育传播过程、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效果、模式、教育传播模式。2.阐述教育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六个阶段。3.阐述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4.阐释亚里士多德、拉斯威尔、香农-韦佛、贝罗等传播模式的基本内容,并作简要的评价。5.阐释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建构原则和四个典型模式。6.陈述几种网络教育传播模式2-1教育传播过程123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2-1-1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传播动态性、序列性层次性结构性教育传播教育传播过程: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教育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效果传播过程不可割裂编码和译码编码:在发送端将信息转换成可以发送的信号,这一过程称之为编码。译码: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信息意义即译码。信息符号信号信息符号编码译码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道译码信宿译码噪声、效果和反馈噪声: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干扰信号。可以产生于传播过程的各环节之中。传播在受教育者身上引起的各种变化,称之为传播效果。将传播效果传递给传播者的过程称为反馈。能动性、体现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现代传播的重要特点。2-1-2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连续的动态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检查评定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阶段受教育者特征分析•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分析内容,找出知识点;•组织内容、安排顺序。•先行组织者策略;•五段教学策略;九段教学策略;•假设—推理策略;•示范—模仿策略;•受教育者的一般特征;•确定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基础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阶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阶段(编码过程)客观条件教育对象教育信息媒体功能事实性情境;意境性情境;示范性情境;原理性情境;探究性情境;使用的时机;多种媒体组合;创设情境辅助教与学通道传送阶段施教阶段。需注意:1.信号要传至多远,多大范围。根据传送要求选择通道。2.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送顺序问题。根据顺序要求确定教学结构。3.尽量减少干扰。案例:马老师的头疼事马老师是西部这座小城中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今天,马老师要给她任教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讲《清澈的湖水》这一课。可是,小城的孩子们从没有见过湖水,课文纵然是柔美的,但是对他们而言却很难理解其中所描述的湖光山色;对课文中“……像……”的句法难点更是很难掌握;课文要求掌握十几个生字,而说惯了地方方言的她,有些字发音始终有困难,因此一提到朗读课文就发憷,更别提准确地教授孩子们生字的发音了……怎么办?马老师头疼坏了!各位亲爱的老师们,你们有什么妙招能帮帮马老师上好这堂课呢?接收与解释阶段(信息译码)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设计问题/项目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情境观察的引导者问题的设计者协作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随机进入教学法•竞争、•辩论、•伙伴、•设计、•问题解决、•角色扮演评价与反馈阶段受教育者接收信号解释信息之后,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考试等。评价的结果是教育传播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馈信息。案例:制作照相机中国青海,物理课调整再传送阶段通过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发现教育传播过程的不足,再次调整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传播通道,进行再次传播。2-1-3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案例:影子的故事孟强老师《影子》国外《shadow》你从《影子》这个故事中获得哪些收获?课后活动搜寻你认为好的教学设计活动方案或视频,运用前两章所学知识分析并写出推荐理由,在百会中与同学共享。2-2教育传播模式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网络教育传播模式想一想:四六级作文模板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2-2-2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现实的再现;理论性的形式;简化的形式。(现实与理论的中介,简约地表现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关系和变化规则)功能:组织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和预测功能。模式的分类结构性模式:用来描述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结构,构成事物的主要因素的位置,是对复杂事物以简洁方式予以复制——静止(如电路图)功能性模式:对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因素与结构的相互变动、作用的一种总体性把握——动态(如流程图)模式的表达方式:语词、图解、数学等。2-2-2传播模式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三大类,也是三个阶段:线性模式:将传播理解为直线形式;控制论模式:双向循环,引入反馈;社会系统模式:将传播看作社会过程,更真实准确。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香农—韦弗模式为代表。1.亚里士多德模式最早的模式,只列出要素,没说明传播过程。演讲者Speaker演讲内容Speech听者Audience效果Effect场合(occasion)亚里斯多德指出:说话的人为了取得不同的效果,要对不同的场合、为不同的听众构思其演讲的内容。这种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这类传播过程。不足:对传播过程没有明确的说明。案例:一堂演讲演讲者:教育技术研究方面专家演讲内容: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听众:教育技术系学生地点:电教厅效果:从在场的听众的积极提问与参与互动的热情来看,效果很好2.拉斯韦尔“5W”模式拉斯韦尔最先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一文中提出了“五W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谁(传播者)对谁(受众)取得什么效果(效果)通过何种通道(媒介)说了什么(信息)拉斯韦尔“5W”模式拉斯韦尔:认为信息是直线的,把传播概括为传者、受者、媒介、信息和效果五个环节。研究领域及不足之处五个主要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对象)分析”和“效果分析”不足:忽略了“反馈”的要素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重视传播者的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了受传者的“主体参与”地位。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缺点: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案例:一节小学五年级的英语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四季的四个英语单词——spring,summer,autum,winter。老师通过动画演示导入课题,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这四个单词,并结合投影屏幕播放的季节图片介绍这四个单词,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印象。接着老师播放单词录音,学生跟着录音朗读单词,掌握单词的发音。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玩游戏,根据电脑上的场景辨别季节。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两两组队,以四季为题自编对话。案例分析传播者是教师,传播的信息是上课的内容,即四季的英语单词,使用的媒介有动画、图片、录音,受众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效果是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而少数的学生对学习内容不理解。信源信宿信道编码译码干扰反馈信息信号信息信号(接收)这是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还分析了传播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因素——噪音的问题。“非人类”性缺点是指机械传播而非人类传播...3.香农-韦弗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引入噪音干扰、反馈系统;有“非人类”性的缺点案例:一堂高中化学实验课授课内容是食盐的萃取。教师先放实验录像,借助录像讲解实验步骤,实验中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由于电压不稳定(录像片磁粉脱落)而播放画面不清晰学生收看时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看完录像带后开始做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向教师反映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由老师提出解决方案。案例分析信源是教师,教师把实验内容(信息)录制成录像的形式(编码)播放给学生看,信号就是录像,录像通过录像机与电视机(信道)播放出来,学生通过看实验录像学会了实验的步骤(译码),信宿是高中生,实验后学生向教师反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传播过程中由于电压的不稳定(录像片磁粉脱落)(干扰)造成了播放画面的不清晰。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模式”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4.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既编码又译码,都具有双重行为。适合描述人际传播、不适合大众传播循环模式首先已与单向传播划清了界限;其次,它强调在信源与信宿(目的地)之间,只有在共同的经验范围才能真正进行传播;第三,传受双方在编码、解释、译码和传递、接收讯息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最后,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案例:一堂小学的自然科学课授课内容是各种动物的习性,教师把各种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这些动物是教师与学生们都熟悉的),然后给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图片的信息解释动物的习性,小学生解释的是不全面的,所以由教师不断地进行补充与说明,学生把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补充与说明。案例分析教师(编码者)把动物的图片(讯息)展示给学生(译码者)看,其中这些动物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共同的经验范围),学生(编码者和解释者)把自己所知道的(讯息)告诉教师(译码者),教师(解释者)再根据图片信息进行补充与说明,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直到学生们都理解了。大量的受众每个接收者都扮演着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个人从属于群体、在群体内,讯息得到再解释或加工来自各种信源的信息输入可能的反馈大量同一的讯息媒介组织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施拉姆-余也鲁教育传播模式信源信宿信道发射器接收器噪音信息信号信息信号(接收)信宿信源信道接收器发射器反馈设施传媒设施德弗勒发展了香农—韦弗模式,提出了互动的模式。5.德弗勒的互动传播模式案例:有关自然灾害的初中地理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危害),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网络自行搜索资料,然后通过小组的形式汇报成果。在学生汇报后,教师给予补充。接着通过播放自然灾害的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教师给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网络资源制定出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教师对学生的方案给与评价。分析:1.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网络资源是信源,信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编码)通过网络(信道)传递给学生(信宿),学生仔将知识内化得到理解(译码)。2.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信源是教师,其通过语言组织、视频展示(编码)将信息传递给学生(信宿),学生通过理解接收信息(译码)教师从学生的汇报成果和提交的方案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改进教学计划。在传播过程中,网络是否畅通,麦克风的清晰度、播放视频的质量,都是对信道的干扰因素。资源的正确性可靠性是信源的干扰,学生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捕获知识的能力是信宿的干扰因素。案例分析发送者接收者编码器译码器噪音刺激信号响应信号接收者发送者译码器编码器解释器解释器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模式将传播的注意力由物转向人;但缺少反馈和干扰的考虑传播技能态度知识社会背景文化内容成分处理结构符号视听触嗅味传播技能态度知识社会背景文化6.贝罗的S-M-C-R模式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受播(RECEIVER)成分结构内符容号处理传播技术知识社会背景文化态度视听触嗅味文化社会系统知识态度传播技术贝罗的S-M-C-R模式为了教育中学生勿忘屈辱的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教
本文标题:教育传播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8301 .html